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立舟
福建沙县高砂中学
摘要:“乐学”的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创造精神,让学生愉快的学,愉快的思考,愉快的成长。把厌学语文的消极因素转化成乐学语文的积极因素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基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达到教学目的,必须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学习钻研。“乐学”是治学的最高境界。怎样使学生以学为乐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反面入手。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的乐趣
一.变授为导,开启思路,调动学习积极性。
良师好比引路人,学问全在自追寻。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引导,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在积极的思考与饶有兴致的论辩中明确问题的是非,并找到解决语文问题的钥匙。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燃起学生求知的渴望之火。如我教《乡愁诗两首》时,和学生来了一个朗读比赛。学生非常踊跃,很多人比老师都读的好,特别是几个女生读出了诗的哀伤、愁苦及浓浓的思乡之情。许多同学被她们的深情打动了,很久才回过神来。当堂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背诵这两首诗了,于是我就放手让学生讲解。他们或从诗的意境讲,或直接说出自己对这两首诗的看法。他们理解的那样深刻,那样透彻,是我没料到的。见他们的兴致甚高,我接鼓励他们查阅资料写一篇赏析。他们或从时代背景出发对诗作进行评析,或由点到面对诗作进行评析,或直接对诗作进行评价,挖掘出了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的区别。而且,在讨论、交流中,也能客观地评价他人的赏析,提出赞美或诚恳的批评。更可喜的是,有的学生还自己写诗,写的不错。
此种教学方式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他们多些思考活动的空间,多了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了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自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挖掘出了自身的潜能。
二.创设情境、浓化情趣、享受学习的乐趣。
语文本是一门很有情趣、很能陶冶情操的学科,但如果我们抛开它吸引人的情趣性而从具体生动的文章中剥离出抽象枯燥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或别的什么“知识点”,教学就会面目全非了。学生坐在沉闷的课堂了囫囵吞着肢解的“知识”,头脑昏然,神情木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要创设情境,浓化语文教学的情趣,办法有四个:
1.精心选择。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在确定教学知识点时,教师必须首先考虑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最感兴趣的是“跳一跳”才可以摘到的“桃子”,只有“跳”起来摘到的“桃子”,他们才觉的有味,下次才会为摘到“桃子”而跳的更高。为此,教师要注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欲望,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要让他们有“桃子”可摘。比如我在教《春》一文后,让学生仿照此文,用心观察,抓住典型事物的鲜明特征,运用生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写一篇别具特色的《校园秋景》。
2.挖掘教材。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语文其实是在教做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在的潜力,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感教育。这种春风化雨式的熏陶,不但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反而会激起他们的兴趣,是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朱自清《背影》中流露的父子情深,《七根火柴》中红军战士对革命的忠诚,《菜园小记》中充满情趣的艰辛劳动,无一不拨动着学生的心弦。
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激发学生的兴趣,都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
3.创设情境。课上课下要抓住时机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因素的情境,以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学校秋季运动会开幕了,我适时地要求学生写出观赛时的心理活动。学生们激情满怀,写下了一个个生动的场面,写出了真情实感。记的学习戏剧单元时,我组织他们观看《威尼斯商人》、《陈毅市长》、《雷雨》等戏剧片段;学习小说《智取生辰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组织学生观看电视连续剧;学习《皇帝的新装》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组织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同学们总是欢呼雀跃,踊跃表现。这些做法,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品尝成果。学生经过努力,取得成果后,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品尝、体验成功的乐趣,以激发他们更新、更浓的学习与创造热情。如:读书心得交流会、课外阅读汇报会等。
三.扩大外延,增加课外学习,让课堂变“活”起来。
既然“处处留心皆学问”,那么,“处处都应是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增加很多“课堂”。
1.扩大阅读量。
我要求学生做好“每晚一读”,即每个学生每晚都要读一篇优秀文章,探讨文章的写作目的、写作内容、写作方法等,并摘入几句自己认为最好的句子,第二天与同桌交流自己所读所获。这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听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我还鼓励、引导学生挤出时间多读一些名著,使学生养成了读书习惯,扩大了阅读量。
2.指导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每节课前三分钟安排一学生进行朗诵、讲故事、演讲、说成语、背诗词、介绍一本好书、报道一则新闻等活动。在活动中,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指导学生写周记。
周记中,要求学生积累五条成语,含释义;摘抄一段美文,并附上评议;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既进行了知识积累,也进行了练笔,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4.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知识。
启发引导学生时时处处学语文、用语文:听人谈话,与人交流,观察、体味、感悟人生……
综上所述,要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使学生具备“无师自通”的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把苦学变成乐学,把厌学变成乐学。学生只有心情愉快地学习才会发现知识的世界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世界,才会感到学习是需要而不是负担。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乐学”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定武. 浅谈小学语文的愉快教学[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04):162-162.
2.李聚京. 浅谈快乐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 000(00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