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娟
浙江省永嘉县桥下镇中心小学
摘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目标。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二年级混合运算教学,其目的是要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会运用,进一步体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关键词:提高;二年级学生;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时还要让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会运用,进一步体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从教十几年以来,我们发现所教学生在做混合运算题时,出错率很高。特别是运算顺序的错误更比比皆是。其主要原因是不认真审题,不理解混合远算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不先算括号里面的。那么如何提高二年级学生混合运算能力呢?现浅谈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混合运算的兴趣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去教学。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喜欢好动,对新鲜稀奇地事情也挺感兴趣的,不喜欢老师在课堂上枯燥无味地讲解。这时老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巧妙地过渡到新知识,激发求知欲,并善于提出问题。教师也可以借助实物,借助情境图,借助多媒体动画效果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尝试做,说,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另外教师也要从感性认识上说明加、减、乘、除法的含义,使学生对混合运算有个初步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混合运算的兴趣。
二、结合解决问题来教学运算顺序
在教学同级运算,也就是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例如,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解决这个问题要先算什么呢?要先算阅览室里中午有多少人?列式53-24=29(人),再求下午有多少人?列式29+38=67(人),综合算式53-24+38=67(人),学生很容易理解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再如:小丽买了3支同样的笔花了24元,小东要买同样的4支笔,需要多少元?解决这个问题要先算什么呢?要先算每支笔多少元?列式24÷3=8(元),再求小东需要多少元?列式8×4=32(元),综合算式24÷3×4=32(元),学生很容易理解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在教学两级运算,也就是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例如:游乐园里有3组同学玩跷跷板,每组4人,还有7名同学在旁边休息,一共有多少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要先算什么呢?要先算玩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列式4×3=12(人),再求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列式12+7=19(人),综合算式4×3+7=19(人),学生很容易理解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再如:商店里,李老师买了3个皮球用了27元,王老师买了同样的一个皮球和一根6元的跳绳,王老师花了多少钱?解决这个问题要先算什么呢?要先算一个皮球多少元?列式27÷3=9(元),再求王老师花了多少钱?列式9+6=15(元),综合算式27÷3+6=15(元),学生很容易理解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然后总结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在教学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例如,面包师傅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每次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解决这个问题要先算什么呢?要先算还剩多少个没有烤?列式90-36=54(个),再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54÷9=6(次),综合算式(90-36)÷9=6(次)。
再如:二(1)班有男生21人,女生23人,每9人一组,能分成几组?解决这个问题要先算什么呢?要先算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列式21+23=45(人),再求能分成几组?45÷9=5(组),综合算式(21+23)÷9=5(组),学生很容易理解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结合问题情境中的运算顺序列综合算式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只会列分步,不会列综合算式,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列出综合算式呢?反过来,要结合问题情境中的运算顺序列综合算式。例如:小丽有60元零花钱,买文具盒用去了24元,剩下的钱买9元一支的钢笔,能买几支?分步算式是60-24=36(元),36÷9=4(支),这两个分步算式怎样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呢,这是一个难点,多数学生会列式为60-24÷9,这是不对的,这时就要问学生:算式里有减法也有除法要先算什么?学生回答是先算除法,后算减法。这时学生就会感觉到自己列式不对。老师接着追问:这题要先算小丽还剩多少钱,也就是要先算减法,怎么办呢?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应该给减法加上括号。再如:钢笔原来10元一支,现在促销4支32元,现在每支比原来便宜多少元?分步算式是32÷4=8(元),10-8=2(元),综合算式有的学生会列成10-(32÷4)。这时就要问学生:这个括号不用行吗?去掉括号结果怎样?学生就会明白其实这个括号没必要用,因为算式里有除法和减法,可以先算除法的。就这样,教师可以举出各种不同情境的问题,结合情境问题来教学怎样把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四、分类教学,让学生总结感悟小括号的用法
第一类: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先算前边的,不用加括号。例如:
分步算式23-15=8 ?8+46=54 ? ? 综合算式23-15+46
分步算式9×4=36 ?36÷6=6 ? ? ? 综合算式9×4÷6
要先算后边的就要加括号。例如:
分步算式32+18=50 ?76-50=26 ? 综合算式76-(32+18)
分步算式24÷ 8=3 ?5×3=15 ? ? ? 综合算式5×(24÷ 8)
第二类: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不用加括号。例如:
分步算式72÷9=8 ?30-8=22 ? ? 综合算式30-72÷9
分步算式 7×8=56 ?56+20=76 ? 综合算式7×8+20
第三类: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加减法,必须加括号。例如:
分步算式90-48=42 ?42÷6=7 ? ?综合算式(90-48)÷6
分步算式 58-53=5 ?9×5=45 ? ? 综合算式9×(58-53)
总之,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地设计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补充,抓住重点,结合问题情境,对知识进行分类,有效地组织教学,再综合练习,使学生不断总结提高,为高年级更复杂的混合运算教学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冯静,教师如何做好四则混合运算课【J】。科技视界,2014(12)
2.高永富,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探析【J】。学周刊,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