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存良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天王镇寨子小学 721305
摘要: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基本单位和组织形式,同时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体的教学质量,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发展与成长,所以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并从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巧妙的设置课堂导入、实施科学的课堂评价三个维度出发,来系统全面地分析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是建立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之上的,具体指的是教师利用尽可能少的教学资源、教学时间来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和目标并取得最大化教学效益的课堂。打造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新要求,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将科学的观念作为指引,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革新,最终才能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与构建。
一、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准备的重要性,高效的课堂教学也需要以精心的准备为基础和支撑。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并重视课前准备工作,在准备阶段深入地研读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以及数学教材,在此基础上来制定符合学生认知情况的课堂教学目标,并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在,搞清楚课堂教学的侧重点。此外,教师还需要预先设计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包括具体教学要求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课堂教学活动的弹性预设等,从而真正为高效课堂的创建做好铺垫。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时,这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小数知识,所以,笔者在正式教学前,收集了大量资料,并根据学生们的认知特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在课前准备阶段,笔者将小数部分的重点、难点进行归类,以便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掌握这些内容。这样,笔者通过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巧妙的设置课堂导入,引出正式的课堂教学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科学巧妙的导入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避免一上来就直接讲课,而是要根据新课的内容、学生的兴趣爱好来策划和设计导入的内容,保证导入的趣味性和启发性;随后,教师则可以充分利用游戏、竞赛、谜语、故事等多样化的方法来进行导入,引出正式的课堂教学内容,发挥出导入的积极作用,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进入到正式学习过程中去。
例如,在教授《千克、课、吨》时,在课程正式开始前,笔者先拿出准备好的乒乓球和网球,然后让学生们通过这两个球进行对比,说一说哪个球更重,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网球更重。这时,笔者追问道:那么网球比乒乓球重多少呢?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们开始相互张望,眼神中充满了疑惑,趁着学生们思维的活跃,笔者引出本节课程的内容,并对网球和乒乓球进行称重,让学生们认识到重量单位的使用。这样,笔者通过巧妙的设置课堂导入,引出正式的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实施科学的课堂评价,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评价是的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和行为的直接反馈,是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有效依据。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改变过去单一性的成绩评价模式,积极构建并实施科学的课堂评价机制。教师需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最终结果,并适当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内容,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和表扬,促使学生可以从中受到极大的鼓舞,从而树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巩固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保障。
例如,在教授《认识更大的数》时,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忽视了课堂评价环节,认为课堂评价是无用之举,实际上,课堂评价可以有效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们保持长久的学习状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先根据学生们在课堂中的表现对学生们进行评价,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然后,笔者再通过课堂检测,了解学生们知识掌握的情况,并根据学生们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价,增强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这样,笔者通过实施科学的课堂评价,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的来说,高效课堂的打造和构建是教育教学的本质性任务和要求,是广大教师不懈努力的永恒追求,更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性动力。面对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教育教学形势,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当把握全新的教学要求和教育理念,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来推动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改革和升级,通过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巧妙的设置课堂导入、实施科学的课堂评价等策略的运用,来优化和完善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流程,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最终顺利地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和实施。
参考文献:
[1]王天春.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2):150-151.
[2]陈碧桃.浅议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科学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