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提升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第25期   作者:黄伟峰
[导读]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能够较大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效率。本人主要聚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去提升教学质量效率的路径,从思维导图在小学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黄伟峰
        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学校 广西 钦州 535034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能够较大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效率。本人主要聚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去提升教学质量效率的路径,从思维导图在小学教学中的优势分析,提出思维导图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较高提升作用,最后侧重展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思维导图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及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 教学效率
        前言:小学数学在整个小学科目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也对小学生的思维训练和逻辑训练最为有效。但是由于小学数学在其思维的抽象性,逻辑的缜密性对还未形成,对初步逻辑思维的小学生而言存在较大的难度。且伴随着新课改的教学思维推进,亟须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加以改进和提升。而思维导图以树状型等各种方式呈现知识点的要素和基本内容要点,实用性较强,呈现较为清晰,对小学生的思维训练也最为有效。本人以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来研究,期待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些许思考和借鉴。
        一、思维导图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势
1、图文并茂的形式能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的思维难以在较短时间内集中,且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比较松散,小学生的接受程度较低,如果教学方法不到位,更可能让小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思维导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数学知识简洁、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五颜六色,能够较快抓住小学生的吸引力。
2、发散性形式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为各种有主到次的枝叶形末端,将重点知识能够由大到小、由点到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展示,重点并不是去对知识进行过多的讲解或者输出,而是引导小学生能够在较为清晰的对相关知识进行联想和填充,由相近知识的关联到核心要点的串联,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清晰明了的列点能够有利于小学生复习
除了在正常上课时能够对所有知识进行有效的呈现外,将重难点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列点出现,还能够极大地有利于小学生进行常规性的复习,将每个章节或者每本书的要点进行系统性梳理和回顾,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归类整理,能够初步形成结构性的理解框架,对知识进行巩固。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树立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理念
如上所述,只有教学思维和理念有较大的优化和更新,才能对教学实践的提升有较大提升和优化。面对当前信息的日新月异,新的工具方法,工具模式不断涌现,小学教师要主动吸收这些新的方法新的理念。思维导图是一个有效的尝试。

新课改的理念要求也需要不断吸收新的理念去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仅是对数字的计算或规律的把握,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对整个学生的思维进行较为有效的训练。思维导图可以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力助手。如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中,我通过PPT课件或板书的形式向小学生讲解数字的规律或基本的乘法运算,缺乏生动的案例或者有效的引导,但是如果在PPT课件上以思维导图的树状形式来呈现,就会有较大的差异。如对分数的加减上,我们可以以思维导语的串联起自然界中某些现象的嫁接,让小学生们能够自然联想到身边更为实际有效的生活经验。
2、教师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
教师是课堂上学生的引导者,也是整个课堂教学进行的主导者。为切实提升整个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进行,教师需要专业的数学知识储备、较强的逻辑能力以及对小学生上课内容的接受度把握等。特别是小学数学老师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时,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知识的发散性引导和开发,针对周长的测算时,可以借助圆形的工具设计教学,或者将课程的时间段进行分解,正常讲解、动手实践、童话故事、自由发挥等各种形式。甚至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后续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串联讲解,并配以较为生动的动画形式或者漫画形式,极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圆形周长的教学课程教学上,小学生们已经在生活的周围了解到各种关于圆形的形状输入,教师要避免枯燥的将圆形画出来后,说周长的核算如何如何,这样对小学生而言没有任何实际性的帮助。可以提前让小学生拿着家里一些圆形的小物件带到课堂上来,最好是提前跟家长沟通好,手工制作简单明了的圆形器材,能够进行拆解的器材。等小学生们带到课堂上来后,先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让他们联想到圆形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然后提问,小乌龟围绕着这个圆形草地散步,大概要散步多少路程呢?最后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将圆形拆开成线段,让学生们测量实际的距离和长度。最后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自己制作认为相匹配的思维导图,拓展他们新的知识点。
3、因地制宜搭建有趣味的教学场景
新知识的引入需要创设情境,在复习课上引入思维导图时也同样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营造一种真实有效的教学氛围,从而让学生能融入情境,帮助学生从零散的数学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激发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兴趣。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需要综合考虑具体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学情,同时创设的情境要符合一定的教学目标,使得情境为教学目标服务。创设情境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制作思维导图,可以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对于挑战难度比较大,靠学生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最好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做到思维的碰撞,在沟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达到取长补短、相互贯通的效果。可以在各种长度、距离、宽度的复习课上,以小学生的思维去分析题目,让他们能够以较为浅显的形象思维理解比较抽象的题目,拓展他们理解题目、解答题目的能力。
总而言之,
从现有的实践教学来看,思维导图在小学教学中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较大的工具性价值,不仅能够让小学生较快熟悉课本的知识,还能能够较大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快提升学生的解题速度,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下一步,可以极大推广该教学模式,或者辅助性的教材编撰和上市支持上也可加大力度。
参考文献
[1]孙婷.探究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率[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