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刘艳琴
[导读]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学生审美情趣、语用能力的重要素材。
        刘艳琴
        四川省广安中学 638500
        摘要: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学生审美情趣、语用能力的重要素材。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多度重视字词句的理解,而忽视了文言文的内涵以及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削弱了文言文的育人价值。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新时代语文教师应从读文言文开始,深刻挖掘文言文的价值,通过多样化阅读教学,深化文章主旨,帮助学生积累文言文知识,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阅读
        前言?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学理念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等等。由此可见新课程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而从教学效果上更注重学生语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借助文言文材料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一、组织合作探究,强化学习效果?
        文言文语言晦涩,枯燥难懂,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失去兴趣。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由于学生文言文基础较差,教师常常将语法分析、文章翻译一手承包,使得课堂成为教师展示个人学识的舞台,这进一步消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新课程理念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并让学生在集体合作中充分发挥智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文言文水平的提升。?
        例如,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因为这篇文章篇幅稍长,但并不算复杂,我便组织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首先我将学生按座位分成小组,每组负责翻译一个段落。而在翻译之后,各组选出代表说出译文,其他学生则对该组的翻译结果进行补充和评价。比如在翻译课文第二段时,其中一组学生出现几处疏漏,将“仿佛若有光”中的“仿佛”翻译成“好像”;将“黄发垂髫”翻译成“小孩子”,这时其他几组学生便指出这些疏漏。而在语法教学中,我们也可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比如学习“一词多义”时,我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本文中找出一词多义的例子,看那一组找到的最多。通过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切实体验到学习过程,并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学习动力,以促进学生文言文素养的提升,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开展实物表演,体会古代文学意蕴情境?
        教师为了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古人的情感意志和文化风尚,可以把一篇文言文中涉及的道具、服装等拿到课堂中,让学生以抽签的方式进行角色扮演,青少年心理发展强调初中生拥有更强的自我表现欲望,渴望展示自己的魅力获得别人的认可,这种情景化表演模式可以有效利用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在表演中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对文章人物性格和周围环境的感知与揣摩中,潜在地提升学生对文言文整体意境的体会和感悟。
        例如,指导学生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分别请学生扮演“邹忌、妻、妾、客、城北徐公、威王、群臣”,教师为学生分配每个人的道具并且进行搭戏预设,让学生搞清入场退场顺序和具体流程,然后学生在5分钟以内仔细体悟人物的语气、神态和动作,尽快为集体表演做好准备。

在实际表演中教师利用白板根据谈话地点投射出不同的场景和背景音乐,使观看的学生和表演者都能深入其境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在表演时应采用白话文,便于进行语气模仿、显得通俗易懂,教师的PPT中也到呈现相应的文言文原句,讲台下的学生结合表演场景和白板内容进行抽象文字与生动画面的联系结合,增强对文章的理解,看到原文就能自然而然地想起具体场景、进行流畅翻译。表演结束后给参加活动的同学一点小奖励,然后让全班学生举手投出表演得最好一人发一个笔记本,通过这种互动、奖励的课堂让学生在以后的表演活动中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形成良性发展前进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乐于在模仿与表演中感受到古代人物性格与思想的闪光点以及整体的构文意境。
        三、提升审美能力,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于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过程主要是从体验、欣赏到评析的过程,越是经典的文言文,越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其优越审美品位。当前初中生的思维大部分是形象性思维,善于进行模仿与表达,由经典文言文作品所组成的文言文体系,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审美体验,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在语文新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以课内文本为依托,进行课内外组建,选择优秀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进一步助推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
        例如,《桃花源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文言文进行解读,并不是让其学习其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而是让学生认识文言文,为学生打开通往传统文化世界的大门,让学生进行重点阅读《桃花源记》,然后说出文言文的故事,课后鼓励学生阅读作者其他作品,不要像课文文言文阅读那般,学生只需要读懂文言文内容,读明白作者借助文本表达的思想情感即可,不必要求学生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弄得一清二楚,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渗透传统文化,彰显文言文传统因子?
        语文新教材中增加了文言文篇目的比重,其主要的目的是逐步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学生文言文感受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相对于其他的课程而言,语文文言文教学则存在明显的优势,单篇文言文虽然也具有传统文化的因素,但是无法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以教材中的单篇文章作为引导,进一步整合其他相同文化因素的文言文进行全方位扩展,彰显文言文传统文化因子,促使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值。?
        例如,《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过程中,表面上是作者对被贬黄州生活的一个记录、对月夜景色优美的描写,其实是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语文教师如果将眼光过多地集中在重难点词语的解释与学习上,就忽视了其传统文化的因素。因此,教师应当注重扩展文言文阅读面,引导学生对比阅读,了解文言文基本内涵的同时,感受其中传统文化因素,实现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文言文阅读教学不是让学生弄清楚几个通假字,几句话的意思,而是通过文言文阅读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学习古人的智慧,我们语文教师应当重新挖掘文言文教学价值,创新文言文阅读教学方法,从而依托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亚童.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2]许茜茜.核心素养视阈下的语文版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7.?
        [3]刘志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