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5期   作者:田亚萍
[导读]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这些历史文化凝结了无数先辈的经验和智慧
        田亚萍
        银川市第五中学  750001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这些历史文化凝结了无数先辈的经验和智慧,所以加强历史教学非常有必要。情境教学法可以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的问题,对于学生在知识记忆和理解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引言
        由于当前初中生思想具有前卫性和开放性特点,加上历史本身就是讲述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造成他们在学习初中历史知识时很容易出现兴趣不高或厌倦乏味的现象,进而造成历史教学无法发挥其真正的影响与作用,这不但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效果,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正确和健康价值观的构建。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以学生的历史兴趣为基本点和出发点,根据历史教学内容,科学灵活地创设课堂历史学情境,使历史课堂充满直观性和趣味性,促使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得以充分有效地调动,为其良好的学习及全面健康的成长奠定可靠坚实的基础。
一、情景教学的意义及重要性
        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面临时代的考验,全面发展,多兴趣培养,人人都想成为全面型人才,但同时也面临着课程多,业余时间少,学习压力空前的大,他们情绪焦躁,学习效率低。怎么摆脱这种情况?老师们创建了情景教学,利用模型、图片、电影、电视、电脑等多媒体等方式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让听觉、视觉、触觉多方位结合,重现历史画面,让学生们跨上时空机,听先贤教诲,看名士挥毫泼墨,随志士指点江山,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知历史,培养健康的思想,做四有新人,以便将来开拓新的历史画卷。
二、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就当前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现状来看,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单一、片面,缺乏创新,这就直接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这样的教学前提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便不高。那么,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教学氛围便十分呆滞、死板。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即使教师为学生传授再多的知识,但是学生接受的程度也十分有效。同样,这便直接造成了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无法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一)通过信息技术开展初中历史情境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在日渐成熟,并不断走入初中历史教学课堂。相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而言,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同时利用视频、声音与文字展开课程。在教学的形式上更丰富,在内容上也更有趣。尤其是在情境教学的展开中,多媒体的应用也能够发挥出更理想的辅助作用。相对于传统教学,情境教学法能够带给学生更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投入感。但是在过往的情境教学展开中,首先便缺少情境的有效带入。学生对教师所创建的情境感受不深,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情境教学的发挥。对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的优势,实现多媒体辅助下的情境教学高效展开。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为了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成为主体,教师变为知识的引导者、组织者,教师应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从而在面对历史课堂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及时做出解答。历史课因年代久远,事件繁多,机械记忆有一定的难度。但历史课都围绕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而展开,因而故事性强,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使用能力达到新的高度,使用优美的词语,带着饱满的情感,把学生引入到那悠远的岁月,使每个学生都身临其境地去感知历史人物的命运,历史事件的脉搏,去思索如果是我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引导学生从感官认识到理性思索。教师应把每个历史事件都能上下融会贯通,总结经验,对现今生活的作用,让学生知道学历史,不是单纯的知道历史事件,而应针砭时弊,将历史的学习方法引入到生活中。


        (三)充分利用教学辅助工具
        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充分 认识教辅工具的重要性,并多加运 用,利用这些教辅工具创设良好的 教学情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 媒体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提 高知识的形象性,建立合适的教学 情境。
        (四)创设生活历史情境
        在当前人们生活中有很多情境与历史中的事件存在着相似之处,而且,这也是历史学科的一惯性特点。人们可以通过探究和分析历史事件或背景,来吸取历史中的经验及教训,进而实现自身更加全面和长远的发展。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利用好生活因素,为学生创设富有生活性因素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能够正确认知生活中存在的历史痕迹、历史现象或者是历史规律,促使他们能够体悟到历史中的内涵精髓,进而为学生更加全面和健康的发展奠定可靠坚实的基础。
        (五)通过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开展初中历史情境教学
        知识原本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万事万物的总结和归纳,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知识的最终去处也必然是回到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做好理论与实际的联系,通过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来开展初中历史情境教学。
        (六)从学生兴趣出发,创建教学情境
        主动学习的关键是兴趣,在历史课中运用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话题创建情景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满足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率,一部小说想要吸引读者,一开始就要设置悬念,让人欲罢不能,一节好的历史课也同样,导入部分相当重要,教师根据课本内容提出问题恰当的提问可以开发学生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设置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带动思维,拓展思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结合历史故事创设情境
        历史故事作为历史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有效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性。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历史故事的重要作用,通过相应的历史故事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以教学与汉朝有关的历史知识文化为例,教师可以讲述刘邦和项羽的历史故事等。通过这些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朝创立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故事往往蕴含着很多哲理,也可以较好地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向学生讲述《焚书坑儒》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秦始皇的统治行为,从而更深地理解这部分历史知识。此外,历史故事具有趣味性,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一特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八)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初中历史情境教学
        在初中历史情境教学中,小组合作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教学的展开能够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课上沟通,并营造出良好的历史教学氛围,实现学生思维的有效互动。同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以及新课程的要求。初中教育除了基本的知识传递外,也要做好学生的素质培养工作。要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分享意识,一方面提高知识的理解度,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打造良好的品格。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倡导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过去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智力教育上,忽略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殊不知德育是教育的精髓和本质,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还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动力与保障。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增进学生对于历史的亲切感,让他们更加热情和积极地投入到历史知识的探究中来,进而促使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得以充分有效地提高。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创设各种历史情境,让学生能够实现有效地学习和全面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平绪.创设初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尝试[J].亚太教育,2019(10):90.
[2]林伟山.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功能和运用[J].读写算,2019(27):75.
[3]陈荣圣.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索[J].考试周刊,2019(73):120-121.
[4]王治中.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235+237.
[5]林梅.创设最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情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0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