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其解决

发表时间:2020/12/15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29期   作者:赵鑫磊 律贺方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电力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市滨城区供电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电力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力行业加强对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及其输配电的科学管理势在必行。对于线路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与电力资源的持续、稳定供应密切相关。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路安全;问题解决
        引言
        电力企业的输电任务是一项较为艰巨的工程,任何一个流程或者环节发生纰漏,将会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而这方面的内容又直接与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平稳运作息息相关,因此,对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技术方案的优化就显得尤为关键。基于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电力企业要积极探究优化电力传输技术的各项技术,其中就包含了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项目线路的改造,造成运行安全遇到故障。
        1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及其输配电的特点
        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及其输配电主要是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的,通过充分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用电工程的智能化管理,以避免因人为因素而导致供电效率和效果的下降。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及其输配电具有电能供应高效科学、电能管理灵活智能、电能覆盖面广等特点,在满足人们大量的用电需求和电力企业多元化电力管理需求等方面,体现出了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同时,随着我国电力监控系统的不断推广和应用,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及其输配电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现代化,从而有效保证了供电网络的安全性和快捷性。此外,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及其输配电对电力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电力专业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实现用电工程运行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为提高电力操作系统的可操作性提供有力的保障。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
        2.1材料质量的问题
        在输配电工程施工中,材料质量是十分常见的元素,若其质量存在问题,将会对电力运输工作形成较大危险,影响供电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导致工程出现安全隐患。部分企业为了减少成本选择质量不好的材料用于输电,不满足施工安全需求,从而发生安全运行相关问题。
        2.2环境、气候问题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实际情况具有差异性,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之处为输配电、用电工程带来多种阻碍。若使用不科学的处理方法,会降低线路供电质量,无法满足人们的用电需要。
        2.3线路维护问题
        由于输配电、用电工程在工作中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密切相关,因此受到雷击和绕击的可能性较高。同时,部分区域由于地质问题和人为因素,会经常出现塔架基础损坏、地面下陷等事故,若发生雨水冲刷,极易破坏散水坡,导致地面尘土下陷,为输配电、用电工程的线路运行增加安全隐患。因此,线路的保养和管理工作是关键,加强线路维护工作能够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不过在实际的维护管理工作中,大部分工作人员容易忽视此模块内容,因此不利于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解决途径
        3.1编制可靠的线路运行方案
        在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问题展开系统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要立足于大局,从线路分配及运行方案的角度出发,不断优化线路分配设计,这就要求大力结合现行城市交通以及市内建筑物的分配布局。城市不同,在规划布局方面的设置亦有差异,这就给线路布局的安排提出了特定要求。

以前线路布局问题在实地勘察中往往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随着全球卫生定位系统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城市建筑物的方位、高度等具体数据信息的测定工作已经成为了现实。依照这些数据,既可以完成对用电工程线路的布局工作,又能确保输配电及用电线路布局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2加强材料质量管理
        其一,在线路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需要认真检查材料生产厂家的资质条件,检验材料质量,使其性能、质量满足线路建设的条件,并确保材料合格证、出厂证明等手续一应俱全。其二,当输配电、用电工程投入使用之前,工作人员应严格测试材料安全性,提升可应用能力,确保材料质量的安全可靠,避免存在安全风险。其三,在架设用电线路和输配电线路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定位具体安装地点,规避污染源。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工程材料验收管控工作,依据规程和标准完成施工验收,并加强对质量工艺施工的培训力度,避免材料质量问题的发生。
        3.3对于天气、环境方面的安全防护途径
        针对天气条件进行的线路防护工作主要依靠天气预判、人工作业、设备质量等层面开展。技术人员需要对输配电、用电工程中的线路进行实时的监测,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妥善解决。以大风天气为例,该情况容易对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消极影响,各种人员应提前加固输电线路和配电工程,防止其出现断裂故障,提升输配电、用电工程的抗打击能力;通过加强杆塔基础牢固性,使其在强风天气中保证外形的完好和安全性;增加塔杆数量,提升其稳定性,起到防风作用,避免因风力过大过猛导致塔杆出现大面积倒塌现象。因此施工队伍加强了对风口区域的线路巡检力度,保障输配电、用电工程的运行安全性。
        3.4维修技术水平要有新提升
        首先在确保输配电以及用电线路安全、有序、平稳运行的基础上,要及时地优化升级线路维修技术。以往,线路维修往往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工作模式,哪个区域电路受损了,就由工作人员到现场开展必要的检测与养护。实际上,对于线路工程整体性能和质量的把控并未有宏观、明确的认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用电蒙上一层阴影。传统的维修作业往往需要技术人员开展高空作业,危险系数陡很高。现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进展,电力企业在执行维修作业时,可以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中配备一些监控装置,经由信息手段加以一体化监管,进而完成全天候监控电力运行的规范化操作,有效减轻技术人员的工作强度,全面提高线路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在这个环节中,还需要在输电线路上安置相关的传感设备,一旦区域内的用电工程线路发生故障,监控设备可以及时定位到相关的地点和方位,并事先展开断电处理,防止各种线路故障危及城市整体的用电状况。
        3.5加强对线路的维护工作
        管理部门应针对输配电、用电工程构建安全运行相关机制,结合用电用户的具体情况,划分用电工程线路、重要的输配电线路,利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管理,提升输配电、用电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建议增加线路检修的次数,规定严格的检修流程,针对检修人员完成再教育工作,提升其技术水平;针对平时的巡检区域,需要科学分配检修人员,并对维保人员完成定期考核,在其心中树立责任意识,激发工作热情。
        结束语
        当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问题较多,对我国电力企业的运营发展构成挑战。因此,有必要加强保障线路安全性,通过排查故障,结合故障因素采取针对性解决方法进行处理,确保工程和线路运行安全性,突出线路管理的安全性、稳定性,借助现代化技术实现工程线路运检的标准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苏建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探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9):265-266.
        [2]李骏.试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9,3(17):179-180.
        [3]戴大治.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其技术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0(12):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