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莉
怀仁市何家堡乡郝家寨寄小 038300
摘要:语文教学中,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提升孩子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加强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本文则重点围绕这些方面探讨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
关键词:农村;语文学科;小学高段;阅读教学
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古诗文言文、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是丰富学生眼界和提升思维的有效教学途径,下文将围绕上述三种阅读课类型展开详细的论述。
一、古诗文教学
古诗教学可以积累学生的经典语言,在经典中让学生获得人格的成长。古诗教学应该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有层次的朗读中理解诗意、体悟诗情。对于古诗文的理解应该“留白”,让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总之,教师在教学古诗文中,坚持以诗人的角度领略诗歌,以语文的眼光观察生活,以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让学生能顾感受小古文文字的凝练,体会中国文言文古韵的魅力。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一课。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一是同桌间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故事,不懂的部分再由教师答疑解惑;二是以学习单的形式四人一小组一起提炼两小儿的观点和理由,这也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教师还特地利用多媒体创设了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辩日”中还原当时的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随着教师争辩语速的轻重缓急而变换争辩语气,让学生于无痕中读出文言之古韵、悟出文言之意蕴。教师在课堂问了学生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1)孔子为什么“不能决”?从这件事中,你认为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介绍孔子,谈论对“孔子不能决”的原因。最后,教师问:“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学生积极发言,和教师一起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二、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已成为一种趋势,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应当有意识地进行渗透。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总的来说就是“比、对、读、议”四个字。
教师引导学生将多文本的内涵主旨、文本体式、语言特征的“同”“异”进行比较;“对”即将议题带来的笼统认识与多文本中相对应的语言文字材料相对照;“读”主要分为读前、读中、读后活动,对于古诗文更要侧重朗读。“议”更是在“比、对、读”的基础上对议题进行人、事、物、理的主观评判和反思。群文阅读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学生应有权力、有机会参与课程的建构,课程内容必须是对学生有意义的,是他们所关心的、感兴趣的。
例如:在五年级的《寓言故事中的讽刺》。教师以“寓言中的讽刺 ”这个议题,合理整编了几篇寓言故事,《邯郸学步》、《郑人买履》、《掩耳盗铃》《东施效颦》等。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时,聚焦语言,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及标点符号写感受,从而读懂故事,领悟寓意。教学中,引导学生以不同形式的阅读,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读、全班交流等形式,统整信息,感受寓言的生动有趣,找出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结果,并加以分析,最后得出道理。学生能够发现故事中借助人物的言行来刻画人物特点以达到讽刺目的的写法。同时,以读促写,让学生初步了解寓言中讽刺的妙处。
三、整本书阅读
阅读整本书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核心素养要求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课堂上引领学生爱上阅读,爱上整本书阅读,减少碎片化阅读。教师在整本书教学中可通过介绍作者、讲故事、播放视频、听录音、猜故事情节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指导学生将厚厚的一本书读成脉络清晰的一幅图,触摸文学经典的魅力,让他们学会整体把握整本书。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对媒体课件介绍了作者丹尼尔·笛福,以及《鲁滨逊漂流记》一文的创作背景。之后,教师引领学生从封面开始阅读,预测故事内容,从目录、内容提要入手,快速了解整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并以主人公鲁滨逊为引子,引导学生通过抓人物——读故事——品形象的方法,利用思维导图学习梳理生动曲折的故事,从中体会人物个性。六年级《鲁滨逊漂流记》读书交流课中,教师以分享流程图导入作品,引导学生聚焦故事情节分享收获感悟,引发学生思想共鸣进而提升认知,最后课外延伸同类题材小说激励学生后续阅读。这样的教学流程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以读代讲法和图文结合法,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将荒岛冒险和实际生活中的“冒险”进行关联,使学生获得启迪,进而指导生活。
总而言之,古诗文教学、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不但可以扩大学生阅读空间,还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传承文化,在群文阅读中涵养性格和审美,在古诗文学习中华提升语文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云华, 谭伟. 浅谈农村小学高段学生群文阅读的策略[J]. 小作家选刊, 2017(9).
[2] 王保洲. 农村小学“整本书阅读”的探究与实践[J]. 学周刊,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