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深度学习的教学误区及其突破

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第25期   作者:陈意琼
[导读] 在近些年的国内教学改革当中,不仅生成了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还形成了许多全新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教学活力,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陈意琼
        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翻江镇桃林小学  411400
        摘要:在近些年的国内教学改革当中,不仅生成了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还形成了许多全新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教学活力,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度学习是现阶段教育领域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则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侧面引导,带领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探索和学习。教师在将深度学习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时,需要认识到深度学习不可以完全围绕课本知识学习进行,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即能够以知识学习为基础,逐步形成相应的实践方法,便于强化学生的知识探索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教学误区
引言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时应从不同角度去挖掘教材资源,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知识的学习既成为文本的接受者,又成为文本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语文教材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文采斐然、情节生动的故事,同时能带给学生心灵和情操上的陶冶,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步入语文学习的世界当中,感受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动力,让学生在课程活动当中引发自己对文章的情感共鸣,融入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不断提高学习水平,提升学习层次,从而在深度语文知识学习下,真正爱上文本研读,挖掘学习方式,完善自身文学素养。
一、深度学习的教学误区
        (一)、学生参与深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在以往小学语文浅层次教学中,学生大多都是通过被动接受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惰性的形成使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学习能力以及思维积极性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对学生开展深度教学时,一部分学生无法及时的进行学习模式的调整,从而导致学生对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学习的效率低下。
        (二)、教学目标偏重于知识技能,教学方式仍以传递接受为主
        当前,在传统阅读教学课堂中,主要教学目标仍然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为主,较少关注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学生从课堂中所学到的也是老师自己所理解到的相关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其所理解到的阅读文本所传达出来的情感与价值。特别是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常常是为了应对考试测评而对阅读进行重点字词讲解、文章写作方法讲解、文章思想感情解析等,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特别是有部分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仍然采用诵读课文、解决字词、划分层次、分析中心思想等传统套路,学生仍然以被动接受为主。
        (三)、对深度学习内涵及外延的认识缺乏广泛性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教师对其内涵及外延的认识也相对肤浅。这就很容易导致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深度教学的过程中,会出现教学活动单一、低效,教学方式僵化、枯燥等现象,使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小学语文教学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善于发现文本阅读的关键点,设计学生学习的扶手
        老师要思考哪些是学生自己阅读所看不见的、感受不到的、理解不了的地方。厘清这些困难,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去读,设置阶梯式阅读的落点,从起点到终点为学生设置台阶,为学生提供支持,让学生快乐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统编版四年级《走月亮》的阅读教学,“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是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我设计了一个情境,铺垫了几个台阶,“睁大你的眼睛去看,你看到了什么?抬头看看,低头看看,走近看看。”“闭上眼睛咱们仔细地听,你听,哗哗的溪水、汩汩的水声、小鱼的泼剌声。”“咱们再来嗅一嗅,空气中你闻到了什么?”“捧一股溪水,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此时此刻你最想干什么啊?”让学生通过所看、所听、所闻、所想,建构脑海里的画面,如临其境,感受作者愉快的心情。
        (二)、逐层研读文本,开展深度思考
        教师在开展深度学习教学中应采取层层递进的文本阅读方式,在学生学习一篇新课文时,教师应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给学生设计精当的问题,逐步引领学生对文章的主旨和中心进行把握,帮助学生不断强化语文学科思维,实现学生思考问题方式由具体到抽象、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的转变,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以固定标准去限制和束缚学生,真正解放学生的头脑,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提问:当祖父的麦穗被自己割掉了,为什么祖父没有生气反而大笑?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到祖父具有一颗童心,同时祖孙关系亲密无间,作者这一事件的描写象征着双方的情意,之后教师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作者会写这篇文章?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作者在长大成人后一生颠沛流离,因而更加怀念自己儿时与祖父在园子里的欢快时光,表达作者对祖父的深切怀念与眷恋之情,最后教师让学生思考能否在文中找出富含深情的句子,让学生挖掘文本中的细节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教学中按照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发学生对阅读文章的思考和探究,让学生注重阅读过程中的每一处小细节与每一处的景物描写,使得学生在阅读时更加专注,更多投入自己的思考和情感,引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
        (三)、学习拓展,结合课外文章展开深度学习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仅仅是范例,要想真正实现深度学习效果,教师还需要进行学习拓展,结合课外文章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在通过自身努力学习完一些课文以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巧,并且会跟随教师的引导展开探索学习,相应的语文实践能力已经得到提升。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筛选一些与课文主题类似的课外文章,并要求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学习这些全新的课外文章,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技巧与实践能力,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认识。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展开积极的课外学习拓展,积极搜索一些课外文章,将课堂上掌握的课文解析与学习方法应用到这些文章的解读上,形成良好的文章阅读学习习惯。学生如果在课外文章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还可以与教师讨论,获得相应的学习指导,从而更好地开展深度学习。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巧妙引领,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语文学习模式中感受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在文本研读、语言挖掘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时增加自己的学习思考和感悟,让语文教材内的文本真正“活”起来。相信在小学语文深度课堂教学中,学生定能够真正融入课文情境中,在语文世界里尽情徜徉,完善文学素养,增强语文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追求。
参考文献
[1]次仁德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应用研究[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260-261.
[2]王惠珍.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之我见[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7):32.
[3]杨胜林.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现状及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5):148-149.
[4]靳恩龙.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尝试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2018(10):37-39.
[5]许红琴.深度学习——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01):40-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