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5期   作者:阿米乃·阿卜杜克热木
[导读] 传统的物理教学需要学生记忆和背诵大量的公式和文字
        阿米乃·阿卜杜克热木
        和田县第二中学,848000


        摘要:传统的物理教学需要学生记忆和背诵大量的公式和文字,学习过程很枯燥,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而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图像,用来模拟大脑的放射结构,是一种直观、高效的思维工具。它通过主题、图像、连线、色彩、节点等类似于笔记的方式,准确、系统、条理地勾勒出知识结构图,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实验等知识链条清晰地表现出来,展示物理知识的规律,便于学生整理知识提纲,完善物理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师辅助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物理;应用策略
引言
        思维导图是以图作为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发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线路图,是一种高效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能够简化物理知识,起到提纲挈领作用,还可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建立具体而形象的知识结构。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索。因此,探讨思维导图的构建及应用具有重要教育价值。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1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
        实验课堂对整个物理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加深学生的专注度,提高对物理的学习积极性,满足整个教学大纲的物理要求。实验课本身就是一项物理教学的辅助课程,所以实验时间占整个物理教学时间的极小部分,而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讲解和器械摆弄的过程中就会占用大量时间,因而留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和进行手动实验的时间有限,最终阻碍实验课堂的效用发挥。因此,思维导图对于整个物理实验课有着极高的效用,相关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做出思维导图,然后再开展实验步骤,从而可以加强整堂物理实验课的逻辑性。例如,对于初中物理课本中的“探究平面镜成像”这一具体知识点而言,教师应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该课程的知识梳理,并利用多种方式做出思维导图,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记忆。
        1.2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脉络
        对物理课程而言,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物理现象与物理规律。比如在学习“压力与压强”相关知识时,教师采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脉络,直观展现各类知识间的联系。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还可实现师生互动,以此来强化知识的理解、记忆,让物理知识更体系化。
二、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思维能力缺乏锻炼
        目前,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进行理论教学,使得许多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物理知识,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的掌握,而且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物理学是一门更注重实践的学科,没有相应的实践,学生的能力就不能有效提高。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很少进行实验室实践训练,学生能够动手实操的机会少得可怜,这对提高思维和实践能力形成了阻碍。如此一来,物理变成了一味地理论知识灌输,学生对此逐渐没了兴趣,物理教学质量和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2.2教学内容没有深入结合实际
        在具体的物理教学课程中,由于物理知识带有一定的难度性,相关初中物理教师必须找出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对学生进行讲解,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新出现的课程大纲中对学生的能力和标准要求都作出改变,然而,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仍有一部分院校忽略了实际情形,没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甚至有一些物理教师只照本宣科,学习方式和具体的知识都照搬书本,最终导致学生自主能力的下降和对物理兴趣的丧失。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提高预习质量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是上好课最关键的环节。在物理学习中,有效的课前预习非常重要。由于初中物理学科具有抽象性、科学性、学术性等特点,学生采取传统的、普通的阅读方式进行预习,会增加学习难度。为了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提升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使学生提前预判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课程开始之前,学生先阅读课本,然后梳理出知识点,自己整理出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思维导图上标记出难点和重点。教师也可以在学生进行预习之前提供思维导图的模板,使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了解重要的知识点,同时让学生在明确重要知识点的前提下研究相关物理知识的呈现及产生规律,对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标记,带着这些问题到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对自己总结的知识点框架查漏补缺,针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与教师进行沟通。学生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对于物理新知识的理解会更容易。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改变了枯燥繁重的物理学习状态,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3.2在课堂中建立教学框架发散教学思维
        课本上所学的知识都是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做准备,所以说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知识.虽然大多数学生不注意生活中的物理,但是物理知识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初中之所以将物理当做重点课程,是因为那些物理知识能帮助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一但将那些生涩难懂的知识和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就会对其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思维导图将知识与生活实际或者具体案例联系起来,建立一个教学框架,增强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并积极主动的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熔化"这个概念,在教学的时候教师明显会将其当成一个难点,因为熔化的相关知识太过抽象了.这时教师可以举出一个事例,让学生将"熔化"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联系起来,如冰激凌融化、冰块化成水等等.通过思维导图,学生明白了熔化的概念,还感受到了生活与物理的联系。
        3.3结合思维导图优势,优化教学内容
        绘制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其记忆力与注意力,还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初中物理知识极难理解,对刚刚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而言,必然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就要彻底了解思维导图,分析其特征,再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置,通过这种方式将知识简单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及综合能力。
        比如,在学习“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相关知识时,就可利用学生日常的生活现状,学生日常都有接触声音,教师利用声音相关的现象给学生讲解,让学生对声音有初步了解;再依据声音的内涵、特性及传播途径等相关内容,绘制出相关的思维导图,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声音的特性及相关知识,清楚掌握教学内容,掌握知识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结束语
        总之,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因此,教
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觉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为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概念逻辑性、抽象问题的可视化、发散性思维等能力建设。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郑小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与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3):82-83.
[2]刘崇军.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81.
[3]李兵林.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2019(09):150.
[4]徐东风.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14):94-95.
[5]毛卓飞.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18(1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