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萍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栖凤小学
摘要: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一、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二、让学生学会专心倾听和认真阅读。三、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四、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五、学生自己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
关键字:小学数学;学习;习惯
一、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运用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兴趣。如:我在教学《观察物体》中“镜面对称”的内容时,先让同学都去照一下镜子,然后在小组立交流:人在镜子里的特点,镜子内外人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学生通过活动和交流能总结出:照镜子时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二、让学生学会专心倾听和认真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数学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专心倾听老师的语言,但是一旦指名发言或小组员讨论发言时,大部分同学又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未能做到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常常利用学生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都来做小老师,对发言的同学作一个评价,如:说一说你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给他什么建议等等。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课堂知识,让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认真阅读、静下心来阅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阅读教材中,通过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规律的思维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没有认真阅读的好习惯,会在多方面体现到其弊端:如做练习时不会审题,读题目时只读一半,不会分析问题、不能理解概括题意,导致不能正确完整地解决他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题目。如,我记得在一次练习中,其中一题目为:请把图中右边的三个水果圈起来,并把右边的第4个涂成红色。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未能完成,原因在于没把题目读完。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大多数同学只读一遍,更有甚者只看数字或个别词语做题,不作深入思考,而是凭着感觉做。如:在解决问题的题目中,看两个数字相加超过一百肯定不对,一定用减法做了,因为1-3册只学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又如:在求两数相差的题目时,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减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三、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思维是人的重要特征,而思维的灵魂在于它的独立性,否则只是人云亦云,无独立的思想可言。所以,从大处说,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谈不到创造,只能亦步亦趋,照猫画虎。可以说,没有独立思考,社会不能进步,科学不能发展。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要经常问一个为什么,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
低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主观意识差,在课堂上容易跟随大流,别人说什么,他也跟着说什么,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学生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鼓励他们多开动脑筋,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题目,多把机会留给一些稍微差的弱势群体来回答,及时鼓励他们,只要他们答对或答对一点,都给予及时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动脑筋的欲望。学生的潜能是个不竭的宝藏,你对他有多大的信心,他们就能给你多大的惊喜。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并发创新的火花。如:我在教学《认识钟表》时,先让一个学生边说时间边拨钟表,发现他们都很难做到,由于一年级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这样同时让一个人来完成是比较困难。我就让同学们自己想想办法,如何完成。最终,有同学说可以让一个人说时间,另外一个人就可以专心的拨时间了。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明白了一个人的量力有限,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小组合作,从而使合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
四、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树立和巩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就要让学生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为每个学习阶段指定一个明确可行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在确定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让学生寻找一些能激励自己学习的话语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学习;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情况预定上学期通过努力后应该达到怎样的一个认知水平,这是近期目标;通过半年的学习,你希望自己获得哪些成功,这是远期目标。
五、学生自己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内化的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继发展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 比如,我在一堂课的最后总是留出几分钟,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结,整理所学内容,梳理、消化所学知识。或者在一个单元相关知识学习后,让学生以文字、图表等各种表现形式,将所学过的知识梳理总结,形成网络,让学生自编提纲或练习题进行整理复习,复习课上学习小组之间再进行交流互补,这样的复习效果显著,也能养成复习的好习惯。
再如:进位加法教学新授时,我引导学生归纳十以上非进位加法的解题思路及方法;练习时,通过题组练习活动并结合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让学生悟出题目内容虽然变了,而其结构不变,解题思路和方法也不变。只有善于整理、总结,复习才能有效,好习惯自然养成。就这样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整理与内化。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方式得当,就可以使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扎根、结果。我坚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发挥各方面作用,调动各方面的因素,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终会养成,并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