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敬蓉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当代教育事业发展中提及频率最高的即是素质教育,学生的素质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化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对于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与方法,更要深化阅读教学的内在价值,利用阅读教学的有力优势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强化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认知,推动中职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人文教育
引言:现代化社会发展形势下,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不应当仅是局限于职业技能培养,还应当加强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涉及了多元化的知识内容,不仅能够有效拓展学生视野,更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当深化对这一内容的认知,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和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一、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
人文即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创造的文化现象,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与发展性,处于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强化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与思想道德品质。语文阅读的教学不仅局限于知识储量丰富和阅读技巧掌握,而是应当向着更深层次发展,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三观。根据目前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对学生开展人文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人文精神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坚毅的意志,以此让学生可以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伪存真、从善爱美。
开展人文教育的核心内涵在于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从教学素材中对人物形象、语言运用以及社会背景等知识内容进行体验理解,对作品中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加以探求。同时,教师还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发掘,将人文精神中所蕴含的亲情、友情等直观的为学生进行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感知。
二、提升语文教学的审美趣味
阅读素材中蕴含了诸多的美学元素,教师需要运用有效方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优秀的文章作品进行细读咀嚼,感悟文章中蕴含的内在美,在欣赏美和体验美的过程中完善学生的审美观念,为学生创造美奠定基础。具体做法可以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出开放性话题,让学生在品读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探究,当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充分展现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都发现了哪些美。以《荷塘月色》的教学为例,笔者提出了“荷塘月色美的探究”话题,为更好的对学生加以引导,会在板书中体现一些美的探究思路“月上苍穹人皆赏——情景交融中的意境美感悟”“水中映月衬托清莲——月下荷塘的朦胧美感悟”通过这样的思路引导让学生在美的话题探究中产生更多的感悟,即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趣味,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熏陶。
三、开展科学的个性化阅读
人文教育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对学生的个性化因素加以尊重。
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有所差别,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尊重文章内容与作者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独特的个人见解。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或是难以理解的内容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避免过度的干扰影响学生既有的理解思路,让学生在阅读中将既有知识经验与生活实际加以联系和融合,多角度的对文章内容进行品味,逐渐强化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最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强化与写作教学的结合
言为心声,在写作中融入人文精神。语文课中,学生最怕的就是写作文。作为教师,我们教会了学生“思想要明确”“立意要高”“选材要典型”“要写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结果,学生的作文假、大、空,严重与生活脱节。这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忽视了“生活才是作文的源泉”这一重大事实。真实才能感人,生活本身是五彩斑斓的,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写出来就是一篇充满生命色彩的好文章。教师要放飞学生心灵,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写真事、诉真情,回到学生本体,鼓励学生感悟生活、体验人生。表达真情实感的过程其实就是人文精神的自然流露。
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所谓控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重视问题的提出、解答,知识的联系与应用。探究性学习将学生带入动态、开放、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模式,通过对阅读文本的探究和讨论,建立开放性的探究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增强创造力,进而将语文阅读探究性教学和人文教育有机融合。
六、运用人文实践活动对学生加以培养
教师应当积极赋予语文课以创新和开放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积极性,从而丰富其精神生活和文化素养。另外,教师应当注意帮助学生在业余活动中融入思想性、艺术性以及娱乐性,实施全面的素质拓展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七、诵读阅读教学方法的运用
中国传统教育特别重视熟读和背诵,以读为上、为美。诵读是培养书面语语感、大量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通过诵读文本,学生想其景、揣其义、摹其情,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语文素养,涵养了人文精神。例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我们要关注到“腰鼓队那充满天地间的生命活力”这一人文主题,之后将课文剪辑为一篇《安塞腰鼓》朗诵材料,在学生如痴如醉的朗诵中,在学生充分的活动中,“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的教学要求就真正地被落实了。
结语:现代化人才需求形势下,学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量,更要具有完善的人文素养。中职语文教师应当明确人文教育的内在价值,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维,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中予以深化拓展和有效落实,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在阅读学习中实现人文思想的发展,传承人文精神,为自身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占旺. 人文教育核心素养引领下的中职语文课程改革探索[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 000(026):208-209.
[2]陈远洪. 中职语文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探析[J]. 广西教育(中等教育), 2019(2).
[3]梁晶晶. 人文教育——中职语文课堂亟待探讨的议题[J]. 科普童话, 2019, 000(023):P.1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