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牛绪芹
[导读] 摘要:水产品中含有的蛋白质和能量,对于人体的身体健康有着良好的作用。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街道办事处  山东省  271500
        摘要:水产品中含有的蛋白质和能量,对于人体的身体健康有着良好的作用。因此,水产品养殖的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关中国的水产品养殖,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水产养殖环境中的污染问题。由于中国的水产养殖区域较为广泛,对于各个水产养殖的区域进行水质抽样调查是不太现实的,这就导致了中国的水产养殖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水产养殖与环境状况密不可分,要保证水产品有良好的质量,必须要对环境进行合理控制。本文就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提出合理的控制方案,推动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引言
        近几年,环保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世界性问题。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各个行业在具体作业中实施了环保行动。水产养殖过程烦琐,如果处理不好养殖中的问题,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适应环保理念、保护环境,在养殖过程中要重视环保,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提出解决措施。
        1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1.1养殖技术规程亟待普及
        广大农户特别是散户在肥料渔药使用、投入品选择和清塘药塘排放上,没有严格执行相关养殖技术规程,少数养殖户技术不规范,没有可以大面积推广的水产养殖面源污染治理规范技术。
        1.2现存养殖方式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相冲突
        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与以往只看重利益要求有所冲突,这种冲突主要来源于当前养殖户不当的养殖方式、管理模式还达不到国家环保要求,比如,海域大面积撒网养殖,区域性养殖密度过大,水产养殖种类繁杂,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生活习性,一些底栖鱼类会促进水下植物的生长,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不过有一些贝类、藻类的养殖会缓解水体的富营养化。现今大多数水产养殖是在封闭的水域进行,尽管养殖户向水中投放了大量的净水植物,但因生物投放量大、密度高、饲料投喂多以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依然存在。
        1.3水产养殖过程中环保监管不力
        监管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保护环境的最有效的途径,能有效预防环境问题。目前,养殖产业中的环境监管力度较低,导致养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不规范,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不规范行为,加重环境问题,从而影响水圈环境。
        1.4水厂养殖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产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缺乏法律制度的支撑和规范,导致环境问题较为严重。健全法律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扩大。尽管我国水产养殖相关的法律制度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在环境保护方面仍然缺少法律的支撑,很多养殖行为已经造成了环境污染。同时,现有的一些法律制度可实施性较小,制度实行缺乏依据,难以展开。也有一些法律制度缺乏强制力,很多养殖户“以身试法”,形成了不良风气。
        2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环保对策
        2.1加强水产养殖环境生态系统重建和修复
        充分发挥生态资源效益,注重源头治理,推进水产养殖池塘生态化、标准化、景观化、休闲化改造,生态套养、生态种养,形成健康的养殖环境。可根据水产养殖池塘水体特定的环境条件,通过人工放养适当的净水生物(鱼、螺、贝类)以改善水域的水生生物群落组成,多品种、多层次种植水生植物或水生经济作物生态修复水体,有针对性地选择多种微生物配比搭配进行投放,让水中的氮、磷通过营养转化,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保障生态平衡,在水产养殖池塘内保持水体活、嫩、爽,促进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构建一定宽度和深度,由水、土壤和生物组成的生态沟渠或生物净化塘,通过截留泥沙、土壤吸附、植物吸收、生物降解等一系列作用,利用食物链网关系和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富氧、调水,减少水土流失,利用有益菌群和藻类培育的场所,降低进入地表水中氮、磷的含量,保障环境生态平衡。

也可引入净化单元进行净化处理,通过人工湿地、高效生物净化塘、水处理设施设备等,引导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产养殖生产和污染治理深度融合,对养殖排放水进行处理后循环用来养殖。
        2.2促进水域地区的可持续、多方面发展
        经过合理的规划后,有了科学的养殖模式。在此基础上,应该不断创新,扩大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空间,减小养殖户对养殖产品的依托。因此,在保护现今已有的养殖区域环境基础上,也应该不断发现新的养殖模式,发掘更多的养殖空间,比如说海域地区可以从浅水地区到深海地区,保障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或者是养殖更加合理的种类,相互制约,可以有效改善环境污染情况。
        2.3鼓励绿色养殖
        从养殖产业经济来看,应鼓励和支持绿色养殖。为了提高绿色养殖的效果,国家应积极建立养殖支持策略,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指导,促进科学绿色养殖。我国养殖产业的资金补助较少,应建立完善的资金补助机制,对养殖户进行资金补助。西方国家对养殖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较大,在环保方面收获了较大的成效,养殖产业随之向科学养殖的方向发展。我国可以效仿西方国家,对养殖户提供相应的资金补助,使养殖户可以进行科学排放污水和科学养殖。要实现绿色养殖,就不能缺乏资金的支持,如果缺乏资金支持,那么绿色养殖计划就难以实施。水产养殖需要具备较高的养殖技术。很多农户虽然养殖经验较丰富,但掌握的养殖技能和专业知识较少,在养殖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规范养殖行为,从而加重了环境问题。因此,国家应为养殖产业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养殖户能够掌握熟练的养殖技术并具有科学、绿色的养殖观念。技术团队要培养养殖户绿色养殖观念,在技术上对水产养殖户进行指导,让养殖户科学养殖、科学排污,重视环保问题,正确使用农药,从而减少污染。
        2.4提高养殖户的环境保护意识
        提高养殖户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来提高养殖户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互联网宣传保护环境的意义,让养殖户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加强养殖户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2.5提高相关水产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
        近几年以来,中国采取的水产养殖方式主要是投饵式养殖和无饵式养殖。这两种水产养殖方式对于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危害较大。但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逐步树立环保理念,国家对传统的水产养殖技术进行创新,开发新型的生物与植物净化技术。在经过试验后证明新开发的两种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水产养殖的质量与产量,大面积的减少水产养殖业对水体环境带来的污染,对中国的水域环境进行了合理化的保护。此外,合理化的利用生物与植物净化技术,能够帮助水产养殖户减少资金的投入,节约成本。中国的相关部门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生物与植物这两项净化技术进行合理的宣传,提高中国水产养殖的技术水平,减少生态环境的污染。
        结语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由于向养殖水体中投入饵料、渔用药物等,地方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存在差异,加之生产操作缺乏严格规范,在封闭或半封闭的养殖生态系统中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导致水体环境污染,饲料过量使用、药物残留超标和产地环境污染问题在个别地区还比较突出,水产养殖面源污染有不断加剧的趋势。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加强水产养殖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堵疏结合、多管齐下、同向用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乡村振兴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朱雪霞.无锡向水产养殖污染“开刀”沿太湖3公里1.45万亩养殖水面全面治理[N].无锡日报,2018-02-28.
        [2]乔金亮.以渔净水以渔控草以渔抑藻我国生态渔业模式走俏各地[N].中国渔业报,2019-05-13.
        [3]吴伟,范立民.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16(2):26-34.
        [4]操建华.水产养殖业自身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J].社会科学家,2018(2):46-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