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中学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5期   作者:甘泉
[导读] 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甘泉
        厦门市大同中学
        福建省厦门市361000
        摘要: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不仅能改善当前教学活动中学生被动学习的课堂环境,还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习意识得到加强,有助于促进其学生的主体发展。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信息技术在中学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教育;课堂教学
        目前,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策略,缺乏对教法的创新意识,忽视其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在课堂活动的参与和学习效果上不尽如人意。同时,部分教师在信息化设备的运用方式和实施效果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依赖性,未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课堂质量,这不仅影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效果,还使课堂教学的整体性难以发挥。因此,本文从当前中学教育教学开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两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探究。
        一、当前中学教育教学开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中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当前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学习氛围营造不足。保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课堂效率。但在当前的教学发展中,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氛围的营造和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课堂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上呈现不足的状态。第二,组织手法较为单一。丰富多样的教法运用,可以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效果,有助于打牢学生的学习基础。但在实际的教学组织中,大多数教师仍然存在“老套路”“旧方法”的现象,导致学生的认知发展受到限制。
        二、信息技术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改善学生学习环境
        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电子投影仪等设备,结合教材内容,创设适合学生学习和理解的课堂环境,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场景中,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主体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学习活动。此外,在多媒体工具的运用中,教师还应注意其使用的频次和时机,避免过于依赖视觉刺激而来带的课堂兴趣,影响其学生正常的学习体验和发展效果。


        2、拓展学生学习资源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受应试思想的影响,过于注重对应试教材的讲解工作,忽视对学生综合性的培养与引导,导致学生的教育发展存在片面性,不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秉承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摒弃传统落后的管理思想,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同时,在学习资源的选择上,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实际学情,贴近学生的发展需求,合理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的教育资源,促进其学生主体的有效发展。
        3、打牢学生学习基础
        在日常的教学发展中,大多数教师为了检验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通常采取题海战术、强化练习的方式进行,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升能力的效果,但学生面对枯燥、重复的练习环节,容易滋生厌烦、抵触等不良心理,进而使学生落于被动练习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的基础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将课堂问题融入到游戏之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既能打牢学生的学习基础,又能享受问答练习的快乐,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发展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根据不同学情的发展,设置层次化的任务目标或练习内容,有助于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基础,使学生的学习效益得以最大化。
        4、优化学生学习形式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还能优化学生的学习形式,打破传统“教”“学”的空间壁垒,让学生可以保持随时随地的学习和高效灵活的探索,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探究思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思维发展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大数据分析,结合学生的日常听课情况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而分析出学生的学情特点,这对下一步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可靠的教学依据。
        综上所述,通过将信息技术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还使学生的学习形式和学习能力得到优化,有助于打牢学生的学习基础,实现其有效教学的发展目标。同时,合理、科学、高效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还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对学生的主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程磊.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对策探究[J].中华少年,2017(23):171-172.
        [2]陈桂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7(45):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