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0/12/15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9期   作者:丁 敏
[导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教学高于生活。”

日照市金海岸小学  丁 敏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教学高于生活。”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 、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也成为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新课改所体现的正是这种对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也是最终目的。依据我从教小学数学的经验与心得体会以及从其他老师的公开课、优质课的听评当中得到的认识与总结中,有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
        教师开始上课时,可以借助主题图或教学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主题图或教学课件上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是为学生思维提供线索的。当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找到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汇报也能为解决问题提供认知的基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教师还可以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以谈话形式导入。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夏天来了人们喝饮料,杯子里饮料的多少引出倒推问题;从与学生谈论每天如何上学放学自然导出路程问题。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学生参与,师生互动,教师当好组织者。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一年级新生都有一个现象,不善于提出数学问题。如老师口述:左边有一个桃子,右边有三个桃子,一共有几个桃子?请学生像老师一样口述一遍,多数学生会这样叙述:左边有一个桃子,右边有三个桃子,一共有四个桃子,不知不觉中把教师的问题作了一个回答。而学生自己观察图画时,教师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也往往是连同结果共同描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适时引导、鼓励评价等手段逐步训练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提问能力,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教师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写的机会,让他们根据已知数学信息,突出问题,然后围绕某一个问题讨论、质疑、交流并展开辩论。教师给学生时间和权力,充分思考,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俯下身子看学生们的活动,平等的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
        三、教师评价要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



        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都要注意及时评价及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宝贝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性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四、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对于“解决问题”这一问题,讲课教师们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例如教学“比多少”中用小纸条;教学路程问题用了画线段图的形式。教学中,教师还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给学生一种集体荣誉感。我特别赞同小组合作。当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只是和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还可以通过小组内的共同探究和交流,并形成初步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中去及时获取信息,适当加以引导和调控。具体如下:
        1、小组内针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可以采取讨论、实验等方法自觉矫正错误,逐步得出结论。
        2、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探究成果。
        3、各组成员认真倾听互相评价,表示赞同、反对,开展有竞争的合作。
        4、组织引导个小组提出不同的想法,发现新的思路、方法及时扩散,并给予及时评价和指导。
        五、梳理思路,练习巩固。
        问题解决的技能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来形成,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练习设计要切合实际,由易到难,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加强对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技能。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回顾整理,达成共识;二是练习巩固,解决同类。这主要是让学生对刚学习的新知识从总体上进行树立,切实掌握解题思路,然后进行同类题目的训练,形成技能。
        六、课件与板书并举,优化教学环境。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老师都可以采用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但是教师也要注意在板书设计上也下很大的工夫,教师书写工整,排列有序,有的老师板书列出了本节知识点,并且将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用线画出,使本节知识清楚明了。
        当然,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应用意思,经历渗透、反复、交叉、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过程。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货无目的的状态,进而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总之,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