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阅读促进数学课堂生成

发表时间:2020/12/15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9期   作者:张小霞
[导读] 长期以来,人们常常片面地认为阅读只与语文有关,与数学学习关系不大,很少想到数学也是一种语言,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也需要阅读。

重庆市九龙坡区石坪桥小学校   张小霞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常常片面地认为阅读只与语文有关,与数学学习关系不大,很少想到数学也是一种语言,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也需要阅读。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材料构建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思维、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小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有效的阅读还能促进数学课堂的生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阅读;课堂生成;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阅读,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
        一、目前小学数学阅读现状分析
        反思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数学阅读情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人们常常片面地认为阅读只与语文有关,与数学学习关系不大,很少想到数学也是一种语言,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也需要阅读。数学阅读文本由数学语言词汇及非常简洁的形式符号组成,文本中的语言精练、抽象,数学符号往往内涵丰富,符号语言和图式语言跟自然语言差别很大,在阅读中要求语言转换频繁;一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通常是隐蔽的、含蓄的。这就给数学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
        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书籍的能力和习惯,觉得自己只要听懂课,会解题就行了。学生学习数学时,仅仅注意算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了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对数学文化的感受;数学课本通常仅当习题集用,偶尔老师布置了“看书”的作业,学生也往往只是浮光掠影,草草了事;读不准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更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的独到体会。诚然,数学文本是比较枯燥﹑抽象的。新课程下的数学配上了情境图和生动的语言,我们要利用这些生动的材料,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上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所在,从而生成对数学本身的兴趣。
        二、有效阅读如何促进数学课堂生成
        (一)预习是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第一环节
        阅读按形式可分为:课前预习阅读、课上探索阅读、课间补充阅读、课后复习阅读和课余自由阅读。
小学生的数学理解力相对薄弱,在预习时,向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和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例如,在预习“笔算乘法”时,出示以下2个问题:1.什么是笔算乘法?怎样写12×3的竖式?
        2.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学生根据问题,自学教材,因为目标明确,所以注意力比较集中。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较难懂、易混淆的知识,要引导学生把课本读深、读透。首先要对学生的展示进行再读指导,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其次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比较。教师问:为什么6写在个位,而3写在十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追问:可不可以先用3乘十位上的1,再乘个位上的2呢?这时,学生对算的顺序产生质疑,进而促使学生动手计算进行验证。教材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写法:

       

        引导学生比较的同时发现简写的优越性,渗透优化思想。
        学生通过仔细地阅读、回味、反思,结合新知展开联想、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两位数乘一位数迁移到多位数乘一位数也就顺理成章。
       

        (二)合理利用教材阅读和非教材阅读
        教材阅读包括概念、命题、符号、定理、插图等,非教材阅读包括数学故事、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史、数学游戏、趣题巧解等。
        数学是一门智慧的学问。数学使人聪明,我们应该利用数学本身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许多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特征,充分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孩子探索数学世界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自由观察,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出图中的轴对称图形,既丰富了学生的认知表象,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既展示了教材阅读的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策略问题”时,学生先自己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在课堂上以师生互动,情景再现的表演方式来展现最优策略。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促进生生交流,师生合作,同时也体现了优化策略的思想,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方式也很有兴趣。
        学习了“笔算乘法”后,呈现出一个阅读材料,那就是“格子乘法”。学生开始理解起来十分困难,但仍对这个奇妙的格子图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当部分同学理解这样的简便算法后,有更多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渐渐的,孩子们开始能用这种方法计算更多的乘法算式,自信心便一点点提高了。
        (三)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当前学生对数学课外阅读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数学课外阅读意识淡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2.数学课外阅读内容单一,材料挑选过于狭窄。3.课外数学阅读习惯欠缺,思维受限难扩散。多数学生不知道数学课外阅读怎么读,学生数学课外阅读习惯的欠缺,绝大多数学生数学课外阅读是不带思考性的。

       
      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让孩子了解数学文化历史,明白数学是怎么来的,让孩子对数学感到亲切有趣,数学史、数学故事、数学名题,都是滋养学生数学学科涵养的丰富素材,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激起对数学内部的热情,增强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如在学习了《圆的周长》之后,我布置学生去查找“π”是由谁研究出来的,你对此有何想法?通过查找阅读同学们第二天都抢着来告诉我它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研究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这项伟大的成就比国外数学家至少要早一千多年。这样的阅读在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同时,又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另外,小学生社会阅历浅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联系现实生活的问题,他们有时解决起来比较费力,主要是难以适应知识、技能在新情境中的迁移,因此,就应多读一些数学应用方面的数学书,有助于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例如让学生认真阅读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但这远远不够,还要通过第二课堂让学生亲历整个过程,学生对结果就不言自明了。
        三、如何有效阅读
        读数学史话,强化理想前途教育;读数学故事,渗透情感教育;读数学课文,训练口述能力;读教材中的插图,体验数学美的韵味;读教师板书,营造师生互动氛围;读数学问题,利用数学本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阅读要动口
        数学阅读不同于读小说,快速浏览便知故事情节。数学阅读要对数学概念、定义、定理等知识反复咀嚼,准确理解。用口默读可以大大提高阅读的准确性。
        (二)阅读要动手
        1.动笔圈画。教会学生运用各种符号来表示不同的意义,以强化阅读重点与关键,做到自我阅读理解,掌握心中有数,进行“文字题”、“应用题”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边读题边圈一圈题中出现了哪些信息。如题中“长方形的长增加了2倍”和“长方形的长增加到2倍”,“足球和篮球共4个”和“足球和篮球各4个”,这些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两个不同的数学概念。
        2.动手操作。指导学生边看内容,便动手实践,通过亲身剪、拼、折、量、摆、画、观察、比较、体验,感悟新知,深入理解,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时,学生通过对提供的素材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亲身体验中直观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动笔演练。读中演,尝试演算验证推理;读后练,形成技能技巧;练后再读,反思失误,总结经验,回顾内化,变“厚”为“薄”。例如,在教学“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两位数”时,学生动笔按照已有的知识经验计算,大多数同学知道先不看0进行计算,再在积的末尾添0,但只有个别同学能写出简便竖式。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是相同数位要对齐,而在不断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会发现,末尾有0时,只能把0前面的数对齐。
        (三)阅读要动脑
        思考是对输入大脑的阅读文字信息的识别与加工。阅读中必有思考,要指导学生顺着教师设计的导学提纲和阅读思考题,联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边读边思考,尤其对重点难点内容要字斟句酌,咀嚼体味数学语言的内涵,探究领悟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例题的算理、思路,形成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
[1]赖文学.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3)
[2]潘晓华.小学数学教学也应强化阅读[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02)
[3]王西敏.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A].中国当代教育文集(十二卷)[C]. 2003
[4]方美英.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读、说、做[A]. 中国当代教育文集(十二卷)[C]. 2003
[5]慕君.阅读教学对话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6
[6]钱守旺,著.钱守旺的小学数学教学主张[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
[7]田奇述.随心潜入书 润学细无痕——对“数学阅读”的三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12(10)
[8]何宝群.灵活穿插 适当延伸 自主学习——数学教材中“阅读材料”的使用策略[J]. 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11(08)
[9]孙亚玲,著.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10]李星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