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茶市联合学校主校区 罗燕菲
摘要:在我国心理教育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教育界提出了心理教育的理念。我国的中小学心理教育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念,中小学生心理教育正在向着科学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心理教育;心理教学;中小学阶段
前言:
教育心理学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理论,在我国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已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心理教育课程中的意义、功能以及教学模式等,也对我中小学心理教学活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构建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教学活动,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心理教学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就以中小学教育心理教学的实践性进行探讨。
一、加强心理暗示
(一)积极鼓励的心理暗示
庄子主张“不言之教”,这种不言之教我们称之为暗示教育法,暗示教育法在心理学理论来讲是符合学生客观实际心理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包含着情感和认知,直觉和创造性,以及潜能的因素。“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教育也是如此,赞扬和夸奖对学生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尤其是中小学生,他们正是身体及心理素质发育的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避免使用消极的负面词汇,消极的暗示像是恶魔,如果学生经常听到,诸如“捣蛋鬼”“没脑子”“笨”之类的词汇,这样会使学生产生负面的消极情绪,否定自己,学习情绪越发低迷。而积极的心理暗示则可以让学生在失败中看到希望,从而相信自己,而去做一些积极的学习活动。尤其在中小学阶段,学生正在进行心理素质的建设过程,对于学生而言,老师的每一句话都会被放在心上,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多一些表扬多一些鼓励,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教育,积极成长。
(二)学习环境的心理暗示
环境具有一种无声的力量,并且能深入学生内心,并且产生影响,在学校和教室,我们教职工应该为学生打造一个窗明几净的学习氛围,在每个班级中张贴鼓励学生的名言警句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生活,哪怕调皮捣蛋的学生也会收敛自己,这就是环境好对心理暗示的作用[1]。
二、使用激励语言
教学是一种沟通的艺术,“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再传授,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结果进行鼓励和适当的赞扬,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师在激励学生时要把握好时机,例如,在某个问题上学生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且很有价值时,教师就可以正面激励学生,夸奖学生的思想独到;在学生产生质疑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中国有句古话“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产生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在学生质疑时给予鼓励,是为学生在质疑能力、思考能力的提升中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鼓励,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学习的过程对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所以常常会在学习中产生失败感,出现畏难情绪,这时教师就应当发挥激励和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同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难题[2]。
三、进行心理沟通
心理沟通是指师生之间的理解,是情感和情绪的相通,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动机,同时学生也能理解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苦用心”。课堂中,教师不要对学生摆权威的架势,要营造民主的课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环境,要想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就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尊重学生,这样学生也会愿意与教师进行心理沟通。
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教师要采取多问、观察的方式了解学生,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如学习和品性等方面做一个大致的了解,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跟学生进行交流时要选择突破口,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使学生敞开心扉。沟通给应该是经常性的事,不仅要在学生犯错后和学生沟通,平时也要注重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甚至可以采取跟学生书信交流的方式,有时比直接用语言的效果要好。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反馈给教师,来达到双方沟通的目的。对于那些比较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这种沟通方式也比较适合。通过心理才能使学生从情感上深深地体验到老师是可敬可亲的,既是学业上的导师,又是成长中的朋友[3]。
爱和理解能唤醒人的良知,带来不可估量的教育效果。教师必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的关注和爱护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只有当教师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会敞开心扉与老师交流,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然老师热爱教育,热爱学校,也要热爱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而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教师沟通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慢慢发展,逐渐成为高素质人才。
结束语:
心理教育是一项科学性的教育工作,教师要以科学的方法为依据,认真对待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发展。教师自身的心教育心理学认知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影, 李瑞芬, 魏宇翔.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北方文学, 2019, 000(005):147-148.
[2]邱熙. 新课改下教育心理学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J]. 教育观察, 2018, 007(001):51-52. No.372(24):109-110.
[3]李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析[J]. 散文选刊:中旬刊, 2019, 000(011):P.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