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基础设施容量约束下的建成区土地开发强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6期   作者:张杰1,黎杰2
[导读]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城镇化也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化
        张杰1,黎杰2
        1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  430000
        2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城镇化也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化。鉴于此,“二次城市化”对于老城建成区功能景观的综合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在建成区改造规划中用地指标控制的影响因素往往错综复杂,本文选取市政基础设施对用地强度影响机制分析,运用AHP模型综合评价,最后提出强度控制指标及相关对策。
        关键词:建成区;开发强度;指标控制;市政设施;层次分析法
1 引言
        建成区概念的理解较为广泛,它具备城市功能性、城市空间性、设施齐备性、建设延续性和发展动态性等特征[1]。建成区更新改造涉及市政“资源”性设施支撑能力制约,改造涉及用地功能布局调整和开发强度的提高等变化,而建成区空间发展制约使得城市空间承载力具有一定限度 [2],因此旧城改造不能盲目加大开发强度,应根据市政综合承载力制定合理的指标策略。
        旧城控规土地开发强度的制定往往受基础设施承载力的限制,指标不能随意给定,需要给定市政设施影响因子并分析其支撑上限就显得很重要。本文以旧城改造控规为例,选取市政基础设施作为开发强度影响因子来分析,通过建立AHP模型对市政基础设施做出综合评价并提出与之相适宜的土地开发强度指标,为规划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2 相关研究与技术框架建立
2.1 相关研究综述及总结
        顾荣官认为应当首先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整体综合评价,建立复杂系统层次模型分析提出综合评价质量指标,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决策依据[3]。黄涛从工程基础设施承载力分析,将电力、给水、排水、燃气和道路交通等供应设施容量进行量化来推导地块容积率区间[4]。周珂认为应构建基础设施资源承载力制约的主动规划方法,提出规划建设的最大合理容量[5]。韩政提出市政综合评价作为强度指标修正方法,从而确定地块容积率 [6]。
        本文认为建成区改造中市政设施对开发强度的影响应从以下方面考虑:(1)了解建成区区位、现状建设和改造模式;(2)厘清现状市政设施建设情况及供应系统容量;(3)研究控规土地开发强度机制。从市政设施容量承载力与控规指标的互馈关系入手来研究开发强度指标的科学制定,对旧改型控规强度指标的探索具有积极意义。
2.2 研究方法的构建
2.2.1 土地开发强度与市政基础设施作用机制
        本次研究中,土地开发强度指标与市政基础设施容量之间的互馈机制建立在控规分层编制技术体系平台上,两者存在深刻的互动关系。土地开发强度受市政基础设施的制约影响,需要对市政基础设施容量进行评估,推算较为科学的控规强度指标体系。反之,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也必须与承载对象相适应。这里承载对象主要指城市各类用地开发建设量,其中容积率是衡量建设总量的核心指标。土地开发强度指标与市政基础设施制约具备“互补共生”的一致性关系。
2.2.2 市政基础设施容量研究
        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工程中为各种经济与社会活动提供场所及设施的总称[5]。层次分析法(AHP)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影响因子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6]。将复杂的子系统分解为若干层次和因素,并在同一层次的各要素之间进行比较、判断和计算 [7]。其方法原理能较好地契合于市政基础设施容量综合评价中,从而甄别出设施中制约开发改造强度的“容量门槛”为改造规划及市政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3 技术方法实证运用
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研究将市政设施容量制约开发强度作为目标层A。
        准则层B由基础设施分项系统构成:给水设施B1、排水设施B2、电力设施B3、燃气设施B4、热力设施B5和通讯设施B6。六大供应设施系统共同影响着市政设施整体的服务能力,直接制约着旧城改造中的开发强度。
3.2 构造判断矩阵
        构造判断矩阵是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关键,在构造判断矩阵之前首先应确定指标权重。给各层因子赋值打分获得判断矩阵(方法如表3-1)。判断矩阵形式为:A=(aij)nn,其中aij表示因素Ci与因素Cj的相对重要程度之比,并且必须满足一下条件:①aij=1/aij,i≠j;②aij=1,i=j,(i,j=1,2,3,…,n)。
        设施对城市发展的制约程度进行专家打分,形成了目标层与准则层(A-B)的判断矩阵(分值及权重见表3-2)。
        现有设施的制约程度再次对影响因子层进行制约力打分,建立准则层与因子层(B-C)的判断矩阵(表3-38)。
        (1)计算相对权重

查随机一致性表RI取值表可知六阶矩阵RI=1.24,由CI/RI=0.020<0.10,可知该矩阵的一致性达到了要求。
3.3 影响因子权重总序列
        模型中评价目标是得到最低层次的影响因子对目标层的排序权重,也就是将准则层与因子层结合考虑实现“合成权重”。
        列出了市政影响因子对总目标限制程度的排序S,由此可知上马营片区项目市政容量限制程度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排水管网C2,电力线路C7,污水处理厂C1。
4 研究结果分析及结语
        城市规划不是为城市建设管理制定一份终极蓝图或者某种金条玉律。城市每天都在发生改变,因此规划的编制也应该具有灵活性动态反馈。上马营片区控规实践中对市政设施详细调研,采用AHP法对基础设施分类分层分析,得到市政设施容量“限制门槛”实现了指标定性向定量的转换。笔者认为研究建成区市政对土地开发强度的制约,关键在于现状基础设施容量承载力与控规开发强度指标的“换算”。市政基础设施系统具有自我更新改造的过程,因而它对改造开发强度制定的指导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而这正好体现了规划的编制与城市系统的相互映证与适应过程。


参考文献:
[1]胡忆东,吴志华,熊伟,潘聪.城市建成区界定方法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2]沈洁,郑晓华,王青.老城控规到底控什么?——以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3]顾荣官.城市基础设施容量和城市开发建设相适应.北京规划建设.1997
[4]黄涛.旧城更新中地块容积率取值区间定量控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9
[5]周珂,吴斐琼.以城市基础设施资源性承载力为制约的规划方法的构建
[6]韩政.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土地开发强度控制探讨——以《南宁市茅桥、东沟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城市规划.2009
[7]王婷.浅谈城市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规划[J].四川建筑.2010,(03):23-25.
[8]王鑫.论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和作用[J].城市开发.2003,(09):67-73..
[9]任桃元,王秀,张丹.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对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