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感学习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寄宿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农启好
[导读] 据调查发现,农村寄宿制中学的留守学生占据很大比例。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仕民实验学校  农启好  532800

摘要:据调查发现,农村寄宿制中学的留守学生占据很大比例。由于缺乏父母在身边照顾,留守学生的心理通常比较脆弱,很容易影响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及学习。为此,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该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他们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社会情感学习背景下 农村中小学 寄宿生 自我管理能力 提升策略
        引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由于日常生活、学习和活动的范围都在校内,因此对学校的关怀和管理的依赖较高,如果学校缺乏课余生活管理的理念和水平,仅依靠制度和纪律去约束学生,那么不但起不到良好的管理效果,还很容易忽略对学生情感上的关怀与精神上的引导。再加上农村寄宿生由于家庭教育普遍比较缺乏,家长忙于外出务工,常常忽略了对这部分学生的关爱和陪伴,要提升农村寄宿生的自主管理水平,就要求学校与家长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借助家校合作加强对农村寄宿生的情感关怀和管理,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丰富的课余生活,填补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农村寄宿生的生活质量。
        一、农村寄宿生自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情感关怀缺失
        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的很多学生都是由于父母忙于外出务工,家中无人照料所以被送去寄宿制学校,这部分学生本身由于家长在生活和学习上缺乏引导和帮助,内心对情感的需求就相对较高,如果学校也对这些学生缺乏情感上的关怀和精神上的引导,只采用强硬的纪律约束或批评教育的方式进行管理,很容易造成学生与学校之间关系的紧张,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育;学生的情感找不到寄托,感受不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关爱,很容易引起内心的叛逆情绪,甚至采取一些不良的行为去宣泄内心的情绪,给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影响。
        (二)缺乏有效沟通交流
        部分农村教师在寄宿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缺乏与学生有效沟通交流的主要问题,农村寄宿生家长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学生教育方式选择较为落后,还有部分家长长期外出务工,其并没有开展家庭教育的时间,且长期与学生分离,这会让学生在校外期间缺少父母从道德上的约束,致使学生在行为自律、学习动机、学习意识方面出现问题。
       (三)重学科教学,轻生活管理
        农村寄宿生不仅要在学校上课学习,大部分时间还要在学校生活,学校对农村寄宿生而言就是他们的另一个家,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大部分农村寄宿制学校在生活管理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忙于开展学科教育,对学生的精神生活无暇顾及,而家长忙于工作对学生在校的生活情况缺乏关怀,都给农村寄宿生自主管理带来了极大难度。



        二、农村中小学寄宿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一)注重环境影响,培养留守学生的良好习惯
        环境能够影响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农村寄宿制中学首先要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留守学生耳濡目染优良的校风、教风,从而自觉主动学习。学校应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师要格外关注留守学生的表现,重视培养留守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使他们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并与其他同学共同成长。
       (二)畅通家校沟通,形成育人合力
        受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现在农村大批学生家长常年外出打工,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抛给了学校。而他们对子女的要求又很高,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尤其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只要孩子学习好就有求必应。如果孩子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要求,家长往往不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和自己平时的付出等因素,既不鼓励孩子,又不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而是一味地批评甚至打骂。家长这种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造成了孩子的厌学、信心不足等问题。由此可见,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络,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说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引导家长重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积极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畅通家校沟通渠道,邀请更多的学生家长走进校园参与听课评教、参与亲子活动、与子女共进午餐等系列活动,让家校沟通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推手。我们尽可能、分批次让更多的家长有机会走进学校、走进班级和孩子们互动,不断转变家长观念,使家长明确自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树立家长的责任意识。
        (三)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关怀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而言,学校就是他们的另一个“家”,学生在家庭教育和生活中的空白更需要学校和教师来填补。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自主管理应当本着“管”“育”结合的思想,在利用纪律和规范去约束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行为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引导和学生情感的关怀。教师和家长都应改变过往严肃、刻板的形象,深入学生当中,关心爱护学生的生活和需求,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理解和关爱,通过积极地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还可以借助一对一帮扶、生活伙伴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加适应寄宿制生活,以春风化雨的态度去感染学生,真正将学生放在心上,给学生以家庭的温暖,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结束语
        农村寄宿制学校要特别关注留守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俊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视角下农村寄宿制学校初中学生管理策略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20.
[2]候向红.农村小学寄宿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871-872.
[3]韦雪芳.怎样管理农村寄宿生[J].华夏教师,2012(01):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