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本位的课程游戏化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5期   作者:加林
[导读] 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引下,我们坚持课程游戏化改革的理念,以培养完整的儿童为目标,促进幼儿不断更好成长
        加林
        新疆昌吉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第一幼儿园    831900
        摘要: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引下,我们坚持课程游戏化改革的理念,以培养完整的儿童为目标,促进幼儿不断更好成长。在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时,我们应该坚持幼儿本位,从孩子们的“学”出发,努力转变教育角色,认真观察并指导幼儿游戏,为其自主探究与动手操作提供平台,从他们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与环境进行充分互动,促使他们和谐健康发展,通过课程游戏化改变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质量。
        关键词:幼儿本位;课程游戏化;策略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为幼儿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延长了游戏的时间,增强了幼儿园课程的的趣味性,使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具有适宜性,更加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学习特点,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教学,使其从幼儿的发展需求出发,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体现他们的学习特点、促进其不断发展。教师要努力转变角色,坚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体现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不断深度学习,从而使课程游戏化健康发展、顺利推进。本文对基于幼儿本位的课程游戏化改革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找到使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更具有适宜性的策略。
        一、观察、反思,提供支持
        在课程游戏化改革背景下,开展教学活动应坚持幼儿本位,要站在儿童的视角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并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围绕幼儿的“学”来展开。在设计游戏化课程时,我们应该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思考通过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哪方面的发展,如何实现这些发展?提供怎样的支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从游戏活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首先要学会观察幼儿,根据不同的游戏活动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采用不同的观察策略,在此基础上对孩子们的游戏行为进行科学的解读,从而在不断反思后制定科学有效的支持方案,并在接下来的游戏观察中进一步反思相应的支持方案是否有效。
        如在建构游戏中,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建造着自己喜欢的房子,教师从旁边认真观察,了解他们的建构水平,喜欢使用哪些建构材料,有没有与小伙伴进行合作建构,等等。通过观察,我们会发有的孩子还发挥了想象力,在进行了简单的搭建以外,还在细节上做了处理,并使用了大量的低结构材料,像塑料盒子、易拉罐、木板等,他们通过多种组合让材料来展现其建构创造力。当然,在观察中我们还会发现有些孩子思维呆板,不仅掌握的建构技能少,而且很少接触积木以外的低结构材料,缺乏灵活性与创新性。针对幼儿的不同表现,教师应该给予不同的引导与支持。对于那些具有创造力的幼儿,教师要鼓励他们的创造行为,并为其继续提供低结构的材料,引导他们继续创新,不断探索。对于那些建构水平比较低的幼儿,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榜样,让他们去观察小伙伴是如何搭建的,然后通过模仿来调动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创新。有的孩子善于交流,我们还可以引发幼儿间的互动,让那些语言发展较快的幼儿主动为小伙伴讲解他们的搭建过程,分享搭建技巧,或者带领那些发展缓慢的小伙伴一起搭建。教师认真观察幼儿,就可以根据出现的不同情况不断反思,对指导策略做出调整,支持每一名幼儿有效学习。
        为了提高观察的质量,为后续的反思与支持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教师不但要有认真观察幼儿的行为,还要不断改善观察记录的方法与策略,以提高观察指导的质量,有针对性地促进幼儿发展。
        二、感知、体验,实践操作
        在以“知识本位”教育思想影响下,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常常以直接讲授为主要教学模式,孩子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虽然孩子们可能会掌握大量的知识,但是长期规范化的学习也会使其丧失创造能力,缺乏想象力,对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新时期,我们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避免采用单一的“讲授”模式,不要通过“说教”达成教学目标,而要给幼儿亲身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操作中自主学习、主动建构。也就是说,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游戏活动的开展要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主动建构中习得知识,积累经验。
        如在生活活动中,孩子们和教师一起做午餐准备活动,有的孩子会问:“老师,为什么菜吃的时候和他们原来的样子不一样?绘本上的蔬菜为什么有时跟我们在家看到的长得不一样?”从孩子们感兴趣的点出发,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继续探究,并为他们提供具有实践操作机会的学习平台。如“你们看,蔬菜端上桌之前,是不是经过加工了?”“是啊,要洗一洗,切一切、拍一拍,然后放到油里炸、炒、煎,有的还会放到水里炖!”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在兴趣的引发下他们很想知道如何烹煮食物。如果教师直接讲述“知识”,通过“灌输式”教学进行知识传递,那么孩子们可能从此只是掌握了一些烹煮食物的知识,但却无法获得直接的体验,印象也不会那么深刻。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设计“我是小厨师”的烹煮游戏活动,并投放各种蔬菜、刀、叉等,教给孩子们操作工具的方法,提醒安全注意事项,做好烹煮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游戏中,孩子们亲自动手对各种食材进行加工,使他们获得了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们实践操作的机会,实现体验式学习,促使幼儿积极主动的建构。
        三、生活、游戏,促进发展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中,我们不是按照教学参考书进行游戏化教学,而是要根据班级幼儿实际创设符合本班幼儿实际发展需求的班本课程。因为如果只是选择一种教材进行知识传递,而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没有联系,那么不会真正促进幼儿成长,课程游戏化教学改革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指出:“遵守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通常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与实现的。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将游戏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实现“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办“活”的教育,增强幼儿园课程的趣味性。为此,教师要认真了解幼儿的实际生活,关注他们的生活感受。
        如通过观察教师会发现孩子们对成人不同的职业比较感兴趣,而且他们也特别想知道家长在单位做些什么,和哪些人在一起。从孩子们感兴趣的生活内容出发,我们可以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从中挑选几个职业,像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警察、医生、消防员等,引导家长前来“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职业故事、职业特点,为孩子们开展角色扮演游戏积累前期经验。为了提高前期准备活动的效果,我们可以邀请孩子们向不同职业的家长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有的孩子会问:“阿姨,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平时都是怎么工作的呢?”“叔叔,怎么才能灭火?你会怎么教别人保护自己?”“阿姨,你是怎么给病人看病的?”在与不同职业的家长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们积累了与各种职业有关的词汇与信息,那么他们就会灵活地运用到角色游戏中去,甚至会进行再创造。所以,我们开展游戏活动,要从生活中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围绕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现象精心设计各种游戏活动,真正从他们的发展需求出发,促进他们成长。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实践中,我们要创设符合幼儿学习与发展需求的适宜性课程,并努力转变教育角色,做一个称职的观察者。我们要在观察反思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支持的策略;采用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为他们提供实践操作的平台;使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建立在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实现游戏活动生活化,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娟.探析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的应用.华夏教师,2019(25):75-76.
        [2]贾莉.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几点认识.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6):275-276.
        [3]王若怡.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幼儿自主性的体现.科幻画报,2018(12):196-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