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中学
背景:
活动型课程是本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的一个亮点,而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是实现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抓手。[1]2020年10月20日,我参加了在绍兴市高中政治优质课评比现场观摩。参赛老师的课堂都非常精彩,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诸暨海亮何明慧老师的课。何老师在课堂中有效地运用了议题式教学,议题式教学环节的问题设置方向明确、角度灵活、答案开放,真正实现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
过程:
这堂课以一套邮票串联起了所有教学环节。首先,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6元邮票导入新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然后分别用两张邮票串联起三个议题。通过几枚小小的邮票,引出议题,使学生感到有生活气息,有真实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有话可说。
第一部分,以“科学发展”和“继往开来”两枚邮票引出议题一——新时代 新方位。播放视频《辉煌中国》,然后设问:1.视频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是什么?2.视频中,你感受最深刻的是哪一项成就?再让学生回答,通过对学生回答的总结引出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及历史意义。
第二部分,以“精准扶贫”和“‘两山’理论”两枚邮票引出议题二——新时代新矛盾。在这个部分,何老师设置了一个活动环节:国务院拟召开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座谈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民政部部长黄树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马晓伟等将出席会议。[2]设问:假如你作为民意代表参加本次会议,请你反映群众集中关注的话题,说说你关注该问题的理由。
再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优美的生态环境等等。再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还没有实现?以此来引出现阶段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然后总结得出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通过表格数据全球各国人均GDP的排名说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发生改变。由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及基本路线。
第三部分,以“众志成城”和“抗击疫情”两枚邮票引出议题三——新时代 新征程。播放中国抗击疫情的一段感人视频,然后提问学生:在视频中,你看到了哪些人的身影,哪个情景最让你感动?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每一个奋斗者”的贡献,总结得出新时代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
第四部分是一个开放式活动环节:请你结合自身的生涯规划,谈谈在新时代你的职业选择。通过学生的职业规划加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能力。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的需要,该环节的设置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主思辨,在思辨中内化自己的价值观。
反思:
这堂课条理清晰、亮点突出、学生参与度高、气氛融洽,让我受益匪浅。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最突出的亮点有两个。
第一,通过邮票串联起整堂课所有教学环节,一镜到底,思路清晰,前后连贯性强。每一环节选取的两枚邮票都很有代表性,如议题一中的“科学发展”对应的是新时代的科学内涵,“继往开来”则体现了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3]突出这个新时代并不是孤立的时代,而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议题二中的“精准扶贫”体现了人们美好生活需要,“‘两山’理论”体现了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为后面中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引出做了铺垫。真正做到了情境为教学内容服务,情境与教学相关联,而不是流于形式。
第二,整堂课的设问方向性明确,在问题中给学生提供了答题的方向,使学生更加有话可说,避免了问题大而宽泛,导致学生抓不到重点。教师课上提供议题背景材料或者学生已经熟知的生活现象,通过对议题的讨论,帮助学生生成、理解学科知识,提高学科素养。在议题一中,针对视频的问题中提到了高频词汇以及“你感受最深的成就”,这样的问题学生比较容易回答,而且也属于半开放式,每个学生的观点都会不同,老师可选取的角度也就更多,既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也能更轻松地引出第一个知识点——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在议题二活动环节,老师没有直接提出让学生从教育、社保、住房、卫生事业等方面来谈感受,而是通过民生工作座谈会,在材料中提供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然后让学生反映群众集中关注的话题。这样的设置非常巧妙,学生会针对材料给出的几个部门来思考答案,能使学生的回答更有针对性,不仅让学生有话可说,还能说的漂亮,同时还便于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出下一个知识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讲解完美好生活需要以后,老师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还没有得到实现?这些领域当中还存在哪些问题?然后学生会针对刚才讲过的教育、卫生、环境、住房等角度来思考现在发展中还存在的问题。老师通过总结得出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再重点讲解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环扣一环,节奏紧凑,环节流畅,重点突出,知识点也相当清晰,学生能够在活动与回答中真正感受到我国现阶段中国人们的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能够更好地理解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又增强了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有利于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在议题式教学过程中,如何更有针对性性的设置问题是当前教师非常困惑的一个问题。在问题设置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几种错误:1.问题范围过大,设问太过宽泛,学生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思考,以至于学生的回答天马行空,使整个环节对课堂进程没有什么推动作用。2.问题设置不够开放,引导性过强,学生都不用思考直接能讲出标准答案,这样的问题又失去了意义,不能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问题设置的立意过高,不够贴近学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足,就会无话可说,最终还是教师唱独角戏,使得议题式教学流于形式。
听完何老师这堂课,我深有感触,活动型课堂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能够让学生有话可说,又要使学生的回答能够推进课堂的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的,我们在设置议题的时候就要更加注重问题的开放性,最好是半开放式题目,在材料或者设问中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方向,但是又不能够太刻板,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同时设置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选择更加生活化的内容,要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乐于分享,要将议题落到实处,避免高高地举起轻轻的落下。
新课程的教学实质上就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议题式教学设计,旨在关注学习结果的质量,确立教与学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课堂,情境与活动始终都是为知识内容服务的,课堂形式的多样化也不能喧宾夺主。所以,教师在设置议题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够让学生的活动与回答能够推动课程的发展,要让学生在思考与活动过程中理解或者感受相关知识内容。学生有思考的方向,才能有话可说;学生有话可说,才能真正让课堂活跃起来。教师在议题式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问题设置的方向性和开放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资料
[1][4]《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课件 何明慧
[3]《思想政治(必修1)》p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