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趣味课堂的创建

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25期   作者:匡元军
[导读] 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为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水平
        匡元军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中小学
        摘要: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为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水平,以学生兴趣度为出发点,加快趣味课堂的创建,是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教学改革策略,为此本文主要对创设策略进行了系统化剖析,以此确保学生“乐中学、学中乐”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趣味课堂;创建策略
        
一、借助计算机本身优势,创设主题教育教学情景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性课程,计算机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为确保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需以学生兴趣度为出发点,通过借助计算机本身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教学软件,通过创设“游戏化”教学情景,以此将教学与游戏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的基础上,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始时期,在以往教师进行“常规知识”介绍时,“灌输式”模式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各项技能的掌握度也大多停留在表层,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在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利用《金山打字》软件,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打字速度和输入准确率。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为确保确保自主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还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一个主题,如在学习“wps编辑文字”时,教师可让学生充当语文老师的角色来找到文章中的错别字,并将其进行修改,由此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度的同时,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操作技能,以此来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二、开展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玩”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此为确保趣味课堂创设的科学性、有效性,教师还需开展趣味游戏,由此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确保学生“乐中学、学中乐”。相比小学阶段的其它基础性课程,工具性、操作性和实践性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特点,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为确保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可利用当下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找到与教学课程相关的内容通过采取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趣味迷宫 、智慧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课程教学内容,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标,与此同时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尚不健全,为此在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的把控方面,教师需确保自身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切忌游戏缺乏科学性与知识性而喧宾夺主。就目前来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指法练习”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机械化重复练习从某方面而言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极易导致学生抗拒情绪的产生,为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们可通过借助“抓小偷、接苹果、青蛙过河”等游富有吸引力、更为直观的画面来增强课堂的趣味化,以此来确保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发挥。
三、组织各类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学生操作水平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换言之在现阶段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教师需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在综合考虑每位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将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进行有机结合,以此通过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知识竞赛”活动的开展相比传统机械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从某方面而言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此外在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以及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方面也发挥了重要性作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种好胜心,根据学生实况以及不同年级的学习需求,组织一些不同层次的兴趣小组来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而为全面提高培养质量和效率,教师可组织诸如“指法输入比赛”、“绘图比赛”等各类知识竞赛活动,以此在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进而强化学生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采取“任务化”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教育机构对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趣味课堂创建过程中,教师可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即将所要讲解的内容隐藏在一个个任务中,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来加深对课程知识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以此来确保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相比传统应试教育,“任务化”教学的实施从某方面而言,在课程教学活动中能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在《插入多媒体》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要求学生首先将图片、文字、艺术字等元素插入演示文稿中,以此来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之后在要求学生插入音乐、视频和动画等元素,以此来通过安排合理化的教学任务,在规避学生抗拒情绪产生的同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五、提供实践平台,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作为一门实操性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实操水平也是现阶段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为确保“趣味课堂”创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师需提供实践平台,由此在确保学生各项技能得到锻炼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据调查在以往应试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过于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大多围绕“理论知识”的讲解,导致学生抗拒情绪和抵触心理较为严重,为规避上述教学问题的再次出现,在当前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需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行为结合起来,由此在强化学生记忆力和认知力的同时,确保实践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以此在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结语
        概而言之,在现阶段新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下,为确保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信息技术教师需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通过践行多种教学手段来创建“趣味课堂”,以此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
        [1]周海燕.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J].祖国:建设版,2014,12(1):266-267.
        [2]吴萍.初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小学电教月刊,2015,12(7):114-115.
        [3]易栋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J].新课程(下),2014,12(15):166-169.
        作者简介内容: 姓名:匡元军  出生年月: 1981.02   性别:男  籍贯:江苏  最高学历:  本科   职称: 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邮编:212200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中小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