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5期   作者:凌孝良
[导读]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
        凌孝良
        浙江省桐乡市高桥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高桥实验学校 314500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进行写作手法的学习,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是提升语文综合水平的主要途径。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提出,优化阅读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果,是当前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围绕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展开分析讨论。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培养
 语文主要是进行母语知识的学习科目,而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需要长期的学习实践,才能实现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和发展,为终身发展和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是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阅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意识到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努力给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一、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
        科学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在有效的实践参与中不断提升阅读素养和学科素养。以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普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理论灌输的模式代替学生的思考和体会,导致学生认知学习的肤浅化和表面化,不能有效的内化吸收和灵活运用。基于此,教师要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使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得到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有效参与,为阅读能力的提升和阅读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乡下人家》文本阅读活动中,教师需要借助课前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文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个阶段的学生直观、感性,生动具体的事物和生活景象往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利用优美动人的视频画面激发学生对乡下人家的向往之情,为阅读阅读奠定情感基础。然后,在正式的阅读过程中,教师也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总结其中的知识点,进行独立的分析和思考,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然后展开分享交流活动,促进思维的发散和创新,并在这个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归纳有效的阅读方法和策略,不断提升阅读能力。还有,在课后作业的环节,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练习活动,使学生切实达到温故知新的高效率复习结果。


二、坚持素质的阅读目标,进行学科素养的培养
  学科素养摆脱了单纯的应试教育的局限性,从学科的本质和特点,从学生的成长发展和工作需求出发,提出了综合的培养目标。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分析学科素养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展开阅读活动,才能全面感知阅读的魅力和特点,实现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和提升。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通常就是围绕着常考的知识点展开,让学生总结规律,进行千篇一律的套用,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果长期不理想。基于此,教师要改变以成绩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用学科素养的培养目标来整体设计整个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其中实现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
 比如在《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展开朗读活动,总结其中的语言知识,并在分享交流中展开交流讨论。这样,语言素养的培养目标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还有,面对文本的写作技巧、情感表达等艺术特点,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收获展开交流分享活动,获得有效的知识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就得到培养和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很多认知可能存在偏差误解或者没有注意到的情况。基于此,教师要做好相关的指导和启发活动,促进学生沿着学科素养顺利发展。除此之外,文化意识培养也是学科素养的重要目标。但是学生自身很容易忽略这方面的内容。基于此,教师也要通过延伸拓展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价值,进而提升民族文化意识,并对外来文化能够科学理性地看待。
 
三、注重综合的实践运用,进行学科素养的深化
  学科素养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生活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还有,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实现对知识、技能等素养的进一步内化,深化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在以前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文本阅读通常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进行生活的实践运用,导致“知识无用论”等各种错误思想泛滥。基于此,教师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良好的学科素养,促进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比如在《墨梅》的学习活动后,教师可以举办一场“高尚情操乃是人生之魂”的交流分享活动,学生们可以自由发言,进行故事的举例,进行感想的交流,进行人生理想的表达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的素养能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激发。还有,教师也可以组织诗歌朗诵、美文朗诵、主题辩论等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的创新研究,从而实现学生学科素养能力的有效培养,为长远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 杨晓华.??课外语文.?2017(19)
[2]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 胡晓燕.??语文知识.?2016(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