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祥
雅瑶镇宝瑶小学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 529724
摘要:由于数学学习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枯燥性,教师要注意为学生营造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在此,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对趣味性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主要从“利用导入环节,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小组合作,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微课技术,巩固数学知识”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入;小组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注意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加高效。为此,教师必须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有着清晰的认知,还要深入分析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需求,从而对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能够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下面,本文对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开展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一、利用导入环节,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导入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入”相当于戏曲名家的“登台亮相”,一个好的“导入”会促使小学生的情绪处于高昂的状态,通过导入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整节课都是知识讲授的无趣。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他们往往能够被有趣的导入所吸引,从而能够在将自己的注意力从课外转移到课内,从而更好地跟着教师的引导去参与数学课堂。为此,教师必须要合理利用趣味性的数学教学导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导入的设计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导入。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
例如,在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课的时候,因为这部分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所以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提出一定的生活化问题,比如教师可以首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课下经常玩耍的场地——操场,它有多大吗,我们用一个什么样的单位来描述它的大小最合适呢?”由此小学生纷纷陷入了思考,有的学生说:“我们可以用平方米来表示。”有的学生说:“平方米的单位有点小,操场是很大的。”为此,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之后,教师再引入“公顷或者平方千米”的概念。这样小学生自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认知去理解,也能让小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大小。这样的导入就是十分有效的,能够充分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也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二、组织小组合作,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小学生们之所以对数学感到厌烦,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太过单一,没有新意,缺乏创新。教师只是拿着教材,依靠黑板和粉笔,却忽视了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性。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可以充分促使小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一课的时候,教师可先把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中都包括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便小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之后,在进行了课堂导入之后,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对“角”的相关观念进行理解。为了促进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探究任务和问题,促使学生得到具体的探究结果,比如“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量角器应该怎么使用”,并且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大小不同的“角”,让学生去探究。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合作探究量角器的使用,并且能够找到正确的使用方法,正确地量出教师给提供的一些“角”,而且学生也能够探究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开叉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所画的长短无关。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充分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锻炼了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结合微课技术,巩固数学知识
就目前来说,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太过重视课堂知识教学,而忽视了课后知识的巩固。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微视频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进行知识巩固的手段,教师可以借助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帮助小学生针对自己的知识薄弱点进行学习,让学生进行反复的观看,从而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变得更为灵活。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的时候,很多小学生不理解两者的面积计算公式,总是死记硬背公式,这就导致经常在数学练习中出错,比如在计算梯形面积的时候总是忘了除以2。这就是小学生还没有灵活掌握数学知识的体现。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录制一个简短的微视频,为小学生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比如梯形可以通过割补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由此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观看,有效地将学生的知识进行巩固,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教师要切实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更好地巩固数学知识,从而促使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效提升,为小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秋红.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效率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24):47-48.
[2]周艳红.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