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娜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经纬花园幼儿园 450000
摘要:融合教育即是让特殊需要儿童进入普通班和普通儿童在相同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服务,并和普通儿童共同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在融合环境下,普通幼儿接纳特殊需要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以及谦让、助人、接纳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如何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利用多种资源促进特殊需要儿童适应能力的发展,为其能融入社会奠定基础。以此为目标,开展融合教育环境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融合教育;幼儿社会性;接纳关爱;分享助人;适应
一、开展融合教育的背景和条件
(一)国家大力支持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强调: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重视发展学前教育,补“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质量不高”短板,向教育强国迈进。
2016年中国教育部新颁布了新《幼儿园工作规程》,新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为在园残疾儿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幼儿园应当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幼儿园应当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注重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保持幼儿积极的情绪状态,让幼儿感受到尊重和接纳。
(二)借融合教育之力,圆特殊幼儿入学梦
中原区经纬花园幼儿园是河南省第一批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在这里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我园有7位特殊幼儿,分别是自闭症、发育迟缓。在融合教育环境中,普通幼儿及特殊需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能得到哪些提升和促进?这些社会性发展具有怎样的特点?融合教育的哪些课程和方法策略能够有效促进社会性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作为观察者和实施者开展了系列的研究和实践,本文将详细开展论述。
二、多种策略和途径促进普特幼儿社会性发展。
在融合教育环境下,让普通幼儿自然地体会生命的多样性,接纳特殊需要儿童。为普通幼儿提供感受特殊需要儿童不同的学习、生活和游戏的机会,体验共存、共享、共建的历程,能平等对待、尊重他人。采取多种教育策略帮助特殊需要儿童适应幼儿园日常生活,促进帮助、合作、共享、谦让等亲社会行为及交往能力的发展。
(一)创设温暖的心理环境,帮助特殊需要儿童融入集体生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教师要有正确的态度,温和平静、坚定明确、礼貌尊重、接纳公正、换位设想、关心爱护。过度的溺爱并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在鼓励同伴间互相帮助的同时,也要坚持原则。
1.陪伴,给孩子温暖的依靠。
每个自闭症儿童都是天空闪耀的星星,他们的表现各不相同。
他们大多都有午睡困难,或发出声音影响他人,这是由他们自身的生理特点和缺乏安全感决定的。丁丁喜欢老师的陪伴,握着我老师的大手轻轻的放在他的背上,轻轻地拍着他的后背他很快就会进入梦乡。东东则要老师用柔软的物品轻抚眉毛慢慢入睡。
有的孩子进餐困难,只吃馒头和米饭,不吃菜类。我们就耐心地引导和鼓励。
丁丁吃饭的时候总会说,“我不喜欢吃豆腐,我想吃巧克力小花卷。” 我:“今天的豆腐特别好吃,你看其他小朋友吃得多香,豆腐那么有营养,含很多蛋白,丁丁吃了会变得聪明,像爸爸妈妈一样,还会像爸爸一样帅气,像妈妈一样漂亮。” 丁丁:“好吧!我尝一下。” 我:“丁丁都是中班的大哥哥了,自己拿勺子吃饭特别棒,是不是。”
丁丁:“是,我可以自己吃。舀了一勺豆腐”放到嘴里。嗯、真好吃! 我:“丁丁最棒了,那我们也可以一口豆腐一口巧克力小花卷,搭配起来更好吃哦” 丁丁:“嗯,我吃完了还要吃。老师你在这陪着我。” 我:“好,我不走,就在这陪着你!”
从刚开始需要老师喂着吃到后来自己吃,离不开老师耐心的引导。我们的陪伴和怀抱能让孩子找到依靠和温暖,适应集体生活。
2.巧妙利用兴趣物,给幼儿成长的动机。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物,自闭症儿童更是有自己独特的兴趣。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物,合理利用兴趣物让幼儿融入班级生活。
【案例】
轩轩对数字很敏感,喜欢到数学区活动。进区后他毫不犹豫拿起了对数板,对数板的第一排是数字,第二排是点数。数字“6”和“9”的外观很像,只不过是一正一反。轩轩很快的摆了出来,而且丝毫不差,我把“6”和“9”的位置换了一下,他看出了不一样,对我说:“不对不对”,然后把“6”和“9”的位置换了过来。请他在集体面前展示了这次操作,帮其他的小朋友完成数学操作活动,从而提高他的自信心,也能促进他与同伴之间的亲密关系!
3.观念先行,坚持原则。
班级常规要求,其他孩子做到的要求他也尽可能能做到,可以适当的降低要求,但是一定要坚持。比如餐前洗手,当丁丁偷懒不想洗手时,我们就会告诉他:玩过玩具手上有许多看不到的小虫子,要洗手!丁丁就会乖乖地去洗手。集体活动时,我们会告诉他:“小朋友听老师讲课,丁丁也要听老师讲课,和小朋友坐在一起。”现在集体教学活动时丁丁偶尔能主动搬着小椅子坐到小伙伴中间,也愿意到前面自我表现,虽然比较随意、虽然坚持时间不长,但孩子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特定的情境教学课程,培养幼儿社会性。
在课程中培养幼儿社会性。
在我们的园本课程中,社会领域内容的选择特别注重了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活动一】观赏视频,情感体验。
观看特殊儿童拍摄的视频,《我要上学》,了解他们不同的学习、生活特点。通过谈话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小姑娘不能上学?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有什么想说的话?你想为她做些什么?从情感上感受、体验特殊需要儿童的艰辛与不易从而达到共情。
【活动二】我们的朋友
学习正确地评价自己与他人,知道朋友的长处,愿意向同伴学习。主要环节有说一说丁丁(特殊需要儿童有哪些优点);对他说一句赞扬的话;和丁丁来一次亲密接触;找到好朋友互相夸奖对方;游戏《找朋友》。
(三)建立同伴支持,让普特幼儿共成长。
同伴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童年期的同伴关系交往技能会影响个体的长期适应。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同伴关系的力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巧用同伴关系有目的地培养幼儿谦让、助人、关爱等亲社会行为。
1.创造性游戏让孩子的交往合作无障碍。
在儿童角色游戏中,娃娃家里一个扮演妈妈,一个扮演孩子;餐厅里有的扮演厨师,有的扮演服务员、有的扮演顾客;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尽情地和同伴进行游戏。在这些游戏情景中,特殊需要儿童也能很好地参与游戏,扮演自己了解的喜欢的角色!在与同伴合作游戏中获得快乐和对自我的认同,得到同伴的接纳!
2.户外活动中爱心同伴的帮助让幼儿更快乐。
【案例】
户外活动是每个孩子都特别喜欢的环节,我们的丁丁也特别喜欢体育活动,刚开始,丁丁不愿意参与同伴游戏,他最喜欢的就是自己去玩大型玩具,或者骑小车。我们就请爱心伙伴关注他,把他喊回来,现在他能和同伴一起玩接力游戏了,也能主动去牵同伴的手围城圆圈做游戏。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每当小伙伴说: “丁丁!我们一起玩吧!”丁丁就会快乐地答应说“好!”然后和大家一起活动。
同伴之间的友情是最纯真的,同伴关系是对孩子成长重要的,积极地引导孩子与伙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尤其是特殊需要孩子,这对他们能否融入集体,乃至社会,至关重要!当普通孩子与特殊需要孩子融入到一起时,我想这便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幸福吧。
(四)家园共育、形成合力,培养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我们对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社会性,更好的融于社会。要想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家园共育形成合力,效果更佳。因此,获得家长的关注、获得社会的帮助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份。
1.在开学初新生入园家长会上,园长向家长宣导融合教育理念,向家长宣传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2.开展家长沙龙活动,畅谈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解,提升家长的自身素养,为幼儿作榜样。
3.通过开放日、亲子活动等过程让家长了解普特幼儿的日常活动融合状态,提高对特殊儿童的全面认识。从小培养幼儿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情感。
4.记录生活中关爱他人的每一个温暖事件,定期召开分享会,激发家长与幼儿时刻关爱社会、惠恩他人的情感态度。
三、融合教育促进教育环境的改变。
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亲社会行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让我们体会到开展融合教育的益处,幼儿、教师、家长的行为都有了正面的转变。
(一)普特幼儿共同发展
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在与普通孩子的共同生活、学习、交往中,特殊需要幼儿正在悄悄发生着点滴的变化,特殊需要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自我服务能力、规则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同伴、环境相容,特殊需要儿童的心扉悄然打开。普通儿童的接纳胸怀更宽广。
(二)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能力提升
教师越来越多的接纳、理解和尊重每个孩子,对孩子更加有耐心和爱心。在实施融合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理论专业素养、观察能力、记录分析能力、反思调整能力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生活老师的共同参与,也充分证明了保教共育的重要性。
(三)家长理解支持工作
融合教育的顺利推进,转变了大多数家长的偏执观念,友善的接纳不同的儿童群体,使幼儿园的文化更为深厚,社会影响力更为广泛。
家长越来越多地理解、支持幼儿园工作,正确看待幼儿之间的矛盾。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特殊教育整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是融合教育效果不佳,缺乏严谨的特教课程体系。目前我园的融合教育初显成效,对融合教育的模式和课程的建构处在发展期,尚未成熟,还缺少高端的特殊教育专业引领。所以今后我们将加强教师队伍对融合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构建完善我们的融合教育课程,为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又有质量的教育努力。
参考文献:
[1] 雷江华、刘慧丽主编《学前融合教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
[2] 张文京主编 《融合教育与教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01月?
[3] 陈会昌主编 《幼儿社会化训练》希望出版社2000年08月
[4] (美)尼尔森著,叶平枝等译?《一周又一周儿童发展观察记录》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