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刘春雨
[导读] 促进学生在核心教育中的价值素养的体现,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将小学生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更好的激发出来,促进小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刘春雨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刘村张店联合小学277300
        摘要:在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教师的教育方式和现代的教育技术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要不断的拓展小学生的学习核心价值能力,促进学生在核心教育中的价值素养的体现,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将小学生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更好的激发出来,促进小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小学是学生接触数学知识的初级阶段,此阶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并让知识回归生活。小学生逻辑思维及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体现。现阶段,数学教学将核心素养培养作为主要目标,教师可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调整,也可选择先进的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综合分析能力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小学数学知识,相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乏味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能够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立体化,把难以理解的知识直观化,既方便教师的施教,又便于学生的学习,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学生往往通过感官来感知数学知识,而信息技术融合了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动态的视频,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促进他们形成创新意识。
        (二)补充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都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知识的传输主要靠教师讲解和描述,学生自己去消化、理解。其中一部分的知识理论是可以通过这种模式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但有一些知识只靠口语去描述在实践中是非常困难的。单纯依靠教师语言描述,很多知识很难理解,并且这种机械般的学习和教学,亦不利于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可以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便可一目了然,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三)提高了学习效率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需要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才能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完全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教师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枯燥的弊端,使得数学的相关问题与内容能够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实现表达与展示,还能够有效地突出重点内容,对于疑点和难点,教师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与资料,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实现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丰富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的信息沟通交互的便捷化发展,也增加了课程内容的表现方式,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逐步打破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带来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认知技能,突破教学难点
        相比教师单纯地讲解,信息技术融入在课堂上,能够让教学难点以更加形象化、生动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减少了教师不必要的讲解,同时学生理解和认识的过程也相对容易。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促使学生利用良好的学习状态主动进行探索,在保证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主动分析数学现象的内在规律,寻找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


        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教学难点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并能够准确描述任意角度的具体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路线图,结合多种不同路线的展示,让学生说明不同的方向和距离,从而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让学生了解在确定具体位置的过程中方向和距离的重要性。通过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图书馆和笑笑家之间的距离,借助方向和位置的不同改变,考查学生对于数学语言的应用情况,在学生分享学习感受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与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促进学生利用知识顺利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带领学生逐步走向成功,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向优秀看齐。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利用和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教师要逐步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尽量满足学生对数学探索与学习的各类需求,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性,以身作则带领学生投入数学的探索与学习中,进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及效率。在小学数学的探索和学习中,部分学生表示学习较为吃力。这是由于数学本身的难度较高、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推理水平与能力。对于某些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来说,学习数学会更为吃力。这类情况的存在,为学生开展学习与探究活动设置了阻碍。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科学地利用互联网优势,逐步打破传统课堂的制约与局限性,用新的课堂面貌与课堂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遨游于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魅力与乐趣,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进而为学生的成绩提升与能力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认识图形”这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可借助信息技术收集各类图形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来了解与掌握各类图形的特点与属性。教师采用这类教学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的视觉受到冲击,进而逐步挖掘学生潜在的探索欲,让学生以积极的姿态投入数学知识的探索与学习中。
        (三)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训练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包含着很多的学科学习难点和复杂综合的数学题,这些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训练提供了平台,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想要帮助学生解决好这些复杂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学生解决抽象综合的数学难题,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对问题当中的数量关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行程类数学应用题时,很多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不能够顺利把握其中的数量关系,于是教师可以结合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演示,实现动静结合。如有两辆汽车从甲乙两地相对行驶,已知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5千米,已知两辆车在3个小时之后相遇,那么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学生只是阅读问题,常常不能够把握其中涉及到的数量关系,也不知要如何计算两地的路程,于是教师就可以用电子白板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认识到两辆车总共行驶的路程,实际上就是两地的距离,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由于其自身特点,对于学生的认识来说,是相对枯燥乏味的,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借助于信息技术,则可以实现数学知识的直观立体化,便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并设计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活动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魏海霞.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20(30):49-50.
[2]杨小梅.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9(12):107.
[3]王晓琳.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策略[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12):179.
[4]黄礼丙.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实践[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8(12):69.
[5]黎洪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35(12):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