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根根
江西省德兴市花桥小学 江西省德兴市 334216
摘要:小学的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不免得带有感情的色彩,喜欢的部分就多学,不喜欢的内容就不学。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以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本文作者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以“游戏教学,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自我探索”“ 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对于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够主动的去学习,才能够自主的去进行知识的探索。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应该意识到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该依据教育教学的经验,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教师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游戏教学,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自我探索
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游戏教学的教学形式,可以充分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练习,可以改善学生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在进行游戏教学的时候,教师应注意设置的游戏项目可以让全部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其中,还应该注意在学生进行游戏的时候进行良好的引导。
例如在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的时候,笔者就在黑板上写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个算式,学生采用抢答的形式进行回答,哪个学生先举手笔者就先提问那个学生,这个学生答对的话就给这个同学加一分,如果回答错误则不加分,由学生的同桌相互统计各自的成绩,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了这个游戏中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算数的熟练度,还提高了学生算数的速度。在游戏结束之后,笔者为分数最高的学生发了小奖品,从而激励学生进行数学的学习。
二、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利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创设问题情景有助于学生对于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地思考,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探索。
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时候,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和态度,教师应该以温和的语言进行提问,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思考氛围,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进行问题的思考。
例如在进行“面积”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的时候,笔者就通过向学生进行提问,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先向学生提问“大家认为黑板和书本哪个面积更大呢”,学生都异口同声的回答“黑板地面积更大”,显然这个问题十分的简单。接着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两个不规则、肉眼无法分辨大小的图形,向学生进行提问“那么这两个图形哪个大哪个小呢”,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大家说说该怎么进行这两个图形面积的比较呢”,接着又告诉学生“我们是不是该用一些工具进行比较呢”。笔者由简到难,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进行思考,学生不得其解的时候提出一种有效地解决方式:画方格。学生们都恍然大悟的样子,由此学生发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可见,创设问题情境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促进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小组合作,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的形式有助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的进行知识的学习,进行问题的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创造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应该注意确定合适的小组内讨论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有话可说,避免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无所事事,从而浪费课堂教学的时间。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之后要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并且给予评价,以激励学生或者让学生发现他们自身的不足。
例如在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的时候,笔者就让学生针对课后习题进行讨论,学生们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发现了并且解决了各自的问题,并且熟练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学生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还将出错最多的地方进行了总结,并且在小组讨论之后向全班同学进行了分享,学生们吸取他人的教训,准确率提高了很多。
四、总结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十分重要。教师应该利用游戏教学的形式,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自我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应该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教师还应该善于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饶川霞.论数学文化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00(005):195-195.
[2]祁晓冬.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考试与评价,2015,000(010):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