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璆
江山市清湖小学,浙江 衢州 324100
“徐老师,小博把小亮推到地上,还打他!”我刚走到办公室,手上的粉笔灰都还没洗,班长小艺就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跟我报告,“你快去看看吧,我们都拉不开。”
又是小博!我一下子火气直冲脑门,大步赶去教室。路上,我的脑海里反复想起这几年来小博的表现:跟老师顶嘴、跟同学吵(打)架……真是想想就头疼。一起让人头疼的还有小博那双永不服气的大眼睛和“是他(她)先说我的”口头禅。
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小博已经被“大力士”小威架在一边了,小亮在边上委屈地抹眼泪。我把两个孩子叫到办公室,询问了事情经过。原来,小金带了一包零食(类似于课间餐,只在上午第二、三节课课间食用)分给小博和小亮,可是分的时候没有分均匀,小亮稍多,小博生气了,就跟小亮要,可是小亮已经吃完了,就说了一句:“都差不多,你真是的!”小博就更生气了,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动手把小亮推倒在地上,还骑在他身上打他。
“太不讲理了。”我心想,但很快冷静下来,理智告诉我得进一步了解事情的经过。强忍着怒火,我让小亮先回教室了,然后一句话都没说,让小博留在办公室冷静。我回到教室,向其他学生了解情况,事情确实如此。
回办公室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件事情该怎么解决,批评教育效果肯定不大,但也不能以暴制暴——打他一顿吧?怎么办呢?我决定见机行事。我坐下来,拿出纸轻轻给小博擦去眼泪和鼻涕,温和地问他:“小亮说你真是的,你觉得他想说你真是什么?”“他要说的肯定不是好话,肯定要说我贪吃,说我很不好。”小博歪着脖子,眼睛里闪出愤怒,“他们都觉得我很坏,都觉得我不好,老是说我。”“他们指谁?”我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词语。“就是好多同学,还有我外婆,他们明明什么都不知道,就只会说我。”
我开始回忆小博的家庭,试图找到新的角度去解决这件事。小博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法院将他判给了父亲,可是父亲因为出了一些事,他只好又回到母亲身边。母亲在外省工作,他就一直跟着外公、外婆长大,又因为外公外婆的宠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他只喜欢听好话,受不得半点批评,大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之态。想到这,我心软了,这真是个可怜的孩子啊。这样的家庭,肯定对孩子有深深地影响,虽然父母都以为一切都能瞒住孩子,可孩子的感受力是很强的,哪怕不知道具体原因,他肯定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以为自己没人爱。我想,这就是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吧。
“那我们今天不论对错,只说你为什么动手把小亮推到地上,好不好?”我继续跟他聊,“我知道那时候你肯定很生气,对吗?”
他点了点头:“特别生气!”
“那生气就打人,你觉得这样处理对吗?”我乘胜直追。
“不……不对。我不应该打人。我错了。”让这个桀骜不驯的孩子认个错真心不容易啊,我赶紧说:“看来,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你不是一个是非不分的人,这说明你很聪明,只是你处理事情的方法不对。其实刚听说你打了小亮的时候,徐老师也很生气,也恨不得打你一顿呢!可是徐老师知道打人不对,我是老师,更不能打学生呀,那不是以大欺小嘛?而且如果我打你一顿,你肯定不服气的,是不是?”
他重重地点了头,终于抬起头来与我对视着:“那徐老师你不批评我吗?”我装作不懂的样子:“我已经批评过了呀,你也知道自己做错了,徐老师相信你以后肯定会改的呀!”小博眼里的不服慢慢退去,用一种将信将疑的目光看着我,似乎有点不相信我会就这样轻轻放过他。这目光使我惭愧。
“我们来试试怎么在生气的时候让自己冷静下来好不好?”有了前面的铺垫,小博已经不抗拒与我交谈了。接着,我慢慢地告诉他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冷静,生气冲动的时候先做几个深呼吸等等。聊了一会儿,等他完全平静下来,我就让他回教室了。
第二天,我把小博叫到身边,把其中几本日记本给他看,日记本上都有“小博平时挺热心的,我忘记带尺子了,他把自己的尺子借给我”“那天我看见小博捡起走廊上的垃圾丢到垃圾桶里了”“小博教我做数学题”之类的话,其中有一本是小亮的:“昨天小金分的零食是有一份要多一点,我抢在小博前面拿走吃了,我没做到谦让,其实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他睁大眼睛看着,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是啊,一向以为自己不受欢迎的人看见别人在背地里夸他,心里总是不敢置信的吧?
我摸摸他的头:“你看,同学们都很喜欢你,只是有时候可能没有当面跟你说,可是你的一举一动大家都看在眼里,你希望自己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吗?”他重重地点头。“徐老师相信你知道以后怎么做了。”我看着他欢快地奔回教室的身影,心中充满欣慰,仿佛看着一只斑斓的蝴蝶正破蛹而出。
亚尔贝斯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心灵的火焰。”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也说:“一个不重视心灵教育的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是危险品。”是呀,教育就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学生都是有思想、不断发展的个体,没有谁生来就是一块顽石,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只要老师下真功夫,就定能触摸这块地方,将心灵融化。你想,教育最动人之处,不正是与这些充满活力的灵魂交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