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婷
(诸暨市浣纱滨江幼儿园 311800)
[摘要]在进行区角活动创设中,教师尝试让幼儿主动参与区角活动主题内容的确定,主动参与区角活动的准备工作,以及主动和教师进行区角活动规则的讨论制定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从关注自己到学会观察周围,形成规则的秩序感,使社会性行为、自我能力得到发展。
[关键词]区角活动创设;主动参与;幼儿
一、幼儿主动参与确定区角活动的主题和内容
在一定的社会经验的支持下,中班幼儿的能力较小班幼儿有了较大的发展。教师不能只为中班幼儿简单的提供一个游戏场景,或者创设一个游戏情节,让幼儿进行简单的模仿。而是应该启发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思考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经验为自区角活动的创设做经验的准备。
二、幼儿主动参与准备区角活动的材料
幼儿园里的“超市”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再现,利用情境,进行空间拓展,让幼儿与周围的环境积极互动,不仅拉近了幼儿园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幼儿的认知建构的源泉。幼儿观察大型超市后,明白超市需要大量的物品,都开始为自己的“超市”做积极的准备。
(一)主动收集材料
“超市里的货物怎么来呢?”幼儿对“超市”的进货问题觉得很有挑战。我拿出了一个空的牙膏盒,放进“超市”货架上。孩子们马上就说了:“我家也有空的牙膏盒。”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幼儿主动的把家里的废旧物品整理干净,放进我们的“超市”。 幼儿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超市”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有碟片,有蛋糕,有洗发水,有漂亮的糖,还有酱油和醋。我问幼儿:“酱油和醋放在我们这个超市合适吗?”有的幼儿说:“不行,比较危险,因为玻璃瓶容易摔碎。”有的幼儿则坚持要放,因为我们去过的超市里就有这两样东西,还拿出了记录表。在大多数幼儿的坚持下,我们留下了这两种物品,同时,幼儿也一起思考自己提出的的问题:“应该把这些物品怎么摆放才合适?”
(二)相互合作摆放材料
幼儿讨论决定:首先要先摆好货架,然后再放物品。在摆放物品的时候,有幼儿提出:可以参照分类的记录表,分小组完成这些事情。
摆货架的小组最先遇到了矛盾,小组中的六个人开始为货架的摆放位置起了争执,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想法把货架拉来拉去。这时,另外组的幼儿提醒说,你们先讨论好再摆吧!于是,六个人在桌子旁边讨论,其中一名幼儿拿来纸和笔,画了摆位置的图。其他幼儿也模仿画图,并在走“迷宫”式的论证下,终于找到了大家都同意的摆放位置,解决了这次纷争。
经过讨论,幼儿把最安全的货架和层数,让给了有危险性的物品,如有酱油和醋的日用品组。其他组的幼儿用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解决层数的分配问题,在放物品的时候,根据记录表,把相同的物品整理到同一类,进行摆放。
三、幼儿主动制定区角活动的规则
“超市”终于要开张了。每个幼儿对自己创设的区角活动都很向往。可是,“‘超市’里怎么玩?”孩子们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方案,于是,我就请幼儿再一次去超市,看看超市里有些什么人?都在做一些什么工作?
(一)自主讨论,确立区角活动的角色规则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外界的环境直接刺激着幼儿,幼儿在真实的社会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同样影响着幼儿的经验发展。在又一次的真实考证里,幼儿了解到除了买东西的人,还有许多工作人员,并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但是,对于这些人都在做什么工作,只凭初步的观察,则不一定有正确的答案。孩子们经过长时的观察,讨论工作的方式,询问商场工作人员等途径,了解到超市工作人员的不同工作性质、工作职责。由此设计了超市里的工作人员有:
理货员——负责整理货架上的物品
保 安——负责超市的秩序和帮助有需要的人
收银员——负责收钱
进货员——负责将卖掉的物品在游戏结束时收回超市。
(二)游戏规则的强化
1、教师参与,规则示范
在游戏的活动中,幼儿往往会不自觉的违反了游戏规则,教师就需要进行引导。在购买物品时,有的幼儿会把货架上的东西乱拿乱放,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加入活动:“哎呀,我要买XX东西怎么找不到了?”着急的语言提醒了理货员及时的整理货架,又提醒购买物品的幼儿把乱放的东西放回原来的地方。付钱的时候,教师也在收银台前认真的排队,以教师的示范作用强化活动的规则。
2、幼儿相互评价,使规则内化
在幼儿进入“超市”区角前,我请幼儿说说你想选择哪个工作,为什么?有个幼儿说:“我想当保安,因为保安像警察,可以帮助别人,还可以抓小偷。”有的幼儿说:“我喜欢做收银员,可以收很多钱。”这表明,幼儿对活动中的角色规则很清楚。在活动结束时,我又请幼儿谈谈你最喜欢谁的工作?有的幼儿便说:“我喜欢理货员,他把购物篮摆的很整齐。”有的幼儿说:“我喜欢今天的顾客,他们会排队付钱。”幼儿还用自己的奖励方式来表扬喜欢的工作人员。比如有的幼儿把自己得到的五角星送给了自己喜欢的保安。在幼儿与同伴、幼儿对自己的评价中,使规则逐渐的内化。
四、对幼儿主动参与区角活动创设的几点体会
1、从关注自己到学会观察周围。在主动观察大型超市以及在主动寻找区角材料的过程里,幼儿从自我为中心逐渐转向了对周围世界的关注,在很长的时间里,班里的幼儿都会自觉的观察其他区角:我们的区角还缺点什么?我找到的材料可以放在哪个区角?
2、在区角活动中产生规则的秩序感。幼儿通过“超市”的工作,强烈的感受到每个角色的不同工作职责,并在活动中按照角色职责,自觉遵守游戏规则。规则意识内化了孩子在其他区角的活动:在生活区,幼儿倒水工作结束后,会细心的查看边上有没有漏下的水,毛巾使用后要折叠整齐。在图书区,幼儿会把不一样的图书,分类陈放在图书区的架子上。在活动结束时细心的检查区角的每个角落,使每样物品做到归位摆放。规则的秩序感在区角活动中得到迁移,深化。
3、从家长对这样的活动反馈来看,让幼儿主动参与区角活动创设具有现实意义,使幼儿的社会性得到了发展。例如:在观察超市后,幼儿能比较简单的回答超市里有什么人,但是,对于这些人都在做什么工作,只凭初步的观察,则不一定有正确的答案。彤彤在大润发超市里观察到一个工作人员,不能确定她的工作,向妈妈求助。在妈妈的鼓励下,彤彤主动地向工作人员询问,并得到了答案:这个工作人员是个理货员。
4、主动性对自我能力的提升。在我和幼儿在进行区角活动的创设中,幼儿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不再局限于选择教师为他们准备各种材料,而是通过学习、观察讨论获取新的知识经验,自主地创设新的区角区角活动,准备区角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探索、尝试制定活动规则,使幼儿在自主学习下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
陈鹤琴曾经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在幼儿主动参与区角活动创设的整个过程中,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人与区角互动。这样的区角活动创设便是有更高层次、更深刻内涵的教育作用。不仅在物质形态上更为丰富,而且升华为一种更高级的精神形态,即形成幼儿良好的心理环境。我认为:幼儿主动的参与区角活动创设,能使区角更趋于幼儿主动学习、探索、发展的特点,更能激发他们对区角活动的经验积累,提高对区角活动的兴趣与关注,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从而使区角活动与幼儿、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产生互动作用,形成幼儿和谐的生活空间,从而对幼儿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幼儿在社会性、自我能力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1、朱瑶 周莓 包丹丹:《创设可操作的情感环境,促进孩子情感能力的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年10月
2、姚波 《情境性环境在主题活动中的运用》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