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第25期   作者:莫崇亮
[导读]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对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莫崇亮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思练中学     546202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对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教师应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全心全意以学生为出发点进行知识的教学工作,力图为数学知识赋予趣味性,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窍门,逐渐树立学习自信,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具体实践应用能力。如何有效推动教学进度和提升教学质量是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空间想象等。这些核心素养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一个有机整体。教师要培养初中生的数学素养,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反思并改进。
    一、当前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理念较为落后。部分教师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考试分数视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为学生“搬运”书本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无法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这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次,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平台和教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教学领域,但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只相信自身的教学经验,不愿意创新教学模式。如,很多学校设立了多媒体教室,购置了投影仪、希沃自板等多媒体设备,但部分数学教师却很少应用这些多媒体设备,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再次,教学方法不够多元。很多数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没有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启发。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及互动教学法的灵活运用,导致课堂教学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最后,教学评价较为单一。目前,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采用结果性评价方式,忽略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1、深入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游戏
        新课改提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牢牢树立学生才是课堂主体的思想,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所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并消化教学内容。就这个层面来说,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设计时,一定不能生搬硬套,而要充分结合实际学情,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游戏,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例如,在讲述“二元一次方程”时,课本上的练习大多数是这样的:“小明有10元钱,用来买铅笔和作业本,作业本单价2元,铅笔单价1元。

问:小明可以有几种购买方案?”这样的传统题设对学生而言吸引力比较弱。教师要主动思考如何将这部分内容游戏化。笔者建议,可组织学生扮演卖家和买家,单价和商品让学生自己设定,利用一些简单的道具,通过5分钟的小游戏,让学生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教师可在一些权威的在线教学资源平台上学习最新的教学理念,在不同教学思想的碰撞中探索游戏化教学的设计。
    2、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将知识学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灵活运用的能力较差。在面对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时,学生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挂钩,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以生活中的事例来丰富课堂内容,鼓励学生主动走进数学,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比如,“一元一次方程”是学生学习未知数列方程的起点。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引人坐飞机的具体事例:假设每位旅客都可以在乘坐飞机时免费托运10千克行李,超出的部分每千克按飞机票的3%收取。那么,如果一名旅客的行李重40千克,共付款3 000元,请问,这位乘客的飞机票是多少元?以应用题的方式来引人生活事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题过程中体会数学解题的快捷,逐渐建立起数学逻辑思维,明白一元一次方程存在的意义,快速掌握解题思路。另外,生活与实际的结合可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3、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调节课堂氛围
    传统的数学课堂缺少趣味性,课堂环境枯燥且死气沉沉,容易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烦,逐渐降低数学教学质量。针对传统教学的问题,教师应积极采取应对策略,针对学生的性格和特点改良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精神状态调整课堂,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教学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可以脱离课本教学模式,以视频的方式将学生带人数学环境,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快速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比如,“反比例函数”的教学包括信息技术应用、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等,教师可以借助PPT教学,在其中穿插一些动态视频,展示反比例函数的动态变化,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研究,说一说自己发现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描述延伸问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其能在不断引导中自己发现反比例函数的规律。这样的教学将被动转变为主动,有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用好奇心和问题探究来引导学生,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加强记忆。多媒体教学可以将知识从课本中提炼出来,提升学生集体学习的气氛,也能让教师更好地观察学生的状态,调整授课进度。
三、结语
        初中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与提升数学能力与思维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要创新授课方式与模式,对数学知识与课堂教育方案进行结合,不断深入与改革。教师也要根据自身与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方式的改变,进而才能做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使初中数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最终达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罗家华.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2):147.
[2]刘媛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魅力中国,2018,(52):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