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石化 天津市 300270
摘要:国有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加强国有企业重点领域的日常监督工作,对于推进国有企业发展,保护国有财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则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在国有企业中如何做好重点领域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关键词:国有企业;重点领域;日常监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成效卓著。按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日常监督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要在重点领域日常监督上认真研究思考,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制度执行,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提高站位,充分认识重点领域日常监督的重要意义
重点领域日常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加大国有企业反腐力度,加强国家资源、国有资产管理。”中央巡视组对国有企业的历次巡视中发现,在工程建设、物资供应、海外经营等重点领域内利益输送和交换比较集中,党的监督虚化、弱化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国有企业党组织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主体,应正确把握好全面从严治党与日常监督的关系,将重点领域日常监督工作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具体实践。
重点领域日常监督是国有企业健康科学发展重要保障。重点领域日常监督是国有企业开展自我体检的一种方式,刀刃向内,坚持防范风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运行。这是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作用的具体体现。例如,以打破体制机制弊端、深化改革为着力点,可以促进企业的管理水平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以防范廉洁风险为着力点,可以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廉洁风险;以落实新发展理念、科研技术攻关为着力点,可以推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等等。
重点领域日常监督是防范腐败问题发生的重要手段。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重点领域往往都存在较多的潜在廉洁风险,容易发生腐败问题,一旦形成塌方式、断崖式的问题,往往会严重腐蚀党和国家的执政基础、损害国有企业的利益。强化对重点领域的日常监督,注重事前监督,关口前移,聚焦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廉洁风险,避免腐败问题的发生。国有企业纪检组织要清醒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尺度不松、力度不减,持续深化对重点领域的日常监督工作。
二、减存遏增,全面发力深入治理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
国有企业纪检组织要切实履行监督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将监督挺在前面,强化监督重在防范的理念,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强化信访管理,在问题线索研判上功夫。充分发挥问题线索分析研判机制的导向作用,信访管理部门要定期汇总梳理分析收到的信访举报及其他机构移交的问题线索,准确区分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针对反映比较集中,而且属于人、财、物比较密级的重点领域,以问题所涉及的廉洁风险为切入口,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和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等,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形成定点监督与常态化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模式。
突出关键要害,在廉洁风险防控上下功夫。扎实推动廉洁风险防控进业务、进流程。一是聚焦物资采购、产品销售、工程建设等廉洁风险易发多发重点领域,根据关键业务流程和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全方位梳理排查廉洁风险点,做到风险清、底数明并形成廉洁风险清单。
二是纪检组织作为牵头部门,应加强与业务职能部门、相关业务执行单位(部门)沟通协调,组织分层级联动排查,各自认领管辖范围内的廉洁风险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进一步压实业务部门职能监督责任和基层单位日常监督责任。
发挥监督合力,在协同联动监督上下功夫。纪检组织应加强与业务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共同开展对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工作。在具体监督实践中,纪检组织侧重于对业务流程或程序的合规性进行监督,业务职能部门侧重于对业务内容的合理性进行检查,进一步有效发挥纪检组织的专责监督和业务部门的职能监督作用,起到“1+1>2”的功效,切实推动日常监督更加聚焦、更加精准、更加有力。
着力化解问题,在精准运用“四种形态”上下功夫。一是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善于运用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等方式,让党员干部感受到监督常在、约束常在,形成按规矩办事的自觉习惯。二是针对违纪违法问题,坚持严肃问责。综合考虑事实证据、思想态度和量纪执法标准,准确妥善处理好第一、二、三种形态之间的转化,对于主动配合、积极说明问题的,酌情从轻处理,对于不老实、如实说明问题的,从严处理。三是针对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释放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的坚决态度。
三、勇于创新,深入探索新时代监督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下国有企业重点领域的日常监督工作,国有企业纪检组织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将创新监督的理念融入到具体监督实践中。
助力精准监督,深入推进“信息化”监督模式。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将国有企业中重点领域关键业务信息进行公开,主要涵盖决策方式、审批流程、合同签订、业务执行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在此基础上,纪检组织深入开展网上监督,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比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准性,同时将常态化、近距离、可视化监督要求落到实处。
强化常态化监督,探索实践“嵌入式”监督模式。构建以纪检组织为主导、廉洁监督员为辅助的监督模式。对于重点领域的关键业务,在相关单位(部门)中设立廉洁监督员,也可由其所在党支部的纪检委员担任廉洁监督员,纪检组织负责对廉洁监督员进行统一培训,指导开展监督工作。以廉洁风险防控为载体,廉洁监督员对本部门核心业务开展监督,紧盯事前酝酿决策、事中执行落实和事后评价等过程,并及时与纪检组织进行沟通,反馈发现问题的疑似问题或问题线索。
拓展监督方位,充分用好“群众化”监督模式。国有企业纪检组织在日常监督的实践中,应该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力量。针对涉及企业核心利益或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事项,主动深入基层一线,与基层干部群众进行座谈或访谈,了解事项办理情况、政策执行情况,是否存在关于腐败问题的举报;针对监督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通过参加问题整改单位召开的相关会议,了解整改落实情况及成效,是否存在推诿扯皮、浮于表面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紧紧抓住同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以下看上,进一步增强日常监督的实效性、灵活性和主动性。
聚焦重点领域,持续提升纪检干部监督能力。国有企业各级纪检组织是监督的专责机关,承担着企业日常监督的各项任务。纪检组织要加强对全体纪检干部的能力培训,针对专业知识不足,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或外部老师进行专题培训,强化对不同领域专业知识的学习钻研;针对缺乏工作经验,通过向上级单位选派纪检干部、抽调下级单位纪检干部等方式,加强实践锻炼,不断提升纪检干部的能力;有条件的单位也可以招聘具有法律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或是引进具有纪检监察从业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进一步提升纪检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勇为.国有企业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9(04):49-50.
[2]卞清霞,胡诚南,夏宝华.国有企业风险防控的重点领域[J].现代国企研究,201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