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强
开封黄河河务局柳园口渠首闸管理处 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随着网络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各行各业逐渐实现信息化,且取得良好效果。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利工程进行信息化建设既顺应时代潮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又符合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水利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为了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发展的优势,进一步推动中国水利工程转型升级,提升水利工程的自动化、便捷化设计,保证水利工程稳定运用,文章针对大数据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质量;监督
1导言
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水利技术也与以往有所不同,社会对于水利技术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就应该在水利技术中应用信息化,让其能够更好地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提供相应帮助。
2水利工程施工的信息化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设备处于不断进步与发展中,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适应水利工程施工现状,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逐渐凸显出来,因此信息化管理必然是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效率的重要方式。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信息化管理运用不断成熟的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探测技术等先进技术与先进设备,对水利资源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实现对水利工程施工效率的提升,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并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的规范化水平。
图1水利工程施工的信息化管理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的信息化管理中会应用多种技术,具体内容可以参照图1。其中,工程管理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卫星定位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的信息化管理中最重要的四种信息化技术。工程管理技术主要是对水利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以工程管理技术为依托,在系统中引入第三方管理软件,从而拓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水利工程施工的信息化管理。计算机仿真技术则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过程对水利工程施工进行管理的技术,能够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与便捷程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计算机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预测,并根据检测到的实际数值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方案优化,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地理信息技术则主要是通过对水利工程施工地点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建立水利工程施工的三维空间图形,获取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动态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对水利工程施工地址进行精确分析,还能够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卫星定位技术则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能够精准定位水利工程施工位置,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并且能够延伸到非常大的范围。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效率,处理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实现水利工程施工的信息化管理,使得管理过程精准且快速,节省更多的时间用于对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修改与完善。
3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3.1应用基础弱
信息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是水利工程的数字化处理和数据的共享,信息化应用较低不仅与信息资源有限有关,还与水利工程处理过程中利用的信息技术少有关,处理水利业务建立的模型不能科学、准确地模拟实际情况。水利工程的信息软件系统功能单一、重复开发、效率低、系统性差,导致信息的开发利用成本高、层次低、维护难,进而使得应用软件存在难维护、全局性差、效率低等问题。
3.2共享信息难
信息化资源的突出优势表现在数据信息的重用性和共享。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信息化水平低,许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共享机制不匹配,造成原本较少的信息资源更不易共享。此外,因为不同地区的投入资金来源、信息化任务、技术水平等不同,许多信息数据库分散在不同的地区及不同的水利机构,数据信息处于分割状态,难以传输、共享。
4水利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及质量监督策略
4.1云计算应用
从理论技术层面看,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是相辅相成,如何有效地进行云计算部署、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元素并针对性的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以及虚拟化技术的实现,都要以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为基础进行实施。
云计算在现阶段不仅可以在流域高精度层面进行广泛的应用,而且也可以在多尺度的实时模拟演算维度进行仿真模拟。针对在较大区域范围进行计算、或是广泛区域的河流计算以及在二维水动力模型或是三维的水动力模型,已经循环渐进的向分布式模型进行转换。在河流水循环的模拟时,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中的网络分布式计算机进行实施,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将复杂的二维水动力学或是三维水动力学及其伴生过程模型进行拆分,同时将拆分的多个子程序分别进行计算而且是同步进行。
4.2RTK技术应用
这种技术是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作为基础,通过对其测量来明确位置坐标,并且能够很好地将坐标精准度控制在厘米级。和GPS技术有着相同的特点,RTK技术也属于差分计算,但是这种技术能够实现实时监测,相比于GPS技术更加先进。因为GPS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只能够通过对静态数据测量才能够得到相应坐标,而RTK技术则是可以在动态运行中就能够进行计算,还能够保证其精度。RTK技术不仅能够运用于工程放样、测量等内容中,还能够改变以往的野外作业模式,有效保证其工作效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利用RTK技术,能够将数据传输到基准站,然后再从基准站传输到流动站,在这其中会收到DPS的相应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其中不会消耗过多时间,能够很快完成相应工作。
传统水利建设在工程测量时,无法保证测量的准确,而且还会反复测量,严重的浪费时间和人力。比如,常见的GPS静态测量就无法保证其定位精准。如果在完成测量后,发现数据不正确,还需要重新进行测量,严重影响到测量工作质量。而通过运用RTK技术,就能够很好的保证其测量的精准,还能实时了解测量内容,相比于传统测量而言,精准度有很大提升。在地形测图过程中,传统方法是先设计控制点,然后利用经纬仪来完成测图,这种方法需要至少两个操作人员来进行操作,还容易出现复测情况。而RTK技术只需要一个操作人员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地形测图工作,并且保证其测量的精准度。这样也就能够看出,通过RTK技术能够很好地提高其工作效率,让水利施工技术得以有效提升。
4.3增强施工质量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提高施工质量监督是施工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内容。因此,必须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的规矩意识,也要不断完善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督体系,确保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进行全方位质量控制,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质量监督的作用,落实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也要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施动态管理,做到事前控制认真落实、施工结束后严格把关的动态质量管理监督模式。增强施工管理还需要对水利工程施工材料进行有效控制,毕竟施工材料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水利工程施工原材料的来源、材料的组成、材料的市场动态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通过相关人员的对比分析,从而选择最合适的水利工程施工原材料,从而确保水利工程施工效果的有效性。同时,在原材料的使用与保管过程中,要实现科学的保管过程,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原材料保管过程中产生的材料损耗,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4.4完善水利信息化的标准
水利工程进行信息化建设需要先有体系标准或者建设要求,如网络平台管理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等有关管理条例,以便信息化建设明确具体。此外,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有资金支持,在单位网站上增设信息平台,避免开发效率低下。例如,工程管理部门建立的水利工程网络平台既可以与内网连接,又可以与外网连接,外网为单位的门户网站,供广大市民了解单位及水利工程,逐步意识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内网为工程管理系统,供单位内部管理人员信息共享。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水利技术创新进行研究后,了解当前水利技术信息化应用的具体内容,说明通过利用先进技术能够更好保证水利建设的顺利完成,对此,不同的水利管理机构和部门应结合自身的具体状况和优势,建设适合自身的信息化平台,在水利工程各项业务处理中突出信息化的优势,进而促进水利项目处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蒋召伟.信息化时代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3):24-27.
[2]时生乐,魏素盼.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水利发展与创新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1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