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25期   作者:张鲁萍
[导读] 幼儿园课程是学习道路上的重要阶段

        张鲁萍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东桥幼儿园225500

         摘要:幼儿园课程是学习道路上的重要阶段,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更是能够促进幼儿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和思维理念,从而在此基础上发挥才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当前,大部分幼儿园确实引入了一些游戏活动形式,但是在某些游戏教学处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须解决。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课程
        一、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
        现阶段,存在一些老教师仍抱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方法不懂得与时俱进,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获取新知识、形成新能力的效率和技巧,所以,作为幼儿教育教学主体的幼师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主动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观点,让幼儿的课堂不再单调乏味。与此同时,幼师们如果自身学习能力不够强,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参加培训,改变过去抱残守缺的旧思想,从而更好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以往老师们更多地注重室内课堂上的授课过程,而现在,幼师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改善“课堂”布局,因为孩子们肯定喜欢在室外一起进行娱乐活动,老师们可以将多余空地建设成草地,拆除不必要的建筑设施,以扩大幼儿园的活动空间。
        二、培养合理兴趣,构建游戏区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有兴趣的参与显然更能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提高学习的效率。孩子们的兴趣在一开始没有成形时或许是天高海阔的,这时候如果老师们可以采取一些有趣的游戏形式来激发起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这是最好的打开方式。但是,现在的父母由于想让自己的孩子们早点成才,总是在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们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想着“孩子们的投资要从小抓起”,这是一种极为错误的行为模式,更是加重了幼儿的心理负担,先不论这种行为是否真的有效,但确实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反感。幼儿时期的孩子们,本来更多地就应该是释放天性,成为自我。兴趣更重要,但要素过多不提倡。面对这种情况,幼师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与父母沟通。游戏不仅可以是娱乐活动,也是可以帮助孩子们成长成才的必不可少的课程。除此之外,幼儿在学习课程理论知识时,角色体验很重要。幼儿园所设置的游戏区具有独特性,幼儿们年龄小,经历得自然也比较少,所以可以让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是一项可以进行的知识游戏。幼儿在学习专业的知识之后,可以集体参与转变角色的游戏活动,即我们常说的“过家家”。通过扮演医生、交通警察甚至是幼师这些职业,不仅能够使幼儿在快乐的娱乐活动中获取一定的知识教育,更是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使幼儿全面认识所体验的岗位,感悟不同的人生。


        三、发挥幼师引导作用,建设教育引导体系
        老师在学生知识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老师对于孩子学习能力的建设作用可想而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这一方法,只要老师足够风趣幽默,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就能让孩子们快速融入游戏,从而更快地适应系统的课程。这样的方法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极高,不仅要求老师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系统知识的学习,更为关键的是要有童心,对孩子们有耐心,可以随时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在游戏性的课程授课中,老师要积极鼓励幼儿,使他们有继续学习下去的动力和决心,同时,老师在游戏中要充分彰显自身的引导作用,全面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积极探索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独特性和创新性,这样在接下来的专业知识教授时做到有迹可循,有理有据。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培养孩子也是全社会都需要关注的话题,因此,在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进程中,还要有社会的参与和国家的重视。教育部是起着“发号施令”作用的领导者,于是乎,不仅是教育部的额管理人员,整个社会都应该形成一种关爱幼儿发展,促进幼儿更好教育的氛围,只有大家足够重视,幼儿教育的课程游戏化才能得到更好发展。比如,我国有些地区相关部分就发布并落实了《幼儿指导纲要》——希望在构建联合联控教学网络的基础上将游戏融入幼儿的课程教育,最终形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共同体”。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只有先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再局部落实到位,才能保证幼儿教育课程游戏化的顺利实现。
        四、完善幼儿教学的评价体系,改革教育评价方式
        和中小学单向的传统班级授课不同,幼儿教育更注重孩子和老师之间的游戏互动。幼儿园孩子较少,年龄比较小,更需要老师的全身心投入和教育,因此,老师要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来为孩子们奠定成长的基石,游戏化教学就是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表面上是教孩子做些简单的游戏,打发时间、愉悦身心,实则不然,它侧重的是在保证幼儿教学效果的同时,将游戏精神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将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创造精神和思维能力应用到将来的深造和生活实践当中。所以,在这样目标的条件下,需要建立相应的幼儿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根据孩子们每个人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一对一、因材施教的评价机制。在此基础之上,由于不同的教师擅长不同的领域,对待学生也有自己的一套“丛林法则”,因此,要重点分析新入职教师和老教师教学手段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与学生的情况对应连接起来,建立与现状相符合的灵活的评价机制。另外,为了更好实现教学目标,达到评价的目的,要每周或每月定期进行教师之间的工作总结和交流,交换双方正确有效的教学手段,摒弃滞后陈旧的教学方法。
        结语
        幼儿课程游戏化建设,不仅是培养幼儿自身能力的需要,更是祖国和整个社会的实际需要,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课程游戏化将游戏渗透于课程之中,也使孩子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拥有快乐的童年记忆。但这项工作想要全面完成并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要明确正确的方向,并贯彻到底,才能逐步达到目标;幼儿教育游戏化是当前幼儿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符合当前孩子们学习的现状,国家和社会更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幼儿教育游戏化工作,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沙迎迎.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研究[J].亚太教育,2015(24).
        [2] 吴舒.基于“游戏精神”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研究[J].新校园,20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