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小平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 621000
摘要:数学是一门研究空间模型及结构变化的学科,在高中整体教学框架内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其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及运算能力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数学教师要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不断在数学教学中强化责任意识,全面改进和优化自身的教法运用,有效激活高中数学课堂的活力和效能。本文将就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找到符合高中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其中,课堂作为教师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和掌握各种技能的重要途径。对此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进行教学实践,实施有效教学呢?鉴于此,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明确教学目标,奠定教学基础;情境互动教学,加深学生印象;生活探究教学,提升个人能力三个方面,浅谈下如何打造高中数学高效教学课堂。
一、明确教学目标,奠定教学基础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师备课的起点,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课堂学习实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它支配着教师在教学中的全过程,是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活动时的前进方向。所以,在课前,教师要能够精心备课,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并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有效设计的教学环节,准确把握教学节奏,进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基本性质》内容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奇偶性、最大值和最小值),能够运用函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系列问题。因此笔者首先就带领学生学习了相关定义,如函数单调性的含义。其次,笔者让学生根据这个判定进行练习,判断y=1/x2的单调区间,通过图像法,笔者会指导学生从左往右,图像上升即为增函数,从左往右,图像下降即为减函数。同时,笔者会指导学生学习复合函数的判断,让学生同增异减的定义。最后,笔者出示一些函数题让学生练习,如求y=4-x2的单调区间,学生练习后笔者带领学生总结函数单调性应注意的问题。如此,通过合理的备课,为课堂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情境互动教学,加深学生印象
情景互动法是通过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及直观感觉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情景互动法,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
例如,在教学《算法与程序框图》内容时,笔者就为学生播放了问题图片:一个农民要带着一条狗、一只兔、一棵白菜过河。船每次只能带他和一样东西上船,可如果离开了农民的照料,狗要咬兔子,兔子要啃白菜。问这位农民如何才能把狗、兔和白菜平安无事地运过河?学生纷纷开动自己的大脑,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同桌讨论后认为先把兔子拉过去放在对岸,再把狗拉过去放在对岸,回来的时候顺便把兔子拉回来放在原地,再把白菜拉过去放在对岸,最后再把兔子拉过去。笔者及时肯定了学生的想法,然后为学生设置了一些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计算题,让学生写出详细的解题步骤。学生写完之后,笔者告诉学生,这些步骤就构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算法,我们可以依据这一算法编制计算机程序,通过计算机来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在笔者的带领下学习了算法的概念与特征,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了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够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这样,笔者通过采用情境互动法,调动了学生的感官知觉,加深了学生的直观印象。
三、生活探究教学,提升个人能力
知识的来源是生活,最终的归宿也是生活,只有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才能提高学生知识运用与实践探究的能力。由于高中的数学知识难度较大、内容枯燥复杂,许多学生对其都有抵触心理,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素材,以生活探究为探究式教学实践和运用的关键,根据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向学生发布生活实践的探究任务,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随机抽样》内容时,为了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笔者将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本质是来源与生活的,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探究数学。这样一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生活探究为关键,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而言之,数学教师要在充分理解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策略,全面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为高中数学教学效能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芳.以问题引领教学,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13.
[2]郭文.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提升数学教学质量[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