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三化学课堂深度复习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5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戴红盛
[导读] 本文以二氧化硫性质复习为例,阐述在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过程中,围绕确立的复习目标,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措施和方法,文章呈现了详细的教学过程,并进行了教学效果的检测和课后反思。

福州高级中学  戴红盛

摘要:本文以二氧化硫性质复习为例,阐述在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过程中,围绕确立的复习目标,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措施和方法,文章呈现了详细的教学过程,并进行了教学效果的检测和课后反思。“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三化学课堂深度复习的关键在于:围绕复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组织学生全身心参与对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并及时对学生的结论作出评价。
关键词  “教-学-评”一致性    高三化学   深度复习
        1.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评”一致性是指老师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崔允漷教授概括出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的三因素模型,即学-教一致性,教-评一致性和评-学一致性,其中学-教一致性是指在目标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的匹配程度;教-评一致性是指教师的教学与对学生的评价的匹配程度,评-学一致性是指学生的学生的学习与对学生的评价的匹配程度。对于SO2这部分知识,学生的知识层面:知道SO2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知道SO2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知道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这些都是基于高一阶段时的演示实验和对化学方程式的记忆基础之上。对性质的了解被限定在几种常见的物质,认识较肤浅,知识的应用能力薄弱,同时,对高考重要考点SO2与盐溶液的反应,微观分析的意识几乎空白,不会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中的微观粒子变化来认清反应的本质,给该部分离子方程式的信息书写造成障碍。本节课,围绕这部分知识的高考要求,先确立复习目标,以知识点、考点为依据,创设问题情境,然后以问题为引导,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及时对学生的分析成果作出评价,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
        2.复习目标
        (1)巩固并强化从三个角度去分析物质化学性质:物质类别、氧化还原、特性。
        (2)通过情境问题的分析解决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设计实验的思维模型,提升实验能力。
        (3)通过对SO2与盐溶液反应的微观粒子变化分析,教会学生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认识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本质。
        3 教学过程
        【环节1】从“物质类别”角度认识SO2的性质
        【讲述】一看到SO2,同学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酸雨(PPt展示酸雨对环境危害图片)。
        【问题思考】酸雨的危害极大,会危害农作物、腐蚀建筑物、污染水源等,我国酸雨危害十分严重,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且主要为硫酸型酸雨。形成硫酸型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超标。试写出形成硫酸型酸雨两个途径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分析后书写,然后派代表在黑板上展示。
        【评价】对学生书写的化学方程式“2SO2+O2=2SO3”进行评价,干燥的SO2比较难氧化,一般要加催化剂,此反应是可逆反应。SO2的水溶液常温下能被氧化,还原性SO32->H2SO3>SO2。
        【提问】工业废气中的SO2可什么物质吸收?依据什么原理?
        【学生回答】用NaOH溶液、石灰乳等吸收,SO2能与碱反应。
        【问题思考】石灰—石膏法和碱法是常用的烟气脱硫法。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写出“吸收”、“氧化”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评价】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实验流程,流程中,学生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SO2。让学生分析乙烯是否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物是谁?后得出只能用溴水除SO2的结论。
        【总结】设计思路:①选择合适且现象明显的原理②分析是否相互干扰③排出检验顺序。
        【强调】实验方案的设计要注意:原理要合理;现象要明显;操作要简便。
        【问题思考】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在制煤球时,常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为什么?从以上的思考题中,反应了SO2有哪些化学性质?
        【评价与总结】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SO2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通性:①与水反应生成酸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③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强调】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三个角度:①物质类别、②氧化还原、③特性。
        【环节2】从氧化还原(化合价变化)角度认识SO2的化学性质
        【问题思考】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SO2具有哪些化学性质?试设计实验方案证实你的结论。
        【评价】学生基本懂得选择用氢硫酸来证明具有SO2氧化性,选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证明SO2具有还原性,但实验的叙述能力较差,表述不清。强调实验的描述要从“操作”、“现象”、“结论”三个方面进行,并以“用溴水验证SO2的还原性”为例,叙述一遍。后让学生对SO2的氧化性实验进行口头叙述。
        【总结】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SO2的化学性质:

       

        【问题思考】要使上述溶液产生沉淀,可向其中加入加入什么类别的物质?解释其原理。
        【学生】①加碱与H+反应,使H2SO3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SO32-浓度增大,产生亚硫酸钡沉淀。②通入氯气,将H2SO3氧化成硫酸,硫酸完全电离,产生BaSO4沉淀。
        【问题思考】若在上述溶液中滴加KNO3溶液,会有什么现象?写出离子方程式。
        【评价】要从溶液中存在的的微粒以及微粒的变化角度分析,H2SO3电离产生H+,KNO3提供的NO3-离子,等同于HNO3的存在,把HSO3-氧化成SO42-,产生BaSO4沉淀,同时,NO3- 得电子变成NO气体。离子方程式为:3SO2+2H2O+2NO3-+Ba2+=3BaSO4↓+2NO+4H+。
        【环节3】从特性角度认识SO2性质。
        【创设情境】展示民间用熏硫法(燃烧硫黄产生二氧化硫)漂白果干、果脯、干菜、药材等的图片以及中国规定的SO2最大残留量。认识SO2的漂白性。
        【问题思考】SO2的漂白原理与氯气水溶液的漂白原理是否相同?将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会褪色吗?
        【学生】不同,次氯酸的漂白是氧化还原反应,而SO2的漂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将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只变红不褪色。
        【评价】SO2与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会会恢复原来颜色。SO2不能使指示剂褪色,因此其漂白作用具有选择性。
        【图片展示】SO2漂白过的草帽、葡萄酒中微量SO2标签(解释SO2在葡萄酒中的作用)
        【总结】SO2的化学性质:

        4 教学效果与教学反思
        4.1复习效果的检测
        采用所任教的两个平衡班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班采用“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复习要求进行教学,对比班采用传统的复习方式,先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后练习巩固的方式。笔者采用两个班复习后的课前15分钟小测,截取与实验对比有关习题内容,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数据对比。考查内容如下:
        (1)工业上废气中的SO2可用Na2CO3溶液吸收反应中溶液组成变化如图所示,吸收初期(图中A点以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2 教学反思
        4.2.1创设问题情境,问题驱动,引发学生积极参与。
        对这部分知识来说,学生学过,有所了解,但不深刻,用单纯的知识整理的方式,有“炒旧饭”的嫌疑,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力方面无法得到锻炼和提高。在本节的教学中,通过创设真实情景,提出与之相对应的核心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来构建知识体系,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教学理念。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师生互动频繁而且热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2.2 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视野,体现学以致用。
        本节课采用了许多与生产、生活实际的素材:工业“石灰石膏法”和“碱法”吸收废气中的SO2、“葡萄酒中含有微量SO2的作用”、“民间的熏硫法的应用”等,教会学生学会辩证看问题,不要一看到SO2就想到许多负面的问题。从而拓宽学生视野,开阔思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4.2.3 教、学、评一致性得到充分体现,锻炼能力,提升高级思维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始终围绕着SO2的性质,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核心问题。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主动深入思考,应用所学的始终认真分析与交流,最后展示成果。对每一个学生展示的成果,课堂上都给予了及时评价,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的各种质疑都进行了分析解惑。如:“SO2通入BaCl2溶液有沉淀产生吗?”、“弱酸不能制强酸吗?”等问题。锻炼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有效助推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的提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