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圆圆
浙江省慈溪市新浦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学思想和教学技术也在随之发展,不仅在小学语文教学上明确了更具体和更有挑战性的目标,同时也使教师通过教学目标的实施,将自身的教学手段变得更加丰富,从而为教学提供了高效的帮助。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有利于思维导图与思路可视化特点的实现,同时这成为了大部分教师的第一选择。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将思维导图的优势进行详细分析,并将其优势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思维导图 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引言: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身的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偏低,从而使自身的知识量不足。教师在教学期间应及时发现,学生在此期间很难通过感官感受领悟到课程的全部内容。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阅读能力方法为出发点,并借助思维导图,将文本内容从简单模式引入,使学生能够在阅读期间有发现、有收获,同时为之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一、运用思维导图把握主体内容
古人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致含义是指,在进行第一遍的阅读时,出现读不懂,读不透的情况,应及时调整自身状态,将心静下来,进行多次阅读,反复理解,通常会在不经意间得到意外收获,茅塞顿开。但是,正处于6~12岁的小学生来说,其正处于贪玩爱动,自制力弱的阶段。这阶段的学生也存在思维灵活,反应迅速的优点,但是也存在缺乏耐心的缺点。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先进行大致阅读一遍文章的情况,如果文章可以激起自身的兴趣,很想了解全文内容,自身就会投入其中;但是如果在第一遍就感觉文章枯燥无味,学生也会不加思想的进行阅读,但是这种阅读方式使学生自身的收获少之又少。
教师教学期间,在学生没有完全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时,不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带有感情地朗读,因为这个期间进行朗读很难带入感情,严重的话可能会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抵触、逃避等负能量的情绪。教师应及时领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从而,在教学期间应抓住学生具有好奇心的这一特点,积极进行引导,并将其转化为学习兴趣,而思维导图就是将其转化的有利工具。教师在过程中也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查找相关的词句,将其依次写下来。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自身的还不具备全面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导致在进行阅读时对文章内容无法全面理解。在此期间就需要教师从细节抓起,引导学生将自身的阅读感受查找相关词句,学生通过边阅读,边查找关键词的学习模式,在阅读结束后,学生就不会像以往一样由于一无所获而产生失落感。至于对文本中关键词句的查找、筛选能力,以及利用关键词句构建文本内容框架和知识脉络的能力,则可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入而不断提高。
二、学习思路清晰化,增强自主学习效果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想要最大程度上发挥思维导图的教学优势,同时还需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进行阅读。
但是处于此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较小且贪玩爱动的性格特点,在学习期间缺少经验和知识,导致在进行自我阅读时存在较大的困难,教师则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法极大程度上完善学生的阅读状态。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期间将自身产生的想法与思路依次列举出来,并将其自身的思维导图与教师的思维导图进行对比,根据教师的思维导图找出自身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从而明确自身的阅读思路。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思维注意力集中,也使阅读的效果明显提高。例如:教师在进行对《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的讲述时,就可以积极鼓励并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模式进行阅读。首先,学生在进行第一段的阅读时,可以写下此文所表达的事情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其次,在进行第二段的阅读时,则可以根据文章简单写出毛主席挖井的详细情况;最后,在进行第三段的阅读时,则是要根据全文内容简单论述本文的真正含义。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对全文的结构就大致理解了,并在理解过程中使自身的思路更加清晰。
三、运用思维导图总结知识要点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时,应引导学生尝试总结知识要点。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之所以不孚众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在阅读时缺乏清晰而准确的信息整理能力。除了阅读能力特别差,对语文课程没有学习动力的一小部分学生外,其余的学生均能通过阅读文本而获取有用信息(知识要点),但对于这些信息(知识要点),学生在甄别、选取、加工和整理方面的能力却大相径庭。教学工作中,在阶段性的测试时,有的小学生在试卷的阅读部分,不厌其烦地填写了大量内容。阅卷时,教师发现学生所填写的内容大多正确,但是不够精练,又或者是相互交叉重叠,前后逻辑紊乱。运用思维导图来总结文本的知识要点,其最直接的功能效应就是帮助学生理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逻辑关系,如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并列关系、隶属关系等。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阅读全文后,可发现其知识要点在“水”与“山”两大方面;而桂林的“水”,又可细分为静、清、绿三个特点;“山”可分为奇、秀、险三个特点;桂林的山与水结合在一起,组成了美轮美奂的风景画卷。理清了逻辑关系,层层递进,各个知识要点分门别类地罗列出来,一目了然。运用思维导图总结知识要点,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文本,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后者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成长意义更为深远。
四、运用思维导图感悟情感表达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学科的魅力之处就是在于其天马行空的想象、丰富多彩的内容、灵活多变的形式、以及感人热枕的情感。通过细心的观察很容易发现,可能映射出文本的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而浓墨重彩的地方,却未必是文本的重心所在。阅读文本时,学生在把握文本的主体内容后,应进一步学习、感知文本的思想情感。在一个班集体中,每个学生都是单独存在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意识、思想。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学习的深入,高年段的小学生群体在语文阅读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有的小学生热爱语文学习,语文基础扎实,在阅读文本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善于捕捉关键内容,并由点到面,举一反三,深入到文本中与作者对话,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与之相反,有的小学生,则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只停留于文字层面,不会在阅读中思考问题,从而导致阅读效率低下。对文本情感表达的感悟,体现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文字有思想,有态度,有情感。在阅读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感悟文本的情感表达,可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作用。思维导图将文本内容一一梳理出来,每个节点都有对应之处。在一篇阅读文本内,作者的情感表达或者直截了当,或者含蓄婉转,但追本溯源,作者的情感表达必然与文本内容相互融合在一起。换言之,把握了文本的主体内容和各层次的知识要点,管中窥豹,即可从中感受到文本的情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