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丽水中学 323000
摘要: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动地建构数学认知结构,并灵活使用该认知结构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造就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最终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不断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立体几何作为高考重点考察的部分,其中的线面关系知识经常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具体有两类问题:一是关于线面的定性问题,如平行、异面、垂直等;二是关于线面的定量问题,如线线、线面、面面之间所成的角和距离问题。本文就空间角的处理通法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通法提炼,谈谈我自己在教学中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线面角 二面角 转化
1、研究背景
1.1 考点背景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是目前高考数学的重点考查内容。从题型上看,选择题一般考查空间点、线、面的关系,填空题一般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和表面积、体积运算,解答题第一问一般考查空间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第二问一般考查学生空间角的运算(近三年依次是:18年线面角、19年线面角、20年二面角)。其中空间角的计算既是考查的重点也是考查的难点。
1.2 学生情况
我所执教的两个教学班,学生对空间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判断和证明一些简单的空间关系,会计算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但是在空间角的处理上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历次考试中的得分率偏低。
基于上述的说明,本文试图从角的本质来探寻一些可以解决空间角的通法,简化空间求教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应试水平。
2、空间角的本质
立体几何部分的空间角主要有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及二面角这三种。其实不管是那一类角,究其本质都是将平面中的角经过平移后产生的几何图形,所以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在具体的求解中应用各种手段(平移、构建特殊三角形)将空间角转化为平面角,再运用平面角的计算方法完成求解。简单归纳就是先“作”后“算”。
eg1:(2010·全国卷Ⅰ)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若∠BAC=90°,AB=AC=AA1,则异面直线BA1与AC1所成的角等于__________ 。
解:分别取AB、AA1、A1C1的中点D、E、F,则BA1∥DE,AC1∥EF,所以异面直线BA1与AC1所成的角为∠DEF(或其补角),
设AB=AC=AA1=2,则DE=EF=根号2,DF=根号6,
由余弦定理得,∠DEF=120°.
eg2:(2010·江西高考)如图,△BCD与△MCD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平面MCD⊥平面BCD,AB⊥平面BCD,AB=2根号3.(1)求直线AM与平面BCD所成角的大小.
解:(1)取CD中点O,连接OB,OM,则OB⊥CD,OM⊥CD.又平面MCD⊥平面BCD,所以MO⊥平面BCD,所以MO∥AB,A、B、O、M共面,延长AM、BO相交于E,则∠AEB就是AM与平面BCD所成的角.
因为OB=MO=根号3,MO∥AB,所以EO/EB=MO/AB=1/2,EO=OB=根号3,所以EB=2根号3=AB,故∠AEB=45°.
eg3: (2010·江西高考)如图,△BCD与△MCD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平面MCD⊥平面BCD,AB⊥平面BCD,AB=2根号3.(2)求平面ACM与平面BCD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
解:(2)CE是平面ACM与平面BCD的交线.由(1)知,O是BE的中点,则四边形BCED是菱形.作BF⊥EC于F,连AF,则AF⊥EC,∠AFB就是二面角A-EC-B的平面角,即平面ACM与平面BC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设为θ.
因为∠BCE=120°,所以∠BCF=60°.所以BF=BC·sin60°=根号3,又AB=2根号3,AB⊥BF,所以AF=根号15,所以sinθ=2根号5/5.
即所求二面角的正弦值是2根号5/5.
归纳:求解这三种空间角的总体思想是先把空间角转化为平面角,再通过解三角形达到求角的值。其一般步骤是:①找出或作出有关的平面角;②证明它符合定义;③化归到某一三角形中进行计算。
3、空间角的求解通法研究
3.1平面角的求法: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3.1.1利用三角形知识求角:正弦、余弦定理
说明:向量的本质其实就是带方向的有向线段
此外利用直线的到角与夹角公式也是求解平面角的一种方法,但是新课标中已经作了删减,本文就不再展开。
3.2空间角的求法。空间角的本质是经过平移后的平面角,故其解决的方法就是充分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将空间角还原为平面角。
求解三种空间角的总体思想是先把空间角转化为平面角,再通过解三角形达到求角的值的目的。其一般步骤是:①找出或作出有关的平面角;②证明它符合定义;③化归到某一三角形中进行计算。
4、应用举例
下面围绕近三年的文科高考试题作进一步的阐释。
eg2、(20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2BC,∠ABC=120°。E为线段AB的中点,将△ADE沿直线DE翻折成△A’DE,使平面A’DE⊥平面BCD,F为线段A’C的中点。
(Ⅱ)设M为线段DE的中点,求直线FM与平面A’DE所成角的余弦值。
分析:本题破解的关键在于找到面A’DE的高A’M可以通过证明A’M⊥面A’DE来说明.
4.总结提升
通过前面的探究与通法的提炼,让我们的学生掌握了一套求解空间角的行之有效的通用方法,无疑为他们的高考添砖加瓦。从中我的体会是解题教学的目的并不单纯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解题的回顾,与学生一起对解题的结果和解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对解题的主要思想、关键因素和同一类型问题的解法进行概括,可以帮助学生从解题中总结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加以掌握,并将它们用到新的问题中去,成为以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