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南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科小学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关于互联网的基础知识和常用软件的使用,通过在小学阶段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实现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其中,老师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学生具备上述能力具有关键作用。本文分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怎样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希望能够通过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优化课堂。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探讨
前言:随着我国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岗位竞争逐渐变得越来越激烈。社会也对身心发育还未成熟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小学生带来了不小压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专注于学习书本中的知识,面对应试教育,还要学习现代的科学技术,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在注重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时代的发展进步使学生教育也有了更新的拓展,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非基础性课程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这类课程的教学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学习不能只是学习课本知识,更要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小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技能,但在很多学校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小学,经常会忽视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观察发现,很多小学对于信息技术、美术等课程不很重视,仅是为应付考察配备了基本的计算机教室,但在现实教学中,其课程只是在教室讲授一些理论课,而忽略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另外,即使有学校每周会开设一节信息技术课,也不会按照教材需求,教授基本的操作知识,只是让学生自由玩一节课。上述这些现象导致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没能有很好的认识,不能严肃对待,认为这样的课程是用来娱乐的,并不是传授知识。这样一来,即使教师后续对这类课程重视起来,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想法。
对于很好地进行信息技术知识讲述的教师,也面临一些问题,即一味地倾倒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但对于信息技术这种偏向操作类的学科,如果不能得到学生主观意识上的学习,将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成效。因此,重视计算机课程教学,让学生们自主学习、保持良好师生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变为参与者,但是现在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新课程改革,教师应学会灵活切换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学生和教师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是实现个体目标、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所以,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很重要的。教师应积极主动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内在潜能,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或者班级管理中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在互动交流过程中,贴近学生,交流彼此之间的想法和看法。
例如:首先教师先从思想层面出发,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不断学习过程中加强自身道德职业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还应该抓住专研教学、提高反思能力的机会,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保持新鲜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一个受学生喜爱的新时期优秀教师,树立以身作则的榜样,教师的榜样力量在学生心中是任何物质都无法代替,因此只有提升教师人格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相处的距离并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次,做好角色转换,素质教育中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者,课堂的主体应该属于学生,在课堂互动中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独到的见解看法,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展示自己,使其个性得到发展,但同时也要兼顾指导的义务,让其能循序渐进的自由成长,对教师和学习不产生反感。
(二)合理设置问题,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
“先学后教”要求学生主动的“学”在前,而这对于学习依赖性较强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对于教师来说,除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外,也应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设置基本的思考问题,让同学们不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而是有针对性地结合课本知识,对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探索。
例如在关于word基本操作的单元,我们可以先给学生一份运用格式较多的文章,让同学们自行模拟出形式一样的文章,在操作时布置有关节点的问题,作为同学们进行思考或产生灵感的平台。像“在老师给大家的这篇文章中,运用了什么样的字体,是在哪个方位能够得出字体信息;文章中用特殊颜色标出的这些段落形式跟其他段有什么不一样,又是怎样操作才能让它们一样呢;对于文档中的图片,有几种插入方法,它在现有位置会挡住其中的文字,那么可以怎样操作,使它在移动过程中不会遮盖其他文字。”这些都是文档操作中比较基础的操作形式,但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外界的引导,可能无法发现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问题设置看似是在向同学们提问,实际上,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也能给与学生相关的操作思路,让学生有目的的去寻找,进而发现操作步骤的关键所在。这种巧设问题的提示作用,使学生的自学过程不再那么困难,学生可根据课本所示步骤自主学习,并且在提示下学会主动思考问题。这样的看似放手,即是给学生指引了要前进的方向,让其自由摸索,主动探寻。
(三)设计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参与
小学信息技术的评价功能已经不是传统的甄别、选拔和评比,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一定的激励和导向,通过有效的评价体系来及时、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从而调整相关的教学环节。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学生之间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评价时,能够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来进行评价标准的设计,像针对成绩好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成绩中等的学生要实施多鼓励,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后进生则需要把握好他们的内心需求,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的评价,能够让评价的侧重点可以变得更加有层次性、针对性。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评分标准的制定,来为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判,更好的了解自己,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加和谐,二者的沟通也可以更加平稳,有助于打造和谐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教师在进行“画线”这部分的内容教学时,就可以制定相关的评价表。表中以加星的形式存在,当学生达到其中一条目标时,就可以给自己加上一颗星星。如“我能用“直线”工具画出直线”、“我能画出线条粗细不同的直线”、“我能快速画出水平线或垂直线”。而最终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星星”来看到本节课学习的情况,在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得到星星多的学生还可以将这些星星与跟教师进行兑换,换取自己喜欢的物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评价标准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变得更加有积极性,从而发展自身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教学方法上的设计,而且还要在与学生互动活动中,时刻留意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学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策略[J].文学少年,2020(2):0214-0214.
[2]江荣娜,王观玉.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版,2020,16(23):143-144.
[3]林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新教育(海南),2020(11):51-51.
[4]秦芬.浅析“互联网+时代”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J].文理导航,2020(12):88-88.
[5]方海燕.论信息技术在英语自然拼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2019(8):15-15.
[6]张红艳.积极心理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5):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