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胡畅

发表时间:2020/12/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胡畅
[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发展的不断进步,城市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行业在服务城市的长远发展,也得到了许多发展成就,当前,我国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的要求也很高,我国许多优秀的架构,在严格规范和高素质施工企业高水平工程队伍的支持下,有力地支持了城市的发展。
        身份证号:32132319940321xxxx
        摘要:随着国家发展的不断进步,城市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行业在服务城市的长远发展,也得到了许多发展成就,当前,我国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的要求也很高,我国许多优秀的架构,在严格规范和高素质施工企业高水平工程队伍的支持下,有力地支持了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引言
        建筑工程一般是较为庞大的项目,包含许多环节,交接时也较为复杂,每一个过程都可能影响到工程整体的质量。其中,施工质量的控制乃是一项核心内容,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企业需要进行较为系统的管理,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做好对每一个施工细节的管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为了满足建筑工程的要求,实现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措施管控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工程包含许多计划和施工内容,如规划和设计、施工验收、使用和维护等。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管控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如此,建筑工程本身的管控应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规范有序进行,这一点更为重要。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建筑公司的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房屋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严格遵守标准,提升施工技术在现实生产中的应用可行性,从而促使设计方案更符合建筑的一些使用功能需求。这是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更多地满足业主要求的一种有效方法,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确保成本的合理使用,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经济实力,加快企业的发展速度。(2)有利于树立企业的口碑。控制房屋建筑的施工环节,着眼于建筑环节的质量,改善房屋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树立房屋建筑公司的良好形象,增加企业的市场影响力,促进居民的购买热情,进而有助于企业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建立,同时能鼓励员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并享有良好的声誉,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3)有利于保障建筑的质量。严格遵守建筑法规,透彻评估建筑技术、建筑成本、建筑目标、建筑环境等因素,并注意建筑物的一些建设细节,进而显著提高房屋和建筑质量。居民对于建筑企业的信任度增加,能进一步增加居民的购房吸引力,增加市场上的潜在客户数量,提高建筑公司经济效益,进而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2我国建筑业中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方面存在的不足
        2.1安全问题
        安全作为建筑业施工过程当中的首要要求,自然也成了存在于我国建筑业中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方面存在的首要不足。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的成因很多,主要是材料质量方面,建筑材料的质量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工程安全和建筑安全的首要物质保障,但是由于成本的原因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在工程材料上,部分企业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导致了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方面存在的一定的安全问题。
        2.2施工成本和工期以及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
        施工成本的关系到的因素除去上文提及的工程材料以外,包括工人的薪酬、设备的采购维修等等方面,一般情况下,为了节省成本,建筑企业会追求尽可能缩短工期,减少工程成本,但是,工期的缩短,如果出现不合理的情况,没有科学的计算应有的工期,将会严重降低工程质量,另外工程设备的质量是重要的质量保证条件,如果不能够平衡好施工所需的工程成本与工期以及工程质量方面的协调关系,将会带来严重的工程安全问题,也会为房屋建筑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2.3施工管理
        在过去,房屋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效率很低,并且在工程当中采取的管理理念也较为落后,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在管理中并没有受到重视,导致了工程造价得不到控制,企业大幅缩短工期又带来了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对房屋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上,缺少专门的责任制度和负责人员,对于存在这问题的地方,缺少监管和问责,当出现工程问题时,没办法找到具体的负责人员,互相踢皮球,导致问题搁置,这是过去经常出现的工程责任纠纷,监管不力导致很多技能不足的工程进入工程建设当中,是工程建筑的质量无法有效的保障,甚至会造成工程现场的安全事故,为整个工程的推进带来更多的问题,造成恶性循环。


        3改善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3.1构建健全的管理制度
        要想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就要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让使用人员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规范施工,还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另外,还要完善和创新管理理念,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分工安排。与此同时,建筑企业还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在管理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促使建筑企业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实现稳定发展。
        3.2重视材料管理
        建筑材料的负责人应该设置专人进行采买,在市场上要评估不同品牌的质量、口碑、性价比及对工程的适用性。同时,建筑材料采买过程中要进行严密的财务沟通和检查,同时,对采购过程也要进行监管,涉及资金问题的项目都务必留心,避免出现资金滥用的情况。在材料的选择方面,要选择符合国家建筑标准的建筑材料,保证其应用在建筑中的安全性。同时,对材料进行具有针对性且细致严密的储存管理,对不同类型的材料,结合其需要具备的条件进行存储,做好防潮、防腐蚀、防氧化等工作。
        3.3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建筑企业在施工时,一定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在控制施工质量时,可以建立专业的评估小组,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另外,施工人员在作业时,一定要操作规范,同时还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因为建筑工程规模大,所以涉及的材料、人员和技术等方面较为广泛,因此,建筑企业还要加强对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保证材料质量和技术与时俱进,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
        3.4加强安全管理,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1)要消除建筑设备和建筑材料的隐患。加强材料监督和控制,避免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尤其是假冒伪劣材料;定期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及检修,保证机械设备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2)要消除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一是制订内容齐全且有较强针对性的质量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二是建立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制订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加强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宣传力度。一方面加强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另一方面让从业者在施工过程中懂得安全作业和安全防护。四是加强安全检查和安全监督工作。安全检查包括常规性的安全检查、特殊性的安全大检查、相关定期检查以及不定期的抽查。(3)重视自然环境中的各种隐患。自然灾害常具有不可控性和突发性,故应制订全面的预防管理办法及紧急预案,提前做好防护和应急演练。(4)重视项目施工过程中因计算误差导致的错误。应加强施工单位的技术多级审核体系,对关键作业和危险性较大的作业一定要多次核算并经过监督方确认后才能最终进行作业。
        3.5保证和提高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水平
        (1)保证和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施工单位不仅要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还要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努力将有技术有经验的人才培养成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人才;对各岗位的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资质进行把关,确保每一位管理人员都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保证和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作业水平。对于施工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且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施工作业,做到定期监督和考核,避免因作业质量知识不足和质量管理意识较差而导致低级错误产生。对于特殊作业,其施工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作业人员和分包队伍的选择上,应选择有本工序施工经验的技术工人和队伍。
        结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有着非常大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在发展中仍然出现诸多质量和管理问题,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成本不严谨,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面对这些问题要构建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加强对施工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让建筑工程的管理和质量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促使建筑行业实现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峰.当前工程质量行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建设监理,2020(12):49-52.
        [2]白海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8):186-187.
        [3]徐慧英.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对策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4(6):138-139.
        [4]李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