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25期   作者:任俊清
[导读] 随着信息化的全面普及,互联网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任俊清
        大庆石化第一小学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全面普及,互联网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互联网环境具有资源丰富,信息传达速率高等特点。应用在教学中,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新奇更全面的教学活动,给学生带来新颖的学习体验。尤其是小学计算教学中,借助互联网协助教学,能够将原本枯燥的计算教学课堂,设置的风趣诙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是教学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数学基础技能之一,而互联网环境下的小学计算教学,更具挑战性和引导性,能够让学生在完成计算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素养,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保证学生未来的数学科目学习效果。
        一、利用互联网设备,丰富计算教学课堂
        互联网环境资源丰富,可参考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料较多。尤其是在小学计算教学上,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教学辅助资料。协助学生理解数学计算的内涵,帮助学生完成数学想象和数学推理的过程,促进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数学计算教学课程中,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环境搜索相关的教学资料,尤其是音频教学资料,协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将原有的数学计算教学课堂,转变成生动风趣的游戏学习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加与减》的教学中,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设计一堂别开生面的游戏教学。三年级加减运算中,会学习到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这种加减法的计算一般是需要列竖式来计算的,列竖式计算的重点在“进位”和“借位”的理解。例如在两位数的加法28+57=?其中个位数的相加大于10,只需要保留相加后的个位数数值,然后将多出来的10进到十位数,进过去只有,只需要在十位数加1便可。这个点,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师可以利用一个小动画帮助学生分析,动画中列出一个竖式,竖式相加需要填在下面的框中,而框中只能填上单个数字,然后问学生7+8=?得出结论15教师就在底下方框中会出现15占据两个框,而后,让学生考虑2+5=?结果是7,7本应该出现在十位数的框中,但是框中已有一位数字,怎么办?带上它呗。就成了7+1=8,十位数上需要填上8,结果就出来啦。28+57=85。通过视频上一些简单的问题提示,引导学生思考,紧接着呈现结果,这样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数学计算教学。
        二、构造数字化课堂,协助学生理解数学计算
        数字化教学课堂是可以将数学抽象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展示数学模型的变化,在数学计算教学中,基础层级包括加、减、乘、除四中基础数学运算,从理解方面来讲,加减运算较为简单。乘除计算难度较高,而为了保证学生的计算效果,教师会要求学生背诵乘法口诀,除此之外,关键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和内涵,除法作为乘法的逆运算,是在乘法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因此学生只要能够清楚理解乘法的概念,除法学习也会相应减轻。其中乘法就是数个相同数字的相加。就可以构造数字化教学课堂,借助互联网设备,以图片和动画的方式呈现数字的变化。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中的《乘与除》这部分课程教学中,就可以利用互联网设备构建出数字化课堂,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内涵和关系。比如5×6=?这个算式的计算中,学生能够通过乘法口诀快速算出结果,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理解这个算式的意义,就可以利用互联网设备来协助理解。教师可以先给视频中放5个学生站一排,在通过视频空降相同的五排学生在第一排的后面,就可以形成一个5×6的矩阵,这时候,给学生讲解5就是一排有5个学生,6就是一共有6排,而最终的结果30体现的是这个矩阵中的学生个数,这就是通过构造数字化课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算式的过程。学生通过学生矩阵,能够清晰理解乘法的概念,当然反向推导,除法的概念,也能快速给学生做好渗透。
        三、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计算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更多的是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而传统的练习模式枯燥乏味,大量的数学练习题,会逐渐磨灭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互联网和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机融合,不但能够解决学生数学计算练习题枯燥乏味的问题,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学科自学能力,提升数学计算教学的教学效果,保证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快速提升,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能够达到速度快,准确率高的学习结果。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的《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利用互联网设备,帮助学生找到一些简便运算规律,提升学生的运算准确率和运算速度。比如在98-32+73=?的这个算是的计算中,利用互联网设备,作出假设,假设小马有100个苹果。被小猴偷走了2个。98变成100-2,而32可以假设为猴爸爸有30个苹果,小猴又带来了2个,变成30+2。然后在要求小后将拿走的两个苹果还给小马,这时小马有100个苹果,猴爸爸有30个苹果。算式就可以转变为100-30+73=70+73=143。这就是通过情景剧将原有的复杂的算式简单化,协助学生理解计算,也是生活中常用的简便运算方法。这就是互联网环境下设置情景剧协助学生理解数学计算规律的方法。可以保证计算准确性和提升学生心算技巧。
        结语: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灵活的解决了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小学数学计算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计算内涵的理解,概念的剖析,计算练习的枯燥乏味问题,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环境得到改善,互联网环境利用强大的数据库,丰富的教学活动设置,生动的课堂互动模式,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数学计算的内涵,提升学生数学计算的速率和准确率。
        参考文献
        [1]李巧云.基于互联网的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8):550-551.
        [2]刘玉群."互联网+"背景下小高年级学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J].魅力中国,2019,(44):86-87.
        [3]李新军.探讨小学数学中"互联网+"联合几何图形教学的应用[J].小学时代(奥妙),2019,(8):59-60.
        [4]赵国军.互联网+环境中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J].甘肃教育,2019,(7):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