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研当求真

发表时间:2020/12/15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9期   作者:昝忠明
[导读] 曾经有一位著名教学专家说过:“教研是教学的前提,没有教研的教学就是没有效率和质量的教学”。

云南曲靖市师宗县丹凤中学 昝忠明 655700

        曾经有一位著名教学专家说过:“教研是教学的前提,没有教研的教学就是没有效率和质量的教学”因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极其重视教研,师宗县人民政府在2019年教育综合改革文件汇编中专门出台一项措施严格规定:由教科所视频监控各所学校的教研活动过程。

       
         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各项检查和评估,还是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教研都是一项重要的考量,现在,很多学校都能拿出相当多的教研成果供检查、评比与交流。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失真甚至虚假的教研,值得我们警惕。说这样的教研失真或虚假,是因为它们在选题、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等各个环节中都与现实脱节。比如选题,相当多的研究课题选题空泛,我曾经看到学校一级有过如下的一些选题: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研究、核心素养实施策略研究、素质教育有效实施顶层设计……这些选题站位很高,学校一级不是不可以研究,但对学校而言很难找到研究抓手,单一学校的孤例更难形成有效的眼界,无法运用横向对比等手段检验教研实效。其实,从研究起点上这些选题就步入了“失真”状态。
        更多的一种不良研究状态是如下的:很多教师研究选题来源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从立项到结题的整个研究过程只在几个关键环节做了些“功课”,其他时段基本不开展研究:开题时,写一份开题报告,论证会聘请几位校外人士组成开题论证专家组;过个一年半载,由学校教研管理部门组织一次中期检查,迎接中期检查的方式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填写一份中期检查表,把表格各项内容填满即可;再过个一年半载,完成一份几十页的研究报告就结题了……
        目前,手里有课题结题证书的教师不少,部分教师甚至拿到多张结题证书,但要问他们通过研究教育实践发生了哪些改变,研究结果有没有使用及推广价值,很多教师都说不清楚。教研也是一种科学研究,科学精神的本质是实事求是,教研的价值也是求真,目标、过程和结论都要真实,失真、虚假破坏了人们对科学的敬畏;同时,教研还是教育发展的内驱力,在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的循环往复中,通过经验与智慧的积累、传输、共享和集成,一步步垫高了教育水平的台阶,只有真实有效的教研才能让教育得到切实的发展,失真或虚假的教研不会让教育切实发展,甚至会误导教育发展方向;教研也是教师个体发展最重要的源泉,教研成果还是教师互相借鉴、交流的重要材料,当教研失真或虚假 时,教师个人的成长无从谈起,学习交流也都是无用功;众多的教研如果都存在失实、虚假的情 况,还会破坏教育界的学术风气;虚假的教研无法促进教学水平 提升,还会分散教师宝贵的精力……因此,重视教研是正确的,而让教研有开展的必要、真实发生、研究出真成果,更是当前重要的任务。
        首先,我们在教研管理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当前,各级教育部门的课题立项种类与数量都很多,这是出于整个教育系统对教研的重视。但另一方面,一些学术机构、组织对课题的管理却十分松散,这是很多不切实际的课题得以开展的主要原因,因而提升各学术机构的教研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同时,让不具备教育科研引领能力的机构退出课题管理,还要对教研管理人员提出一定的资质要求,要让他们对教研课题有较高的鉴定能力,宁缺毋滥,减少过多过滥的课题研究对教师教研的干扰,让有质量的课题、有研究能力的教师引领教研的健康发展,从起点上杜绝虚假教研的发生。在学校层面,教研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受到重视。一般来讲,教研管理人员应该是学校里教研能力最强的人,能够引领全校教师提升研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研的过程真实、有价值。但就我所知,部分学校的教研管理岗位替代性强,人员安排较为随意,把教研管理视为发通知、组织填表格、收材料以及最终统计数量等事务 性工作,这也是导致学校教研过 程失真、虚假的重要原因。
        在结题鉴定环节,要站在敬畏科学的高度,在几个关键指标上严把成果质量关。例如,成果的创新点在哪里?是否具有推广价值?是否能促进他人的教育反思?是否能与已有成果及后续成果形成集成效应?对于达不到这些要求的研究项目,应提出有价值的改进意见对于改进后仍达不到结题要求的研究项目,可适当延长研究周期,如果再无真实成果,就应终止研究。严把成果鉴定关,严禁不具备意义与价值的成果破坏教研的价值与尊严。比严格教研管理更重要的是要让真实教研的价值深入人心。部分教师将教研等同于获得装帧精美的文本材料,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认识不到教研的真实价值。要想从“材料课题”这种虚假的教研模式中走出来,用真 成果垫高自己成长的台阶,推动 教育的优质发展,就必须让真实 教研形成风气。要让一线教师意 识到,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切实问题就有可能诞生出一个课题,这个问题不在乎大小,不在乎是否含有“时髦”或高大上的名词 更不在乎是不是能印证什么前沿的教学理论,而更要看重这个问题是不是真实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真实性)是不是别的教师也有同感(可推广性)和别人是否研究过、研究透(创新性),这才是一线教师开展教研应有的真实起点。而当遇到不容易解决的疑难问题时,要养成向教研要答案、要方法的意识与习惯,而实事求是则是所有科学研究的重要原则,不能异想天开,不能想当然这样做下来,研究的结果也当然会是真实的。
        最后,还要倡导一种踏实的研究精神,不浮躁,不急功近利,要能把冷板凳坐热。成果是研究者追求的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即使研究最终未能达成一个独创的成果,这个研究的过程也会让我们的水平提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