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设计

发表时间:2020/12/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林华晓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土地资源短缺与人口增长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市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51805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土地资源短缺与人口增长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市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有效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城市逐步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综合公共空间一体化设计。通过对城市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城市的发展。文章主要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功能和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设计,对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设计
        1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的功能
        1.1转换与缓冲人流
        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的交换性带来的运动流线非常复杂,且会不断刺激轨道交通空间及其周边建筑单元与城市外部公共空间,并实现交换和互用。鉴于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容纳的人流涉及城市外部空间及站域内的功能单元,则要求其在空间尺度上具有人流缓冲能力。
        1.2整合建筑单元空间
        一体化建筑物的公共框架是指将城市轨道交通空间内及其周围空间范围内的建筑物功能空间进行开发和整合,这是一种有效的空间整合手段,能够促使城市各个建筑物元素逐渐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种联系的建立有助于提升局部功能区域对整体城市设计效果的影响效果,无论是以哪种形式存在,一体化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促使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域之间实现了有效的渗透和融合。与此同时,城市公共空间是具有城市属性的,它承担着城市公共活动的承办职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性存在一定的弹性,在进行前期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2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的设计
        2.1交通流线组织
        在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公共空间设计中,交通流线组织的基础是对公共空间的合理组织和布局,即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对公共空间的交通流线进行合理组织,保证公共空间的组织和布局的有效运行。综合公共空间的设计在交通流线的组织上,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对交通流线进行三维分层,保持各层独立,其中三维分层是指轨道交通、车辆等交通流线的分层交通流和人流,其重点是城市地上、地下交通空间的空间特征,即首先将交通方式划分为不同的城市层次,然后利用交通流,并通过运用垂直步行系统对各级交通流线进行组织,保证在独立的交通流线条件下,整个交通系统高效、协调运行;二是对各级交通流线进行立体交叉,有机衔接,或按照交通流线三维分层的原则,保证各层交通空间的独立性,实现交通空间与建筑物的立体重叠和组织。
        2.2空间组织布局
        城市轨道交通建筑综合公共空间的空间组织是以综合设计的思维方式,来通过组织车站区域内不同建筑功能单元的连接,以适应复杂的城市综合生活和密集的城市生活方式。其中,常用的空间组织布局方式有整体式、层叠式和串联式。
        2.2.1层叠式
        层叠式是指城市轨道交通建筑综合公共空间与其他建筑功能空间的垂直互动,城市功能的垂直互动可以促进城市交通与建筑综合公共空间的有效整合。也就是说,垂直交通系统采用梯级组织模式,将建筑不同层次的综合公共空间整合成立体网络系统。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得到了最大化,从而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问题。


        2.2.2串联式
        串联式是利用不同的交通空间网络将建筑功能区内的公共空间节点连接起来,实现公共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相互渗透、连续循环的一体化状态。应用表明,在综合网络中,子系统利用行人网络交通将公共空间节点串联起来,从而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并构建了一体化的公共空间系统,最终达到速度、空间和时间的效率最大化。
        2.2.3整体式
        整体式是公共空间与不同功能空间的整合,是城市功能渗透到建筑单元内部功能从而形成同化效应的结果。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建筑的综合公共空间特点,公共空间是指站区地面、站区及其周边建筑的公共空间。它是城市功能复合体的媒介,是城市功能空间和功能单元空间之间的关联纽带。因此,在整体组织布局模式下,轨道交通功能可以激活周边建筑功能,催化建筑内外的交互作用。但在实际设计中,设计者应准确的把握公共与开放的界限,并考虑到空间的灵活性。
        3设计方法
        3.1设计要以人为本
        对于人们来说,内部轨道交通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的促进人们的生活以及发展。更加有利于人们准确的估计他们所在的地区,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与此同时,轨道交通的建设面积也在不断的进行扩大,人们对于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些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极大饿影响了城市的发展能力和趋势。在建设的过程当中,要综合设计公共空间,联系居民需求,达到轨道交通设计与视觉心理需求的高度统一,即以人为本。
        3.2必须重视地域特点
        由于城市之间的各不相同,其每个城市的地域特点也就大不相同,这当中主要包括气候、地形以及人文历史等方面,公共空间需要强调城市本身的资源特征,进一步突出城市的主体以及文化面貌。所以,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应协调统一空间与周边环境,从而保证空间形态与地方特色的高度融合。除此之外,可以通过艺术的形势充分的展示出其地域文化,同时有效的将其引入公共空间,进一步营造出一个具有充满艺术文化氛围的空间。这种富有地域特色的方法可以增强人们对城市的感情。例如,在车站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综合性的进行分析城市建筑物的特点,以及街道的综合风格等等,从而显示出车站附近的识辨性,这就需要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把附近的环境融入到车站的设计当中,帮助人们更清楚的了解场地区域,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尽量避免僵化的模式,确保一致的空间风格。
        3.3设计当中要注意便利性
        在城市轨道设计公共空间的过程当中,对于集散客流量而言,在设计之前必须要科学的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与此同时,对于空间方面的设计必须要认真的作出规划,另外,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考虑一点是,能不能够顺利的接轨路面交通,在此基础上是否有利人们换乘,在这当中主要包括空间是否拥有完备的设施,以及使用的便捷性等等,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乘客的人身安全方面,从而确保其在上车和下车以及换乘的过程当中的安全性。例如,在设计各类标识的过程当中,对于数据方面进行持续性的整合分析,明确标识数量与分布,从而使其发挥出对人流进行疏导的功能。
        4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速度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而不断提升,但是还依然存在部分问题,主要是因为建筑物设计与人们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对城市轨道交通建筑物一体化空间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人们的真实需求,以此为基础展开设计,促使城市不同的区域以及空间够满足人们的基本活动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匆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城市综合体一体化空间设计[J].城市发展,2018(12):56-57.
        [2]高鹤鹏.轨道交通沿线地下空间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以沈阳地铁沿线地下空间发展为例[J].城市住宅,2018(9):76-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