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 段鹏程

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段鹏程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从知识和技能逐渐向人格、终身学习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过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人才的要求更为全面。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第一完全中学 段鹏程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从知识和技能逐渐向人格、终身学习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过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人才的要求更为全面。因此,教育教学必须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教学工作,落实到学科教学中,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在教会学生相应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与本学科相关的社会能力。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及内化,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将关注点不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把握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使初中生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并能够借助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指导学习生活。
        例如,在开展“少年有梦”这一节课教学时,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引导,使初中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学习和把握。教学过程中,结合“少年有梦”的教学内容,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梦想,以此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如何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梦想。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围绕“梦想”这一话题进行交流表达,使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梦想。通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并指导学生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通过这一方式,激励学生构建梦想与现实的桥梁,并为了梦想努力奋斗,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初中生日后的成长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创设真实教学情境,构建素养培育平台
        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把握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学习及思考当中,从而强化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及理解,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情境创设,联系学科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分析,以加强对学科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同时,借助真实的教学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围绕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在交流中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利用情境教学模式,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加形象化,以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思维,并使学生利用学科知识对实际问题做好分析和解决,以实现道德与法治所要达到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例如,对于网络热议的“老年人跌倒该不该扶”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相关视频资料,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一个有效的思考环境。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情境的真实再现。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对各类问题及现象发生原因进行思考和讨论,使学生通过情境分析,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逐渐形成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以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又如,在进行情境化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发表,让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使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进行积极发现,联系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探究和分析,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培养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社会意识,是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必须把握的一个关键内容。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问题意识,使学生提出针对性的见解,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学科知识点进行学习及思考,把握学科知识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关怀意识,以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
        例如,在开展“服务社会”这一节课知识教学时,要注重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服务社会的内容及内涵进行思考,从而将学科知识与生活所见所闻进行有效结合。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的好人好事,联系这些好人好事,让学生思考如何回报社会,如何为社会服务,从而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为他人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将生活和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进行结合,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以突出学科的社会实践性,进一步培养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知识有效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注重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借助于实践,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认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进步。因此,教师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变知识灌输模式,注重利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进行内化,以增强学生的感受,对学科知识进行优化理解,以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立德树人的教学作用。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开展助人为乐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作用得到有效突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突出实践活动与教材理论知识点的整合,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内化理解,并利用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解决自己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初中生更好成长及发展。
        五、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立足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要注重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遵循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初中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学习及思考当中,使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学标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做好全面分析和把握,从而引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有效学习及思考,突出初中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在教学目标制定时,联系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理性思维进行把握,使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问题进行客观思考和探究,以促进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内化发展。
        六、结语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学习知识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强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及理解,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发展及进步。
参考文献
[1]徐剑.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