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5期   作者:翁 倩
[导读] 音乐是一种最直接最容易触碰到我们内心的
        翁  倩
          江苏省常熟市昆承湖外国语学校         
         【摘  要】 音乐是一种最直接最容易触碰到我们内心的,却也是最含蓄最精深的东西。它不仅是由七个音符组成的曲子,更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和精神世界。它最大的特点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打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愉快地受到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探索,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参与,使音乐课堂成为一个充满情趣的、平等和谐的欢乐课堂。
        [关键词]   音乐课堂   情感体验  乐器辅助  体态律动   
        音乐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更能催发学生的灵感。音乐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优美的旋律激荡人心,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生活的美好,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音乐教学,要让课堂活泼起来,切忌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与音乐灵性,点燃他们对音乐爱好之火,满足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表现”的需要①。
        一、情感体验,关联“生活”与“音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音乐教学的内容和知识通过不同方式呈现给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生动的画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自由而快乐地遨游。
        1、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教学《动物说话》,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模仿它们的叫声,小鸡——叽叽叽;小鸭——嘎嘎嘎;小青蛙——呱呱呱;小猫——喵喵喵……。这些生活中的声音学生很熟悉,这些叫声的音色、音长、强弱、高低,学生也完全可以模仿出来,在这模仿的愉悦情境中,学生感性地感受了《动物说话》歌曲中do、mi、sol、la音高、音长的不同;依托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感受音乐中音的音色、音的长短、强弱、高低,欣赏到生活中的美妙音乐,大自然中精彩纷呈的优美音乐。在学会歌唱歌曲后,组织学生边唱边模仿小动物们的动作进行表演唱,学生一边唱一边表演,很是尽兴,完全沐浴在优美的音乐情境中,充分感受音乐的趣,音乐的美, 自然流露出的欢乐表情,让音乐学习变得丰富而有趣。?
        2、打开音乐视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学校每星期都有升旗仪式,每个升旗仪式上都需要唱国歌,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不管是国歌的乐曲还是歌词,都是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集声、影于一体的优势,将学生带入到对应的音乐情境中去,让学生观看天安门广场上庄严而肃穆的的升旗仪式,仪仗队员严肃的表情、庄严地升旗,感性的画面丰富可以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丰富多彩。
教学片段:?
(1)视频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了解并学习升旗仪式相关礼仪,进行学生升旗仪式礼仪教育,模拟升旗仪式。
   (2)把画面中的国歌,定格成国歌歌谱和歌词。
   (3)国歌的历史故事背景介绍
          国歌原名又叫做__________
          国歌的作曲者_________
          作词者_______
  (4)视频播放阅兵仪式片段,供学生欣赏。
(5)学唱国歌歌词。
        老师用钢琴弹唱,带领学生学唱《国歌》,在阅兵典礼解放军行进的场景中,跟唱国歌,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的强盛,为我是中国人感到骄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乐器辅助,推演“玩乐”与“模唱”。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上要求一、二年级的学生,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凑,能够模唱简单的乐谱。
        1、在游戏中学乐理。
  音乐教学不单单是让学生能熟记乐理,还要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来体验音乐,一年级《玩具进行曲》的教学,把枯燥的节奏和节拍相关乐理知识,设置在游戏活动中让学生自己来体验,用小鼓作教学辅助道具,带领学生进行敲小鼓游戏。将教学重、难点放在游戏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不知不觉的学到乐理知识。
  教学片段:
  (1) 出示下面旋律



         
        (2)教师示范,用小鼓敲出上面地节奏,提示学生注意音地长短以及怎么表示休止符号。
        (3)学生轮流着“玩”敲小鼓,其他学生则用击掌来配合鼓点,感受每一小节音乐的速度、力度与节凑,掌握音值、节奏以及休止音等基本知识,加深对整首歌曲音乐旋律的整体理解。
      
        (4) 学生熟悉了这首歌曲的旋律后,老师边弹钢琴边带学生一起学唱乐普。有了前面那些环节的铺垫,学生很快就学会唱歌词。
         2、在听辨中模唱。
        教学《你听,什么敲响了》,让学生在先听赏歌曲《你听,什么敲响了》,要求他们仔细听歌曲中有几个人在唱?歌曲中有几种不同的乐器?引领学生能够听辨出领唱与齐唱,“问”与“答”,“领”与“齐”的部分;带领学生准确听辨出歌曲中用了哪些乐器伴凑。学生认真倾听,感受了音乐的美好,感受到了不同的乐器发出的悦耳的音乐声带给人的愉悦感,沙锤“沙沙沙”,短而干脆;小鼓“咚咚咚”,音长属中等有力;小板“嗒嗒嗒”音短而脆……。在学生听赏的基础上,老师边弹钢琴边教唱歌曲,学唱歌曲后,给学生分组,用刚才听辨出来的沙锤、小鼓、碰铃、小板这些乐器,和着歌声一起练唱,这些学生只有一年级,但是,老师却让他们真正成为了课堂活动的主人,看似在玩,实则他们在课堂上借助乐器自己探索音乐节奏、正确掌握乐普节凑,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体态律动,催生“转化”到“提升”
        传统的音乐教学是以单纯的歌曲说唱为主,在音乐课堂上开展的教学活动和形式相对比较单一,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体态律动的融合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音乐创造力②。
          1、释放情感,提升对音乐的感知力。
         在传统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巧用体态语言,老师以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律动的体态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在教学听赏《快乐的小舞曲》时,加入体态律动,配合律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恒拍节奏”的感觉。
  教学片段:
  (1) 节奏导入 X X X X∣X X X∣ X X X X ∣ X X∣
        (2) 乐句片段欣赏
        (3)用击掌的的形式打出节奏句型。
        (4)加入律动。

         
         





        在“听、唱、动”的音乐活动中,尝试用体态语言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特点 的感受,手、脚随着音乐配合律动,让学生对音乐产生一种亲切感,对自然与生活中的音响世界产生一种探索的兴趣,在有节奏的音乐中,有声势的动作,协调了学生的身心,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身体产生对约定的音乐信号进行反应,释放出自己强烈的情感,很好地培养了一年级学生的音乐专注力和表现力。
        2、大胆编创,升华音乐的表现力。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内容、形式和情境,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小树叶》的教学,课前,带学生们到户外寻找秋天、寻找小树叶,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秋天的美;课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第一段小树叶随风飘落下来的“美”──有的直直的掉下,有的像蝴蝶飞舞着飘下,有的落在地上了又蹦跳起来 ,第二段的小树叶爱妈妈──“明年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 ;编创动作时 ,有的学生就用断顿的声音演唱小树叶沙沙,沙沙沙,有的学生用跳跃的动作表示小树叶沙沙,沙沙沙沙,有的学生用双手舞动的动作表演秋风起小树叶飘呀飘呀,学生大胆的编创,丰富了歌曲的内容,表演方式。
        新的苏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材上,编排了很多的律动,一上第一单元有律动──上学路上,第二单元有律动──嘎嘎小鸭子, 第三单元有律动──唱吧,跳吧……。因此,根据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将身体律动有效融入是音乐课上必不可少的 环节部分,将律动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感知音乐, 理解音乐,提高兴趣,将音乐教学以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促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方位地展现出来③。
        新的音乐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文字简明,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让学生在广阔的音乐视野中,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① 李  波   让小学音乐课活起来《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6年18期
②郭小珠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体态律动的作用《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14期 ③ 程珊琦.  身势律动让农村小学音乐课活起来《北方音乐》 2019年24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