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高鹏
[导读] 摘要:利润是企业生存之本,但是,企业不能为了利润偷工减料、钻营取巧,而应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不铺张浪费、成本可控,合理创造利润,由此可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利润是企业生存之本,但是,企业不能为了利润偷工减料、钻营取巧,而应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不铺张浪费、成本可控,合理创造利润,由此可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成本是为过程增值和结果有效已付出或应付出的资源代价,是由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转化而来,是一种转换形式。基于此,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
        引言
        近年来,由于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完善,招投标价格日趋合理,企业利润空间变窄,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压缩可控成本成为企业提升利润空间的有效手段。
        1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意义
        1.1合理有效的成本管理是企业获益的最大前提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一般都是通过招投标的形式来达成合作的。施工企业在参加投标的过程中,已经基本明确了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成本,也估算了工程施工中所要获取的收益。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施工成本可能会随着工程变更以及其它不确定因素而增加。如果在工程施工中,没有合理地管理施工成本,则在最后结算中企业的利益将会大大的减少,甚至还可能会出现亏损的现象。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施工企业科学合理地管理成本是企业获取利益的前提,也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的重要因素。
        1.2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竞争无处不在,在招投标阶段,企业根据内部定额核算成本后,发现计算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成本,即“有利可图”,所以参与投标。只有做好成本控制,才能最大限度创造利润。同样,企业在获得利润时,可以反过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资金投入,这样既能保证安全文明施工、提高产品质量,也有利于及时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为企业的信用度加分,提高企业信用排名,提高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形成良性循环。
        2成本管理的现状
        2.1施工成本管理和控制职责分工不明确
        施工企业的基层管理中,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职业分工不明确,责任划分不具体,则会造成部门与人员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影响企业施工效率。各部门若不能形成系统化管理,只会为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务争取最大的利益,使得各个部分之间出现矛盾,影响团结协作的施工原则。
        2.2设备因素
        施工设备也是建筑工程中影响成本管控的重要因素,目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大型的施工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施工设备的选择应该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并且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过量能耗。选择高效的施工设备以后,还应该选择经验丰富的机械操作人员,使其能够在施工开始前和施工完成后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使设备能够在施工期间更好地满足施工需求,避免施工设备发生故障影响施工进程。通过施工设备的高效应用,能够使人员成本得到更好地控制,并且能够减少施工工期的压力。
        2.3管理制度落实不严格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存在管理不严格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场地的规划比较混乱,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多种规格车辆交叉作业的情况,这给施工现场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施工现场还需要进行施工材料的安置,但是施工材料的安置场所还应该符合相关要求,某些材料需要防水防潮,但是很多施工现场无法保证,使得施工材料的质量受到一定程度地影响。施工现场复杂的环境给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并且管理过程中需要面临多种问题。在我国的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有很多规定并不明确,造成了管理人员无法按照规定进行有效的管理,使管理工作出现困难。


        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
        3.1完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成本管理的质量和水平,部分单位受利益影响,忽视了成本管理制度建设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工作。建筑工程在实施建设中要吸取以往工程的教训,制定完善的、有针对性的制度,有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加强各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成立QC小组,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实现内部工作的有效运转。同时,建筑工程的工作人员要详细分析施工目标,根据工程各个施工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保证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严格控制施工中的人工、机械、施工材料等相关成本。提高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利用率,科学划分原材料,提升施工人员间的配合度,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在工程竣工阶段,工作人员要科学整合所有资料,跟踪成本管理流程,及时纠正成本预算中存在的偏差,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3.2明确施工中各部门的分工责任
        施工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人员要明确自身的分工和责任,这样才能够使成本管理在基层的岗位和人员得以落实。因此在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前提下,对每个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实施,尤其是在交叉作业中,负责人要对各个专业的职责和要求进行明确的划分,在保证施工有效进行的同时,合理控制现场的施工成本。
        3.3间接费控制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间接成本开支占总成本的比例并不高,容易使管理者忽视对其的控制。但从开支范围来看,间接成本大都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间接总成本发生的多少、在各员工间发生的高低、透明与否,都将影响项目整体管理风气和管理效率,并最终影响项目的总效益。为此,要端正态度,清醒看待间接成本与企业当期成果的直接和间接关系,这是保障项目间接成本控制效果的前提;要充分利用企业建立的责任成本管理制度,发挥定岗定编机制、财务预警机制、费用包干机制的作用,这是保障项目间接成本控制效果的有效途径。间接费的控制主要是精简管理机构、合理确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节约施工管理费等。
        3.4建筑材料的管控
        建筑材料的管控能够对成本控制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应该在施工之前对不同的施工材料进行统筹管理,能够对具体的规格做出详细的要求,并且能够准确估算出施工需求的建筑材料数量,避免施工过程中的使用材料浪费,在施工现场进行材料使用情况的管理,对施工材料的浪费情况进行相应地处罚。施工使用的材料应该进行严格的入库出库管理,还应该定期对库房的材料数量进行盘点,避免材料的丢失对成本控制产生影响。材料购买过程应该选择地理位置合适的供应商,能够有效减少运输费用,同时还可以对材料的价格进行优惠。
        3.5培养专业人员
        开展科学有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符合工程的施工要求。工作人员要将实践经验与实际施工有效结合,降低工程施工中出现成本管理偏差的概率,提升成本管理的合理性、有效性。在成本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对工程进行规模分类,合理细化预算要求,优化配置人员结构,保证工作人员数量合理,采取优胜劣汰的方法,提升工作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和业务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的施工过程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只有通过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才能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控制,这对建筑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工程造价管理可以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邦荣.房建工程施工阶段成本造价管理措施[J].产业创新研究,2019(12):107-108.
        [2]王晨.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5):33+8.
        [3]王伟.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J].市场观察,2019(09):62.
        [4]戴晓惠.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合理化建议[J].市场观察,2019(09):66.
        [5]汤竞阳.建筑工程造价与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管理[J].低碳世界,2019,9(08):308-3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