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15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29期   作者:杨文君
[导读] 摘要:在电力行业迅速发展今天,发电企业内部审计作为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自我协调的职能机构,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级电力企业管理层的重视。
        (大唐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在电力行业迅速发展今天,发电企业内部审计作为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自我协调的职能机构,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级电力企业管理层的重视。本次论文主要研讨发电企业基层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现状,从实际工作出发,总结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果,深刻思考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寻找发展经验,使电力基层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实践;思考
        1 基层发电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1.1 内部审计机构逐渐独立,但机构改革缓慢,体制建设尚不完善,内审工作开展迟缓。
        近年来,为尽量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基层发电企业一般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配备了1-2名专门的内部审计人员,但内部审计部门与党群工作部、纪委办公室合署办公的情况较为普遍,隶属关系不清,独立性较差,审计监督力度不够。随着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复杂性日益加剧,国家对国企国资的监督体制机制越来越完善,力度越来越大,对审计监督和风险防控提出了严峻挑战。部分电力企业为了强化审计监督,在集团内部积极推动了内部审计体制机制改革,如某电力集团公司撤销了基层电力企业的审计机构,单独成立了区域审计中心,打造了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因机构调整拖拉、建立不及时导致内部审计职责分工不明确,内审工作开展迟缓、不全面的情况。
        1.2 内部审计工作范围逐渐扩大,但仍不能及时适用发电企业发展的需求。
        目前,基层发电企业内部审计主要集中在生产经营管理的常规方面,例如开展财务收支审计、预算管理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物资、燃料、工程采购审计,工程造价审计等。虽然较以往的侧重财务审计的阶段有较大突破,但内审工作极少涉及企业决策、风险管理、内控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不能适用当前发电企业的需求。
        1.3 审计工作方式仍较为传统,存在滞后性
        当前,在发电企业的管理模式中,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能仍是监督管理,大家通常采用事后审计和结果审计方式,而忽略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这样就使得一些不太合理的未来经济事项失去了尽早被纠正、被防范的机会,增大了其实施的机率,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侧重事后审计的工作方式己经无法满足发电企业的发展,难以为企业决策管理提供及时、必要的参考,审计观念的滞后,使得发电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依然具有局限性。
        1.4 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与当前审计需求相适应
        随着发电企业改革不断地深化,当前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对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有了更高的标准,同时对审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部分审计人员,一是受自身专业的限制,不可能对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的情况清楚了解,有一定的审计盲区;二是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的更新不及时,审计工作效率明显的下降;三是职业素质的下降导致审计结果的偏差和对审计问题的敷衍。
        1.5 内部审计意见落实不到位,审计成果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内审工作的最重要的环节是检查审计实施的成果,审计成果能否充分转化利用,是实现审计价值的充分体现,也是提升审计的影响力和附加价值的关键关节。当前,很多发电企业的内部审计揭露出了一些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但是在成果的运用上却差强人意,一是部分企业领导人员对审计整改的主体责任划分不明确,主观认为整改的责任在审计部门,整改不到位就是审计监督不到位造成,这导致在整改过程中,被审计部门不主动、不积极、推诿扯皮现象发生,整改进度推进缓慢;二是部分被审计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整改避重就轻,蜻蜓点水,敷衍了事,整改不到位,部分问题经常屡改屡犯,审而再犯;三是审计整改机制和考核措施的缺失或者落实不到位,未能进一步推动审计整改工作,影响了审计成果。
        1.6 内部审计监督未能与其他监督有效结合
        企业内部监督除内部审计外,还包括纪检、监察、法律和财务等,这些内部监督缺乏明确的协调配合机制,存在审计成果运用与干部管理、纪律检查、迫责问责等没有全面、深入的结合起来。
        总之,上述问题使得企业的内部审计存在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如果不加以解决,最终会影响内部审计的有效发挥。
        2 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2.1 持续推进内审体制改革,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贯穿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审计体制改革进程,注重基层发电企业内审改革的调研,及时完成新设独立审计机构、基层发电企业的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尽快成立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一流审计监督体系。其次,尽快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明确内审各层级的职责分工,确保内审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
        2.2 结合发电企业现状开展审计监督工作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发电企业的竞争与日俱增,为了企业发展需求,内部审计需要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方向发展,根据目前电力市场环境,内部审计要积极拓展审计范围,开展各类适合当前发展环境的审计项目。


        (1)有序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严格按照审计工作标准流程规定,加大对发电企业领导人员履职尽责、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规范管理的审计力度,在做好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审计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贯彻执行中央重大政策措施及上级单位决策部署和重要制度情况、履行重大经济决策职责情况、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执行廉洁从业规定。
        (2)深化重点领域审计监督,开展投资融资、物资采购、资产处置、工程建设、大额垫资业务等重大风险以及新业务的审计工作,促进重大风险识别与防范。
        (3)开展内控体系建设的审计监督工作,结合《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资发监督规2019101号),核查发电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及执行情况;企业围绕重点业务、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组织内控体系有效性监督评价情况,通过问题整改和长效机制建设推动内控机制持续完善和系统性流程优化。
        (4)开展污染防治方面审计工作,关注发电企业的各项污染物排放、危废管理情况,基本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环保相关手续的取得等事项,确保企业各项环保指标达标。
        2.3 贯彻落实审计职责,优化审计方式
        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大多是事后审计,这种审计方式难以有效规避企业经营风险,不利于企业经营效益的发展。所以在电力企业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将审计工作渗透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要将事前、事中、事后三种审计统一起来,贯彻落实审计部门的职责,严格监督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开展事前审计,做好预防,减少决策失误;开展事中审计,及时查明经济目标和预算的实现程度,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改善管理,保证最终目标和预算的实现;开展事后审计,及时纠正错误弊端,挽回已造成的损失并改进工作。做好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全面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和高度。比如参加本单位有关经营和财务管理会议,参与协助本单位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和修改有关规章制度并督促落实。
        2.4 加强审计人员培训,抓好审计队伍建设
        内部审计是一种高层次、综合型的经济监督。审计风险的识别、评价、预防等,大都依靠审计人员的经验研判,这就需要审计人员有很强的专业和技术性。所以要尽快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要吸收除了财务之外的法律、采购管理、工程管理、环保管理等方面的审计人才,扩大审计队伍建设。二是通过各种方式持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各项技能,强化审计工作效率,如采取送出去深造,专题办班授课、强化网络培训、深入基层互动交流等方式;还有,充分利用审计项目机会,做到以审代培、以审促培、审教结合;再有,利用电力企业不断发展的审计信息平台, 积极学习各种信息化、数字化的审计技术,不断创新审计方式。三是在内部审计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监督和指导,将复合技能作为考核审计人员的评价内容,确保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质量逐步提高。四是将审计人员的培训业绩和审计业绩相结合,建立激励性培训机制,对于专业素质过硬,工作态度好的优秀审计人员,帮助其迅速成长为审计行业的专家和领头人物, 促进电力企业内审工作的不断创新发展。
        2.5 转变审计整改观念,强化审计成果运用
        审计整改的是否到位,是审计价值的体现,结合目前电力企业的审计整改情况,还是需要继续强化。一是正确认识审计整改工作,客观清晰划分审计整改主体责任,将整改事项落实到责任部门和具体的责任人,并限定整改时限;二是要求责任部门严格按照审计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将审计整改方案作为公司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强化整改单位或部门的重视程度,同时要求责任部门对同类问题举一反三,严格按照整改方案彻底整改,并完成整改“销号”工作;三是建立审计整改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对其中整改不重视、不积极、不到位的落实责任考核,进一步推动审计整改工作,强化审计成果运用;四是加强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其他内部监督力量的协作配合,提升审计整改效果和成果运用水平,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
        2.6 积极探索整合监督资源,构建大监督工作模式
        优化监督资源配置,积极探索整合监督资源,构建审计部门与内控风险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以及其他业务部门监督信息共享、监督成果共用、关键业务共同实施、问题整改、问责共同落实的大监督体系。防止重复监督、无效监督和盲目监督。同时建立审计信息交流和成果共享机制,使得各相关部门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共同监督,确保整改落实到位,提高审计的目的性和审计成果的时效性。
        3 结论
        通过深刻思考基层发电企业的内审工作现状,总结内审工作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加快审计机构改革,进一步提高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结合企业发展需求,扩大现有的内审工作范围,关注企业的决策、风险管理、内控体系建设、污染防治等领域;改变审计工作方式,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统一起来,有效规避企业经营风险;采用各种方式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转变审计整改观念,强化审计成果运用;积极探索整合监督资源,构建大监督工作模式。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拓展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弟.加强发电企业内部审计监督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J].经济师,2018(05):119-120.
        [2]程凡.浅谈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强化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J].商讯,2020(07):87-88
        [3]余文菲.探讨新常态下发电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7):24.
        [4]张伟耀,徐金富,张璐,傅文渊.新常态下的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强化策略[J].科技经济市场,2020(04):2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