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5期   作者:陈金华
[导读] 课堂提问是现代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陈金华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涓桥镇初级中学
        摘要:课堂提问是现代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同时也是教育教学领域热度不减的话题。通过课堂提问,不仅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目标能不能达成、核心素养能不能落实,课堂提问很关键。基于此,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经验,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进行一番简要阐述。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提问;目的;生活;德育;评价
        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传统的教育模式仍占优势,教师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则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不仅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要求,而且还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和积极性的调动。鉴于道德与法治是基础教育德育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研究,这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做出正确价值选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一、明确提问目的,找准提问定位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需突出四个基本作用:复习旧知、引出新课、调控教学、检查效果。简言之,课堂提问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必须找准提问的定位,是为达到衔接新旧知识的目的,还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抑或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只有明确提问的目的,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情绪的管理》这一框题之初,为达到“以旧带新”的目的,在导入环节,我先是利用幻灯片出示了图片,并提出了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交流:1.上述情境分别体现了青春期的哪些情绪特点?2.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表现,说说自己的情绪特点,你又是如何对待这样的情绪的?请举例说明。待学生交流讨论过后,我继续说道:“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它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然而人生路漫漫,有喜也有悲。在生活中,面对各种不如意的事情,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地表达、调节和管理情绪呢?”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顾青春期情绪的特点及其多样性和复杂性,再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对“情绪管理”的思考,既衔接了新旧知识,又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注意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与生活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发展和培养初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养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提问时就应注意联系现实生活,以增强学生的情感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提问更具现实意义。
        在教学《生活需要法律》这一框题时,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我先是向学生问道:“同学们,你或者你的家人朋友是否有过被抢钱的经历?”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学生争先恐后地讲述了自己或身边的人的经历。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

待学生充分交流过后,我继续问道:“如果自己遇到抢钱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办?”有的学生说先把钱给他们,事后告诉家长或拨打110报警;有的学生说先把钱给他们,下次看见他们就绕路走,还要保持沉默,以免被打击报复……接着,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梳理,让学生冷静地想一想,到底哪一种方法既能保全自己,又能让违法犯罪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一番思考过后,学生纷纷表示事后报警是最明智的选择。这样,通过联系现实生活提出问题,不仅唤醒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为新课讲授做好了铺垫。
        三、坚持立德树人,达到润物无声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亟待建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鉴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导向,教师在提问时应坚持立德树人,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以望达到润物无声的德育渗透效果。
        在教学《维护祖国统一》这一框题时,我出示了材料:位于青藏高原的查果拉哨所海拔5300米,是我国最高、最艰苦的边关哨所,这里的含氧量只有平原的35%,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下。尽管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但战士们为了边关安全,心甘情愿地在雪域高原为祖国站岗放哨。基于此,我提问道:“有人说,‘驻守边疆、维护领土完整是战士的职责,与中学生没有关系,我们也做不了什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在互相之间交流意见和交换看法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便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祖国兴亡我有责”的胸怀。
        四、发挥评价作用,完善教学过程
        学生往往是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认识并感知自我,进而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做出及时调整。评价具有诊断、调节、导向和激励作用,是教学当中的灵魂所在。为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做出评价,且评价内容要明确、具体,且具有激励性,以完善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为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当学生的理解偏离了问题的要求,或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时,我首先会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再让学生认真审题,帮助学生搞清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以启发和拨正学生的思路。其次,当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只浮于文字之上时,我会在对其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通过深拓思路的方法加以指导,这样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会达到应有的高度。通过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既完善了教学过程,又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出有效的、高质量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道德与法治课堂重焕生机与活力,最大化地凸显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顾勇鹏.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以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70-71.
        [2]万作芳,任海宾.问题情境的类型与设计——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11):33-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