曾志飞,黄朝霞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广西南宁,530226)
【摘要】在《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 只有以家长的教育需求为导向,“始终把家长和儿童的需求作为家庭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使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效用达到最大化。本文指出家长对幼儿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的内容有频次需求、内容需求、形式需求和对组织者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途径:1.提高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性; 2.做好家长需求调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性;3.活动安排合理并且多样化,提高家长的参与程度。
【关键词】 家长需求 幼儿园 家庭教育指导 有效途径
一、前言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与文明的进步,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孩子难,家长更难”的时代。孩子从出生到入园前,他们每天都和父母朝夕相处,到了幼儿园,仍然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家里,接受着父母长辈的教育。在国家陆续颁布相关政策文件影响下,推进了社会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视。
2002年全国妇联和教育部印发《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其中提到:“要进一步提高家长的科学教养水平和能力,拓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渠道,广泛宣传‘优生、优育、优教’的知识和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构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体系,加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及家庭教育教材等基础建设;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科学化、社会化、法制化。”要落实提升儿童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就必须明确家庭教育实施对象应为家长,是针对家长进行的,以科学理论实践为指导的教育服务形式,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基础建设。
2010年全国妇联与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关工委联合印发《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三个指导原则,其中“家长主体”原则,指出指导者应确立为家长服务的观念,了解不同类型家庭之家长需求,尊重家长愿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重视发挥父母双方在指导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影响,指导长确立责任意识,不断学习、掌握有关家庭育的知识,提高自身修养,为子女树立榜样,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必要条件。
幼儿园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相关调查表明,大部分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仍将家园互动和家庭教育指导混为一谈,并且教师与家庭的互动方式仅涉及到“家园天地”、“亲子活动”、“家园联系册”、“家庭访问”等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很少关注到专门为辅导家长而设置的“活动”,忽视了家长也有进一步被教育的需求。在《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也指出,“要始终把家长和儿童的需求作为家庭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的需求也引发家长对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并且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任其自由发展,还需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的指导,才能达到真正效果。
二、家长对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需求
(一)家长对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需求的原因
现在的家庭主要以年轻父母作为主要抚养人,老一辈参与幼儿教育的程度逐渐在减弱,而年轻家长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其教育程度和经济条件普遍较好,自我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也很强。相较于老一辈,有更强烈的教育责任感和重视度,不再处于从属地位,被动的接受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而是主动参与教育求知的行列中。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他们在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能力上还有所不足,仍然处于了解,却不知如何去做的状态,也就是教养方法和技巧薄弱。
他们在认可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园主要的家庭教育指导者的同时,也希望幼儿教师能具有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资格,有较好的主动沟通能力,能提供有针对性、操行性强的指导建议。
(二)家长对幼儿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的内容
1.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活动频次需求
调查表明,家长对于幼儿园每学期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频次需求为超过一半以上可以接受每学期2次以上的频次,每次持续时间在半小时以内是最佳时间段。极少数家长认可每学期1次的频次。也与教育部规定“幼儿园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亲子实践活动”的要求相符。
2.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内容需求
对于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内容上,家长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分别是幼儿的教养需求、亲子关系的需求和家庭教养的需求。
(1)在幼儿的教养需求上,家长除了关注如何养成幼儿生活和行为习惯以外,还对如何提高幼儿智商、幼儿情商、如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有效教育、如何做好幼儿的保健教育及特殊问题行为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由此可见,家长也意识到了幼儿的生活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关键期在学前阶段。而只有不断的向专业的教育专家学习,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的保持与幼儿园的教育同步,达到教育的一致性。
(2)在亲子关系的需求上,家长关注点不再单独放在亲子沟通上,更多的把关注点从外在表象转向对内在情绪的调整。家长开始意识到亲子沟通的问题只是问题表象的呈现,造成问题的关键在于家长自身对问题的理解和自身的情绪控制,亲子关系的关键点在于家长自身而非幼儿。所以,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比以往更强烈,而且指导的内容的焦点放在自身,希望去学习如何控制自身的负面情绪,掌握与幼儿沟通的技巧。
(3)在家庭教养需求,家长开始关注到家庭环境方面。希望了解家庭与周围社区之间的人际关系网络,对学区环境的关注极高,反应出了对“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共育”的需求。教育不是单方面的努力,也不仅仅是幼儿园和家长的双向互动,而是三位一体的相互融合,需要社区大环境的参与、配合,才能创设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所需的生活与教育环境。
(三)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形式需求
家长在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中,主要青睐于动态的亲子互动类活动为主,认为父母读书会、家长委员会活动过于安静和枯燥,参与积极性偏低。由于家长的工作原因,对于频繁的线下活动也是无法顾及,特别是今年疫情以来,更突显了传统线下活动的弊端,即对于时间和场地上的限制过于苛刻。为此,家长对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形式较之以往,更期待能与时俱进,多种形式结合,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也能满足其学习的需求。
(四)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组织者的需求
随着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和学习,其对家庭教育指导人员专业程度的需求较为强烈,他们认为最理想的家庭教育指导者首先是具有专业资质的(即有家庭教育指导师证)幼儿园。然后就是职业的家庭指导机构里的家庭教育指导师。
三、基于家长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性
多派幼儿教师出外学习和交流,提高幼儿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技能,完善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技巧,重视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突出幼儿园的特色教育,邀请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专家进行讲座、交流和指导。从中可以看到,家长对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越来越重视专业性,而不再是简单的家长讲座和亲子活动。
(二)做好家长需求调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性
在每个学期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开始前,园方应有计划做好家长需求的调研工作,根据不同年龄段或者不同文化层次要求的家长做好个性化的指导计划。首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身心发展规律特征上是有差异的,那么家长遇到的教育难题也不一样,在相应的家庭教育指导中,应注意到这一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其次,不同家庭背景的家长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意识上的要求也会不同,一切强调集体大众化,往往是无法“因材施教”的,满足不了不同层次家长的需求。家庭教育背景弱一些的家长可能在观念更新和意识的加强上要多注重;而对于家庭教育背景比较强的家长则更能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并且更乐意参与家园共育的探讨,希望有更深层次的教育实践学习。
(四)活动安排合理并且多样化,提高家长的参与程度
在信息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家长的学习途径不仅仅局限在幼儿园,那么在组织活动时,可以丰富交流平台和指导方式,可现场座谈,也户外交流,还可以以文字形式开始,并利用网络的便利线上线下结合,组织公益讲座和户外亲子活动,最好能多组织互动,增加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促进家长家庭教育指导的经验分享,进一步合理利用家长互动平台,如家园平台、微信等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还可以推荐“网络学习网站”,制作“小视频和书籍提高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增加沟通渠道,可组织有针对性的或一对一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在时间的安排上,要合理,尽量避开工作时间,最好在晚上或者周末。
参考文献
【1】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 [EB/OL].http://boke.9ye.com/.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261.
【3】黄鹤.我国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渠道、内容与形式——六省市家庭教育指导现状调查的总结 [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5.
【4】周小敏. 城镇幼儿园与家庭教育互动的实践与研究【J】. 新课程(上), 2017(6):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