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匡卫华
[导读]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而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正是塑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黄金阶段,但是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多元化的教学需求,老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注重采用课堂问题设计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湖北省仙桃市大新路小学    匡卫华 

摘要: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而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正是塑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黄金阶段,但是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多元化的教学需求,老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注重采用课堂问题设计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成长规律进行教育分析,探讨语文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策略,意在帮助学生明确认知发展方向,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认知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问题;有效性设计
        当前的小学生成长在一个科技发展的时代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宽泛,传统的教学形式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因此老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创造能力,利用课堂提问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并注重问题的设计技巧,激发学生自身潜能,为学生构建完整、丰富的语文知识框架,为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巧用问题设计,激发学习的兴趣
        (一)巧用问题进行设计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很多想法也比较“天马行空”,因此老师要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实现 “将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的教育目的。小学生天性爱玩爱闹,一旦是他们喜欢的事物,那么就会表现出不知疲倦的“热爱”,因此老师要基于学生的兴趣巧设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为整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首先,老师要纵观小学生涯的语文教学教材内容,注重为学生的学习生涯进行知识点的总结,以及知识框架的架构,所设计的问题要符合教育目的,每一个提问都要具有关联性和整体性。其次,问题设计要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交流和沟通中产生思想的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后,问题设计要能让学生产生联想,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而是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拓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要让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育目的[1]。
        (二)以兴趣为基础进行课堂导学
        小学生常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课前进入状态慢的问题,如果教学形式是基于学生兴趣进行引导,学生也就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因此老师要注重从课前导学阶段就以兴趣为基础。首先,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其兴趣爱好,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认知能力进行精心设计,以更加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为后续教学提供重要引导。其次,要设计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化场景,并采用趣味化的教学导语进行提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有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比较“跳跃”,但是老师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想法,而是要鼓励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并将自身的想象和想法于老师分享。最后,老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在课堂内尽情畅所欲言,以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灵活多变,实现解答多元化
        当前的社会以及科技的发展非常迅速,学生也处于多元文化交织的时代,因此课堂问题设计不能过于“死板”,而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信息反馈进行及时调整,让课堂提问更加灵活多变,同时老师也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首先老师的教学手段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黑板-粉笔”形式,应该更多注重当前多媒体教学以及
网络教学的优势和特点,小学生对于新奇的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老师的问题设计要以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开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其次,小学生由于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老师的问题设计要具有引导性,以高效、科学、严谨的态度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优化,在向学生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要保证思路清晰、逻辑通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传递的信息具有探索性和针对性。最后,老师提问环节要实现多元化问题解答,为学生打造一个热烈的氛围,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同时老师的归纳内容要避免死板的说教形式,总结的知识点更加丰富和风趣,让学生过目不忘。
        三、突出设计重点,提升思维的能力
        (一)语文课堂问题设计要具有层次化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更加专注于学生的成绩和分数,因此在记忆类的教学环节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也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要具有层次化,突出学生的学习重点。事实上正处于思维活跃的年纪,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并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过于繁重的学习内容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老师要注重语文课堂问题设计的阶段性,有一些教学内容不能要求学生在一堂课的时间内完全吸收与理解,可以将知识内容分化,分为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阶段分别完成,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范围内进行学习,每个环节的教学提问都不能过重,要让每一次的学习任务简单而轻松,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2]。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成长速度非常快,他们的思维活跃、善于模仿、记忆力强,但是很多教学内容,学生记住得快,忘记得也快,这也是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老师不能强行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言基础和语言素材是提高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重点,因此老师注重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语言知识储备,并在课堂内加强表达能力的练习,通过阅读、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由于学生的成长速度非常快,因此建议老师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个成长档案,通过提问的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的语文基础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更新档案,帮助学生稳步提高成绩。
        结语: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更加注重被教育者的学习状态,也就是说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并将自身定位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采用科学性的提问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同时有助于维持课堂的热烈氛围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够在学生和老师之间架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琼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J].南北桥,2019,(5):176.
[2]余学砚.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数码设计(上),2018(12):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