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维
浙江省杭州市澎博幼儿园 310016
一、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育活动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学龄前的儿童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映他(她)熟悉的周围生活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得幼儿园角色游戏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特别是初入园的幼儿角色意识弱,或缺乏角色意识,所以他们玩起来难于进入角色,游戏形式单调、平淡,使角色游戏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意义和目的。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角色意识,使角色游戏达到其相应的教育意义和目的,我进行了一些列的观察记录、研究。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
1.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认识和清楚角色的作用与行为,初步建立起角色意识。
2.从幼儿熟悉的游戏主题出发,根据个体差异,尝试在游戏中自主选择不同的角色分工。
(二)研究对象
小二班本学期来园幼儿16人
(三)研究方法
轶事记录表、照片描述法、跟踪记录法、案例分析法。
三、观察分析
(一)事件描述
案例:户外娃娃家
镜头一
又到了户外娃娃家的时间了,小朋友们按照自己的喜好拿好了自己需要的工具,糖葫芦快速的拿好了炒锅和铲子,放好位置后,又去搬了一张小椅子,一切准备好了糖葫芦开始做饭了。雨桐来到了糖葫芦的身边,糖葫芦说:“雨桐要不要和我一起做饭呀?”“好呀,我去搬个小椅子。”雨桐开心的回答,两个小女生将椅子并排放好,雨桐从不远处的泥坑里挖了一些泥土放到平底锅里,用铲子在锅里不停的翻炒着。糖葫芦对坐在旁边的诺诺说:“你要不要来我家做客,我们准备了好吃的。”说完就拿起旁边的碗,跟雨桐配合着就炒好的食物装进了碗里,诺诺接过碗,笑着吃了起来。一旁的小宝看到了,跑过来问:“老板,我也需要一碗饭。”糖葫芦和雨桐听到了,马上加快了手上的动作,快速的给小宝盛了一碗,小宝吃完说了声:“真好吃。”就跳着走开了。
镜头二
又到了户外娃娃家的时间了,很多小朋友开始成群结队的进行游戏,拿锅和铲子的小朋友很主动的聚集在一起进行游戏。书瑞拿着一个大碗在地上拔一些草当材料,看到旁边的新材料一三角形抛接球,书瑞将球放进三角形筒里,摆成一排放在地面上,说着:“谁需要吃冰淇淋呀?”声音一出,多多、莲子马上跑了过来说:“我要。”一转眼,书瑞的冰淇淋很快都就没有了。
没有冰淇淋卖的书瑞又开始寻找新的东西,书瑞正在卖冰淇淋不一会儿,书瑞拿着一筐水果过来了,这一次的书瑞将水果放在了比较高的双层轮胎上,小小的水果摊就出现了,水果摊上有着西瓜、猕猴桃、橙子....书瑞看着四周,开始了大声的吆喝:“卖水果了,水果很甜哦,谁要买呀?”听到书瑞的吆喝,小朋友们纷纷跑过来,“我要西瓜” 我要橙子”,七嘴八舌的说着,一瞬间水果摊闹热极了。
(二)观察分析
以上户外娃娃家案例中的两个个镜头可以看出幼儿的角色意识受材料、主题、同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在不断变化。在镜头一中,较之前的游戏,这一次已经出现了小组游戏模式。糖葫芦在游戏中的同伴交往意识已经比较明显,会主动邀请小朋友一起进行游戏,而且游戏中的目的性也比较明确,雨桐和糖葫芦的互动配合也是不错的。当诺诺出现后,糖葫芦就进入了请客吃饭的游戏情境,角色意识逐渐明显,主人和客人的关系慢慢建立了。小宝的主动加入游戏,也使糖葫芦和雨桐游戏情境更加丰富了一些,自己的角色行为得到了同伴的认同和参与。
镜头二中,在此次的户外娃娃家游戏中,书瑞发现了新的材料,并将这些材料组合变成了小朋友自己很喜欢的食物,说明书瑞的观察能力很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将日常生活融入到了游戏中。书瑞在游戏中的角色意识很明显,通过发现的材料,自主进入到店主的角色中,开始是卖冰淇淋,当材料卖完之后,书瑞又开始卖水果了,小小的水果摊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兴趣。
(三)策略导引
1. 丰富经验,理解角色。
角色游戏的内容来自现实生活,是社会性的游戏,只有让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才能产生玩游戏的愿望。所以必须让幼儿了解和认识角色的作用与行为,初步建立起角色意识,进而在游戏中自己进入角色。
2. 选择合适的主题,诱发兴趣。
角色游戏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再现,游戏中,幼儿进行社会性的学习,所以游戏的主题内容必须是幼儿熟悉的生活内容。小班幼儿由于阅历所限,很多事情他们还没经历过, 很多角色他们无从体验。因此,我们必须选择幼儿熟悉的生活主题。熟悉的角色才能激起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从而使幼儿树立起角色意识。
3. 区分层次,注重差异。
为了培养胆小、内向及兴趣易变孩子的角色意识,在游戏中我对他们进行因人而异的重点指导,并采取相对固定角色的方法 ,即在不长的一 段时间内固定角色,对他们进行角色行为训练,使其尽快进入角色,树立起角色意识。如对于胆小、内向的孩子则注重培养他们对游戏的积极态度和情绪,委以角色,交给任务,想方设法把他们吸引到游戏中来;对于兴趣易变的孩子则注重发展其注意力及持久性,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性。
4. 介入角色,示范引导。
角色游戏虽然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活动, 但不意味教师就可放弃指导。应该说老师的介入指导对培养孩子的角色意识、深入开发游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游戏之前的谈话、讨论是不可少的。谈话激起了幼儿对已有生活经历的回忆,将原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既巩固了角色意识,又为下一步付诸游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在游戏初始,教师应根据幼儿意愿引导确定主题,也可利用一些玩具材料调动幼儿游戏兴趣,让幼儿从材料中得到对所扮演角色行为的启发,增强角色意识。这就牵涉一个如何根据孩子的意愿分配角色的问题。
四、后续思考
小班幼儿对于角色游戏有着很强的兴趣,在游戏中,材料、主题、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在游戏中老师的观察与捕捉,对于幼儿角色意识的建立都有很好的正面效果。我们要学会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用幼儿易接受易消化的方式引导幼儿,拓展幼儿的游戏行为,更细化他们的游戏内容,在自主探索中升华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